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倩 王广斌
(山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山西 太谷 030801)
交口县地处吕梁市最南端,位于山西省西部吕梁山脉的中段,县域总面积1 259.92 km2,辖4镇3乡,95个行政村,381个自然村,总人口12.32万。全年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凉,年平均气温7℃左右,年平均昼夜温差15℃左右,年平均降水量570 mm左右。交口是一个革命老区县,境内有众多的文物古迹和革命遗址;是一个生态大县,境内群山环抱,天然植被赋存完好,居全省前列;是一个资源富县,地下矿产资源蕴藏丰富,且埋藏浅,易开采。受工业为主导的典型资源型经济结构影响,交口县内工业与农业发展严重不平衡、不协调。与第二、三产业相比,交口县的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比较低,且发展缓慢,起伏不大。
表1 交口县第一、二、三产业生产总 单位:万元
目前,交口县的食用菌种植分布于7个乡镇86个村,重点为石口、康城、双池等3个乡镇,形成了食用菌3大基地乡镇,覆盖了7 035户20 050人的农户,其中有2 728户7 774人的贫困户。在行政村全覆盖的基础上,实施食用菌整村推进,把基本单元定为种植户,基础纽带定为种植基地和专业村,以香菇为主,木耳和平菇等为辅的食用菌产品重点发展[1]。
近年来,交口县将食用菌作为全县5大主导特色农业产业之一,形成了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态势。第一,成为交口县农业的新兴产业和农民稳定增收的富民产业;第二,形成了“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体系和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格局,延伸了产业链,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带动了二、三产业的发展;第三,农村社会公共服务日趋完善;第四,实现了绿色可持续发展[2]。
表2 食用菌的发展规模 单位:万棒
2.1.1 以香菇为主
为实现食用菌的周年生产,交口县把因地制宜与科学规划结合起来,根据县域乡镇气温条件的不同,将以香菇为主,木耳和平菇等为辅的食用菌产品分时间分乡镇的合理安排种植。气温较高的双池镇和回龙乡以秋冬顺季节菇为主,而气温较低的石口乡、康城镇、水头镇、桃红坡镇、温泉乡则以种植春夏反季节菇为主。
2.1.2 辐射巨大
自2013年交口县实施发展食用菌产业以来,以点带面,快速发展,小香菇做成了大产业,食用菌走向了大市场。交口县食用菌产业的成功对吕梁地区的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社会公共服务起到了推动和示范作用。
2.1.3 市场潜力
作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6大保健食品之一,食用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矿物质元素。按营养专家的建议计算,我国全年需食用菌1.19亿t,较现在的年产量仍有较大种植空间,又因其周期短、见效快,符合消费增长方向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因此,其增长潜力和市场空间巨大[3]。
2.2.1 有利的区位
交口县地处吕梁市的最南端,是太原盆地沟通晋西南地区的重要通道。区内山体巍峨高峻、森林密布,2/3的国土面积海拔1 400 m左右。树木丛生的交口县境内林草覆盖率可达56.6%以上,可以满足培育绿色有机香菇需要的良好植。另一方面,交口县可有效填补河南、西安、运城等周边省市以及南方大部分省市因盛夏气温过高无法生产而形成的市场空档[4]。
2.2.2 适宜的气候
气候温凉、降水相对偏多、光热资源充足是交口县总的气候特征,而优质香菇的气候培育条件就是其独特的昼夜温差。在“五一”前后调整好制棒和发菌环节,采取适当的保温隔热措施,品质好、价格高的大量反季节新鲜香菇就可以生产出来。
2.2.3 强有力的政策
交口县以摘帽脱贫为目的,统筹各类要素,专门制定且出台了7大类11项奖补政策:除了可享受扶贫贴息贷款的5万元,发展食用菌的贫困户还可以收到每棒2元的直补,50元/m2大棚补贴。加大补贴政策和信贷等方面地扶持力度,给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和60%以上的种植大户。
2.2.4 丰富的劳动力
在传统农业生产中,受季节、气候、温度影响,冬季和早春无法劳作,农业人口为72 423人的交口县,就有近50 000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食用菌作为一种半工厂化的高效农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介于工业和农业之间,吸纳了交口县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其连续性周年生产。
2.2.5 良好的发展基础
工厂化培育的标准化发菌棚、机制木质生产线、自动化的菌棒加工项目,建成了双池枣林香菇基地“十里长廊”。此外,又积极联系对接河南省西峡县相关企业,使山西长河菇业公司在交口县注册成立,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和香菇酱、香菇罐头等深加工项目启动,通过借助生产技术和市场条件都比较成熟的西峡县,积极地推动了食用菌产业在交口县的快速发展。
通过食用菌项目的发展,一是进一步促进了交口县产业结构优化的升级,为乡村和农民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就业机会,使经济收入得到提高。同时改变了交口县“输血”式的扶贫模式,提升了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和综合素质。全县培育的40个10万棒以上基地村中,贫困村有24个,通过参与种植、合作分红、劳务等模式,整个产业链带动3 000余户农户参与,其中贫困户2 312户,户均增收万元。食用菌项目的发展也增加了妇女参与的机会,不仅使农民增收,同时还提高了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妇女的素质,使农村在乡村振兴中得到发展。
交口县在推进食用菌特色农业发展进程中,积极制定了各项优惠扶持政策,但其后续的发展仍然需要大量的资金。交口县农民人均收入水平较低,食用菌的发展资金主要依靠银行贷款,因为银行贷款的额度、程序和年龄等都有一定的限制,所以无法满足该项目发展的资金需求。
长时间以来,各级财政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而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极其短缺,致使配套的水、路、电等基础设施在食用菌的生产发展阶段都得不到满足。
