民办高校“党建+心理教育”工作创新模式探索

2018-09-12 10:38熊淑萍
老区建设 2018年8期
关键词:心理教育模式创新民办高校

[提 要]民办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历史原因,民办高校在党建工作和心理教育方面存在许多薄弱环节。进入新时代,要加强民办高校党组织建设,将大学生心理育人与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创新“党建+心理教育”的模式,提升大学生幸福感,促进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立德树人取得实效。

[关键词]民办高校;党建+心理教育;模式创新

[作者简介]熊淑萍(1969—),女,南昌理工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管理者心理资本开发及培养。(江西南昌 330044)

一、引言

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工作,是保证民办高校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其中明确提出心理育人和服务育人质量提升的迫切需要[1]。我们认为,高校育心和育德不可分割,应紧密结合,从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方面进行教育工作,深入构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的心理教育工作格局,积极培养师生积极向上和理性和平的良好心态,促进心理健康、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协调发展。

民办高校心理教育与民办高校党的建设有机结合,符合新时代国家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由于民办高校的特殊性,在党建工作和心理教育方面一直存在着许多问题[2]。因此,心理技术以及心理咨询技术运用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民办高校心理教育在“党建+模式”下的创新研究势在必行。

二、“党建+心理教育”工作创新模式的提出

高校党的建设与心理教育具有密切关系。高校党的建设一项重要任务是抓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立德树人。“党建+心理教育”的模式,适应新时代强化高校党的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一)现代心理技术创新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及心理教育中

在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强化高校党的建设尤为重要,通过采取有力的措施,使民办高校党建教育工作翻开新的篇章[3]。“党建+模式”的构建依托于党的十九大指导思想,对现代心理技术创新并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及心理教育。

现代心理技术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创新研究,依托于心理学的咨访关系建立、心理动力学、行为主义、认知行为、存在主义等理论。从时代感和责任意识、个性特征和承受能力、参与意识和辨别能力、认同感和践行能力、主体意识和集体意识方面与时俱进地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时代感,突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积极探索运用心理技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与方法。

(二)党建工作下的心理课程群建设

心理教育课程群建设,则依托本领域丰富的心理教育研究成果,针对民办高校大学生人生目标不明确、性格自我封闭、意志品质薄弱、诚信缺失四方面存在的问题,构建由必修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公选课程(《人际交往心理学》、《犯罪心理学》、《成功心理学》、《幸福心理学》)及专业课《人格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创新职业指导理论与实践》8门课程组成的心理教育课程群;每门课程的开设均受到各类学生的“热捧“;课程组教师创新多目标、多维度的心理课程群之后,采用多渠道传授心理知识的“1+7多元有效教学法”,设置实践教学环节,为民办高校学生的人格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这是我国民办高等学校心理教学改革的一项创新成果,而且锻造和优化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解开了民办高校一大批学生心结。

在课程实施中,我们通过具有代表性、典型性、时效性的案例教学,提高课堂到课率、点头率、微笑率,心理健康教育入脑、入耳、入心,让学生快乐地享受了原本比较枯燥的学习过程,健全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克服自卑感,大大降低意外伤害事故率,培育了一大批身心健康、有知识、受企业欢迎的人才。该成果应用以来,主修课程、公选课程、专业课的开设,均实现前沿性与基础性统一、理论性与实用性统一、育智性与育心性统一,这些课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不论学校大小、建校时长,在党建工作方面来看,心理教育已经初具规模[4],并在实践中检验出一套可行的方法,如建構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和班级心理保健员培训等模式。

三、民办高校党建+心理教育现状与问题

(一)“党建+心理教育”的现状

随着高校校园意外伤害事故、民办高校学生心理“急症”发生率的增加,加强心理技术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刻不容缓。运用心理技术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将传统教育方法与心理技术相结合,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的双向提升,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

从创新的角度看,在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中运用心理技术,并非生硬套用,应当建立从对象、理论基础、方法应用的有机联系并进行系统研究。对于新型的师生关系,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表现为经验型、单向主客体关系、灌输、单一模式等。作为政治思想教育的执行者,在实践中需要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学生为本的科学教育观同师生关系模式相转换。高校要更好地发展,就要把党建工作与心理教育相统一,开创发展新局面[7]。

