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静
(重庆市铜梁区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重庆 402560)
重症监护室是医院常规科室,患者病情较严重,机体免疫功能较低,加之各种侵入性操作和广谱抗菌药物的应用,易造成医院感染的发生,也是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高发科室[1-2]。如何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风险,改善患者病情,一直是临床医师关注的热点问题。此次研究对205例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实施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院2012年10月至2016年10月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410例,入选标准:符合《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的诊断标准[3],经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确诊,年龄高于18岁,研究取得患者家属同意,签订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排除标准:患有严重器质性疾病、治疗药物过敏、研究资料不全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205例,男132例,女73例,年龄为26~73(60.4±11.8)岁,疾病类型:呼吸衰竭125例、急性脑卒中49例、其他31例。观察组患者205例,男135例,女70例,年龄为25~73(60.2±10.9)岁,疾病类型:呼吸衰竭127例、急性脑卒中46例、其他3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护士定时定点对病房进行消毒打扫,调节最佳的温度和湿度,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标的改变情况,出现问题及时汇报,并给予患者有效的对症处理,开展无菌操作,并遵循相关规定,规范动作和行为。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内容如下:①成立疾病防控小组:针对患者具体病情和危险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计划。②由专人负责及管理,按照防控计划每天进行措施核查。③环境卫生管理:确保患者住院环境清洁,每班定时清洁消毒环境物表及设施设备表面,有污染随时消毒处置,抹布拖把分区专用,用后及时消毒备用。④隔离管理:标准预防的基础上,严格实施接触隔离措施。医务人员相对固定,患者做到单间隔离,隔离标识清楚;诊疗用品专人专用或用后消毒,不能混用;进入病房需穿隔离衣,禁止感染家属探视患者。⑤规范操作:严格无菌操作及执行手卫生。⑥预防感染:做好病房环境监测及感染监测,发现隐患及时原因分析持续改进。⑦合理使用抗生素:确保疗效的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感染患者做到有标本必采,抗菌药物使用有药物敏感试验依据,严格把控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时间。记录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预后状况(死亡、痊愈)、日均药费、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并发症情况(尿路感染、肺部感染、褥疮)。
1.3 统计学方法:数据资料用SPSS19.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预后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日均药费、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重症监护室患者需要使用大量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一旦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将增加临床治疗难度,阻碍治疗的同时,还会大幅增加相关并发症风险,并影响到患者的预后。因而,要想控制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与发展,护理干预将发挥重要作用[4-5]。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预后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日均药费、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护理干预可改善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预后状况,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s)
预后状况死亡[n(%)]痊愈[n(%)]对照组 205 38(18.5) 167(81.5)1357.8±116.416.5±1.98.6±1.3观察组 205 13(6.3) 192(93.7)1012.7±103.510.6±2.15.2±0.7 χ2值 13.996 6.368 8.566 9.538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组别 例数日均药费(元)住院时间(d)呼吸机使用时间(d)
表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比较[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