结构简陋、抵抗大风、雨雪等自然灾害能力不强是交口县大部分食用菌的菌棚现状,农户损失惨重主要是因为其设施装备水平较低,没办法抵抗极端的天气。目前,在菌棚内作业的小型机具较少,机械化水平低下使其生产效率降低,设施内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的综合调节控制就更得不到保障,不便于新型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
3.3.1 劳动力生产技能不高
食用菌的生产和发展需要文化素质较高的现代农民,目前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主要是原来的粮农转菜农,他们的学历层次较低、知识陈旧,部分已丧失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不关注长远投资,与当前食用菌新品种在技术的应用和规范生产等方面已不能适应。
3.3.2 农技推广人员专业性低
对食用菌的相关知识和技术学习不足的现有乡镇农技推广人员存在的问题,跟不上知识更新的速度,技术水平提升慢以及专业技能的缺乏,无法提供有效、优质的服务给农户,严重阻碍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现阶段的食用菌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没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品种的挑选、引进、种植上没有及时对购买者需求及相关信息进行调研,对市场信息判断和定位的缺乏,导致不能准确对接市场需求。市场服务体系不健全,导致食用菌在保鲜、包装、储运、深加工及流通领域不配套,达不到消费者的高标准和多样化要求,削弱了产品的附加值。
4.1.1 资金
充足的资金是食用菌发展的根本保障。因此,要想使食用菌项目快速发展,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就要坚持农村、农业优先发展的理念,广辟来源、多措并举,通过多种渠道保障和引进足够的发展资金,优先向“三农”配置。
4.1.2 人才
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人才,因此,在解决人才问题上,既要筑巢引凤,又要招凤还巢,专业技能型人才需要围绕食用菌产业被引进、吸纳和培养。同时,加强对农村干部和新型农业主体的培训,培养和打造出一支高水准工作队伍,推进发展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食用菌产业。
4.1.3 科技
将国家在农业、机械制造业、生物科学等领域的科技实力充分发挥出来,特别是农业科技和信息产业领域的突出优势。科技方面,重视并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长期开展协作的产学研对接活动;信息方面,鼓励发展物联网,加大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改进预警分析、统计监测、信息发布等手段,健全农业信息监测预警体系,打造全覆盖的、多种服务功能的涉农信息服务平台。
4.1.4 相关行业
加快和保障现代电子商务行业和现代物流行业的驻村服务工作。搭建现货购销平台,使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汇集于一体,加快与知名电商对接,加强网上推广力度,打造食用菌电商品牌,构建连接农户、龙头企业、批发市场、配送中心和流通企业的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同时,以供应链管理和信息技术为支撑,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功能,优化综合运输网络布局,加快货运站点的建设、改造和升级。
发展食用菌特色乡村产业,发挥区域特色与优势,打造一大批优质专用、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做强做大区域知名度;加快发展现代食品产业,在产地打造出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将工业化、规模化的生产模式与传统模式相结合;将农业与林业、文化、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起来,大力发展多元化的食用菌产业;通过农内和农外的结合,加速食用菌的三产融合,拓展其多元化功能。
食用菌产业规模化、机械化发展的基础是土地,农民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最关键的资源也是土地。必须按照“三权分置”的基本思路来对发展食用菌所需的土地进行引导,加速农村土地的流转,合理整合农民的宅基地、承包土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为食用菌的发展提供稀缺的建设用地。
农业产业的无形资产是农产品品牌,以形成消费者的购买偏好为最终目的,推动对农产品的质量识别,农产品的品牌化对农业发展起带头作用。随着消费者消费水平的提高,对知名品牌逐渐产生了较高的认可度,交口县食用菌的发展必须通过统一的外部包装,优质的产品品质提升品牌知名度。通过食用菌商标和品牌的打造,可以快速提升知名度,提高其市场占有率。
《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出版发行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会同国务院扶贫办编辑的《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推动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对世界减贫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的出版发行,对于国内外读者学习研究习近平关于扶贫的重要论述和中国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论述摘编》共分8个专题:决胜脱贫攻坚,共享全面小康;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证;坚持精准方略,提高脱贫实效;坚持加大投入,强化资金支持;坚持社会动员,凝聚各方力量;坚持从严要求,促进真抓实干;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携手消除贫困,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书中收入242段论述,摘自习近平2012年11月15日至2018年6月期间的讲话、报告、演讲、指示、批示等60多篇重要文献。其中许多论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