(二)存在的问题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民办高校学生具有文化基础较弱、高考成绩不高以及由此带来的自信心不足、自我感觉较差、自卑心理较重以及人际关系较差等特征。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针对90后存在的问题与难点已无法妥善应对。

以坚持党的领导并加强党的建设为核心,从而推动民办高校教育建设工作。但不同程度上存在偏差、党建工作力度不够、活动欠新颖、党员思想落后、工作效率低下等相关问题[5]。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性不强,教育效果不明显,工作方法实效性不足且立法单一。

在以往的研究中,关于心理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研究成果不多,大多为心理测评技术、心理咨询技术、心理辅导技术等直接实践。例如通过心理规律测试,来提高学生生活中心理教育党建工作,因为在人们共同的行为下通常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征,如受到鼓励、受到刺激、以及抗挫折心理等[6]。

四、创新“党建+心理教育”技术范畴及实证研究

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运用倾听、真诚、尊重、共情、阻抗、面质、解释等心理技术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者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运用自然科学常用的量化、统筹分析的方法分析解释运用心理技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这些技术为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注入了新的理论和途径。

(一)具体技术

1.尊重技术

尊重是指工作人员与大学生交流的尊重意识,尊重是双方最基本应被满足的条件。尊重大学生的现状以及其价值观、权益以及人格,并对其予以接纳、关注、爱护,是进行交流的重要前提,也是有效提供帮助的基础,给他们创造一个温暖安全的氛围,让他们尽可能表达自己。尊重可以起到良好的互动效果,也是沟通成功的基础。

2.共情技术

共情(Empathy technology)指的是换位思考,工作人员把自己放在大学生的处境及立场上来感受他的心路历程。角色把握是共情技术的关键,但同时非言语行为也应被关注。

3.倾听技术

倾听(listening carefully)是建立信任的第一步,在建立良好关系中必不可少。它既是对双方的尊重,也是充分了解情况并作出建议的前提。倾听,既要用心听,也要参与到这个过程中,并且作出适当的反应。

4.积极关注技术

积极关注(positive regard)技术则是选择性的关注大学生的长处和积极面,包括言语和行为等方面,从而潜移默化影响大学生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5.内容表达技术

内容表达技术指工作人员传递信息、作出建议和忠告、给予保证、进行评价和给出反馈等。从广义上来说,内容表达包括指导技术、解释技术、影响性技术、自我开放等。

(二)实证研究

为研究“党建+”模式下的现代心理技术创新的可行性,下面将以入党积极分子和班级心理保健员为实验对象做出具体对比研究。

1.研究假设:运用“党建+”模式是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紧密三方结合的体验式教学方法;以现代心理技术与心理教育课程群深度融合两个创新;以课堂讲授、团体辅导、线上学习和户外心理实践相结合。在此基础上,班级入党积极分子和班级保健员进行相关培训与教学训练,而非班级入党积极分子和班级保健员没有进行相关培训教学。假设结果为:班级入党积极分子和班级保健员积极性明显高于非班级入党积极分子和班级保健员,幸福感增强,而学习倦怠感水平显著低于非班级入党积极分子和班级保健员。

2.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班级心理保健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样本容量为320人,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培训前分别对两组进行问卷测试,有效问卷数量分别为148份及141份;对实验组人员进行一个学期的集中培训后跟踪6个月再次回炉进行2天训练后,再次对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问卷测试,收回有效问卷数量分别为152份及143份。

3.研究工具

(1)使用連榕等人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该量表包括情绪低落8个条目、行为不当6个条目、成就感低6个条目共计20个条目。该五级评定量表学习倦怠感与被试得分成正比。

(2)采用campbell等人于1971年编制的幸福感指数量表,其中共8个条目,从多个角度描述情感的内涵。等级评定依据个人感受程度的不同。

4.研究方法

用SPSS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5.结果与分析

1)实验前测结果

实验前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测试结果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如表1。

