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绍义
有人看到这个题目会有疑问,中药的气味有什么好说的,什么东西没有气味?这你就有所不知,中药的气味与其他物质的气味有所不同,其他物质的气味就是一种味道,而中药上所说的“气”是指药的“性”,就是中药的寒、热、湿、凉四种不同的药性,人们通常又把它们说成“四气”。而“味”,就是中药的甘、苦、酸、辛、咸“五味”,不同的味又有不同的作用。
先说“气”。我们首先要弄明白,中药的寒、热、温、凉四气,并不是指药物本身的温度,它是指药物作用于人体后的反应。一般地说,能够治疗热性疾病的药物,就属于寒性或凉性;能够治疗寒性疾病的药物,就属于热性或温性。中医的治疗方法就是用药物的偏性,治疗人体(病)的偏性。其实,寒、凉或者温、热只是程度的不同,没有什么明显的分界线,寒性较轻的就是凉,热性较缓的就是温。
寒凉属阴,温热属阳,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介于温凉之间、偏性并不明显的药物,大家称之为“平”。这样,中药的四气有时又叫五气,即寒、热、温、凉、平五种药性。但人们习惯上还是称作“四气”。因为如果照此细细分类,还有微寒、微温、大热、大寒……等等,那样就把中药的“四气”人为地搞乱了,不但不利于区分,更不好应用。
需要指出的是寒、溫、热、凉,往往只能改变病性,对具体症状,不见得有什么效果。例如,白虎汤曾经对脑炎和高热起过很好的效果,于是有人就误认为其中的主药石膏是退烧清热药。但后来的事实证明,石膏并没有这些作用。
下面再说说中药的“五味”——甘、苦、酸、辛、咸。所谓的甘,就是甜味,它入脾胃。如人参、大枣、天冬能补,用于虚症;甘草、饴糖可缓解拘急疼痛等。还有甘草、蜂蜜与诸药调和,能调和药性,使之不争;姜枣配伍,能调和营卫等。
苦,入心。如黄连能清热,大黄能泻下,厚朴黄连一起能燥湿等。
酸入肝,能收敛止涩。如五味子能止汗,五倍子能止泻,乌梅能生津止渴等。
辛,就是辣,入肺。如生姜、麻黄能发汗,木香能理气等。
咸,入肾,能润燥、软坚、散结、降下。如芒硝可以软化肠中大便燥结,并使其下降排出;牡蛎能软化瘰疬结节或腹中积块等。
与气的“平”性一样,味还有一种“淡”味,因此有人也把五味称为“六味”。具有利尿作用的滑石,就是淡味。
正是上面的四气和五味,让每一种中药都有了“气”“味”。二者结合,又有了辛凉、辛热、苦温等等。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中药不是只有一种味道,而是具有几种味,如辛苦温、辛苦寒、辛苦寒温等等。就拿五味子来说,它就是一种“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的五味中药。但因为它“酸独胜”,所以中医界还是把它归入了酸味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