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燕
教学目标
通过估、找、称、掂等活动,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质量观念,能大致估量简单物体的质量;理解1千克=1000克,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改写和计算;会用秤称一些简单物体的质量,提高操作与合作能力;体会千克与克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上课伊始,在引出课题“千克和克”之后,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千克和克,体会其应用的广泛性,粗略把握两者差异,为深入学习做好准备。
1.1千克有多重
这是本节课的重中之重,依次设计找、称、掂三个活动。
(1)找一找。让学生先从准备的材料中找出1千克的物体,直观感受1千克大约有多重。有的学生找到一桶洗衣液、一大包白糖、一小袋面粉、两小包白糖,还有的学生认为三包盐大约是1千克……
(2)称一称。师:大家找了这么多1千克的物品,有的是标明1千克,有的是推算出1千克。那么,这些标明是1千克的物品就真的正好是1千克吗?
学生分组称重验证,发现它们或多或少都比1千克多一点。
师:对呀,明明是1千克的物体,为什么称的结果都比1千克重一些呢?
生1:是不是我们的秤有问题?
教师在肯定生1分析问题角度的同时,通过再次检查和互换称重等方式排除这种可能。
生2:虽然包装上标明是1千克,但是实际装的时候很难正好是1千克,可能会多一些的。
生3:可能是瓶子的重量。
生4:包装上写的是“净含量1千克”,这个是不包括桶或袋子的。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在商品的包装上常常会标有“净含量是多少”, 那“净含量”是什么意思?
生4:我觉得“净含量”应该是不包括袋子或桶的重量。
生5:我举个例子,比如:净含量是1千克的洗衣液,这个“净含量1千克”是指里面洗衣液的重量,不包含外面的桶。
师:没错。大家看,所谓“净含量”就是包装内物品的质量,不包含桶、袋子、盒子等包装的质量。
生2:刚才实际称的重量都比1千克重一些,可能是包装的重量,也可能是装的时候就多了一点。
师:是的。但无论是什么原因,可以肯定的是,刚才我们称的物体只能说是大约1千克。那么,准确的1千克到底有多重呢?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称1千克的物体,并各派一名代表上台展示所称1千克的物体。通过比较异同,让学生体会到,无论是大米、黄豆,还是花生,虽然质量均为“1千克”,但是材料整体的形状和大小却不同。
(3)掂一掂。根据刚才所称相对精确的“1千克”,教师在示范的基础上及时组织学生“掂一掂”,深入体会1千克究竟有多重。
2.1克有多重
先让学生找一找、掂一掂(一枚2分硬币),初步感受1克的轻重;再通过猜、称、掂等方式研究“1克黄豆大约有多少颗”,让学生深入体验1克有多重。
师:1克的黄豆大约有7颗,(出示刚才称得1千克黄豆)大家估一估这1千克的黄豆大约多少颗?
生1:我猜1千克的黄豆大约有7000颗,因为1千克=1000克。
师:(板书1千克=1000克)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我是从书上看到的。
生2:因为“千克”比“克”前面多一个“千”,所以1千克=1000克。
生3:你看,前面有个“1千”,后面有个“1000”,他们的大小是一样的,所以1千克=1000克。
师:大家说的都有道理。“1千克”里面的确有1000个“1克”,因此,1千克=1000克。根据这种关系可以推算出1千克的黄豆大约有7000颗,其他同学是否还有不同结果?
生1:我觉得1千克黄豆可能有7000多颗或者8000颗,因为黄豆可能会小一点。
生2:如果黄豆大一点儿的话,1千克的黄豆可能只有6000多颗。
师:你们真爱思考。虽然你们估的结果不一样,但都用到了“1千克=1000克”这个关系。
在学生齐读这个“关系”之后,教师组织学生用左右手同时掂一掂1克与1千克黄豆的质量,进一步感受1克和1千克到底有多重。
3.1千克的铁块比1千克的棉花重吗
练习应用环节,在几道基本练习的基础上,教师精心设计了一个辨析性问题:1千克的铁块与1千克的棉花相比,谁重?为什么?
课末,布置一个项目作业:用1千克的材料设计一个富有创意的物品。
教学反思
1.重在“做”,不唯“做”
荀子说过:“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显然,其中心思想是“做中学”。实践证明,在关注“做”的同时,往往需要通过多种感官的协同运作,特别是思维的真正参与,才能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在初步建立1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通过估一估、比一比、掂一掂等活动,不仅自然理解“千克”与“克”的关系——1千克=1000克,还从“联系”的角度让学生深入感受到1千克的大与1克的小,进而将学生对1千克和1克的综合体验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2.基于经验,超越经验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是数学教学应该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基于‘已知并对其进行加工、改造与提升”也是学生学习数学获得新认知的基本方式。
在片断1中,基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先找出1千克的物体,通过称一称学生很容易发现这些物体实际上都比1千克稍重一点,自然形成了一種认知冲突:明明标的是1千克,为什么称的结果却多一点呢?通过讨论交流,学生不仅明白了“净含量”的意思,而且还清楚刚刚所称物体的质量只能说是“大约1千克”。紧接着,再让学生称精准的1千克物体。这样,从“不精确”到“精确”,基于原有经验且超越原有经验,形成1千克的清晰体验。
作为“秤课程”主体课中的数学版块,除了“建立1千克和1克的质量观念”这一核心之外,还有国际统一质量单位与中国传统称重单位(斤、两)的沟通,以及为促进知识理解和素养形成而设计的必要练习,等等。显然,这些内容还需要至少1课时才能真正落实。由于篇幅限制,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作者单位:北京亦庄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