表1结果显示,两组在五项指标上的得分无明显差异。表明对照组与实验组在表中五项指标中并无统计学差异,可以认为培训后产生的差异,是由实验产生的结果。

2)实验后测结果

实验后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测试结果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如表2。

表2表明:实验后对照组与实验组在学习倦怠感与幸福感指数各个因子上的得分均产生显著性差异。验证了培训对于降低参与人员的学习倦怠感,提升其幸福感有显著作用的假设。

五、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结论

运用现代心理技术创新以及心理课程群创新方法进行研究是根据大学生心理特点,开展大学生心理教育的一种新途径、新方法,显著成果,也是提高高校心理教育的普及性和实效性的重要途径,突出党组织对思想政治工作和做好人的工作的优势。

1.提高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力

“党建+模式”可以健全基层爱国教育宣传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加大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普及力度,树立大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优化心理品质,促进全面发展;提高承受、应对挫折的能力,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坚忍不拔的品格,锻炼心理调适能力和适应学校及社会生活的能力,提高竞争力。

2.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课程群的开设能够有效消除广大学生的心理困惑,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做到提前防范、及早发现、实时监控、及时疏导;提高学生对心理问题的危机意识及免疫力。

3.创新高校德育工作模式

课程群的建设及开展丰富了校园精神文明活动,有效促进大学生的心理水平的提升,改善个人的学习心理困扰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让学生在空余时间参加党的建设活动,做合格的入党积极分子[8]。

4.增强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预见性

有效捕捉到心理危机大学生的各种变化,从而在问题爆发之前及时处理和化解,避免造成更大的危害。对各类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做出评价及总结,实现对心理现状的有效监控。在实际操作中,该校已有多名心理危机的大学生得到及时帮助,减小各类心理问题的伤害。此外,心理教育课程群的上线,有效预防部分心理问题的发生。

5.提高学生的心理自助能力

心理教育的成效在于大学生能自发地去改变自己的心理品质。班级心理保健员能对学生进行密切且近距离的观察,对学生的心路历程和心理隐疾有更深刻的体会。心理保健员的存在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监控自我,提高自我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以及心理素质。

现代心理技术创新与心理教育课程群是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大学生常见的学习心理和负面情绪的增加,利用心理技术创新加强思想教育刻不容缓。

(二)提升“党建+心理教育模式”实效的建议

1.进一步充实内容和方法。“党建+模式”构建了“一个根本”(以党建工作为核心、高校心理教育建设为根本),“两个创新”(以现代心理技术创新与心理教育课程群深度融合的教育手段创新;以课堂讲授、团体辅导、线上学习和户外心理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创新),“三方结合”(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四个成效”(党建工作建设成效,高校德育工作服务平台,心理教育课程群体系,显著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及爱国意识)的高校思想政治及心理教育服务体系。

2.积极推进成果转化。该体系应用后,心理教育课程群预计在网易公开课、中国大学MOOC等知名网站上线,受众大学生人数众多;高校运用创新的现代心理技术对大学生进行党性知识辅导和心理辅导,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和爱国教育得到加强。

本研究的价值在于民办高校党建+心理教育模式的构建,结合理论与实践,以服务师生为核心,洞悉其成长发展过程中的需求,有针对性的提供服务并提高效率和满意指数,对其工作学习中的合理诉求予以解决,在关心、帮助和服务的过程中实现思想和心理的教育及引导。把心理教育由以往的隐性教育,变成有目的、有方法、有意识的显性教育,把德育工作变成生动活泼的实践活动,这就是新时期民办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之举。

[参考文献]

[1]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J].教育部党组,2017-12-05.

[2]李月兰.党支部工作实用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3]赵婧聪.试析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影响[J].传承,2010,(24).

[4]彭晓峰,等.当前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0,(35).

[5]陈恒英.民办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17,(1).

[6]成迎富.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河南民办高校为例[J].黃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7,(5).

[7]上海市科教党委课题组.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8,(10).

[8]李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4).

[责任编辑:熊文瑾]

猜你喜欢
心理教育模式创新民办高校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赞赏教育在中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于高校贫困生心理教育的几点思考
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
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模式创新研究
高校校园招聘模式创新探究
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