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约束

2018-09-11 10:13姚绍益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18年21期
关键词:海伦陶渊明分类

姚绍益

自律,是一个人最好的素养,也是一个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古今中外,凡是有作为的人,都是有精神追求且自律的人。在自律中成就自我,在自律中超越自我。

不奋发,则心日颓靡;不检束,则心日恣肆。 ——朱 熹

自制是一种秩序,一种对于快乐与欲望的控制。 ——柏拉图

我们应该抑制自满,时时批评自己的缺点,好像我们为了清洁,为了去掉灰尘,天天要洗脸,天天要扫地一样。 ——毛泽东

垃圾分类改变习惯需要“硬约束”

在北京工作的媒体人小郑,如今已经习惯了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小区和写字楼里的垃圾桶都有明确的分类提示,我会提前把不可回收垃圾、可回收垃圾等分装到不同的垃圾袋里。”

2017年4月,中国发布《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要求在全国46个城市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2020年底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5%以上。近1年的时间,垃圾分类的难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

此次爱国卫生月期间,各地也将举办宣传活动,倡导垃圾分类,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推广生活垃圾分类的做法和模式,引导群众践行绿色生活,共建和谐宜居的生态环境。

“虽然垃圾分类的‘提示到位了,但是习惯改变还需要时间。”小郑说,应有相关的政策和机制,鼓励分类行为、惩罚不分类行为。

北京市政府参事王维平认为,过去垃圾分类推进艰难,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居民的生活习惯问题。除了明确垃圾分类的奖励措施外,还必须要有强制性措施。

为此,不少城市各出“奇招”。上个月,上海出台了关于垃圾分类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加强对垃圾分类违法行为联合惩戒等“硬约束”。在上海长宁区,由党员、楼组长、居民骨干和物业人员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在垃圾投放时段到垃圾厢房处指导分类,并统计每家每户的垃圾投放情况。半年间,坚持垃圾分类的居民由过去的5%增长到了95%。

“垃圾分类具有公众性,每个人都得参与,这就决定了垃圾分类的长期性,必须由简入繁,逐渐推进。”王维平说。

素材解读

实施垃圾分类,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促进资源回收利用。当前,垃圾分类在我国实施时间较短,未来还需要更多制度设计,引导全民参与,可以在社区、单位等进行垃圾分类的自主治理实践,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推动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努力,久久为功。

适用话题

习惯、人居环境、垃圾分类、久久为功……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又名陶潜,是我国最早的山水田园诗人。他所以能创作出许多以自然景物和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与他的经历和处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公元405年秋,他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年冬天,郡中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督邮的品位很低,却有些权势,在太守面前说话好歹就凭他那张嘴。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是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

陶渊明是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人世的。他原本可以活得舒适些,至少衣食不愁,但那要以付出人格和气节为代价。陶渊明看到当时官场的污浊腐败,毅然辞官归隐,以示反抗。诗人在《归园田居》中写道:“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常恐霰雪至,零落同草莽”,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深恶痛绝,并决心与之决裂;“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则反映了诗人“质本洁来还洁去”的高尚情操。

素材解读

有得必有失,陶渊明获得了心灵的自由,获得了人格的尊严,写出了具有独特风格并流传百世的诗文。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和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他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更能勉励后人以天下苍生为重,以节义贞操为重,折腰时心已愧,不趋炎附势,保持善良纯真的本性,不为世上任何名利浮华所改变。

适用话题

得与失、气节、尊严……

海伦·凯勒:精神代表

20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共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艰难岁月。

然而,正是这么一个幽闭在盲聋世界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在此时间里,先后完成了14本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人生故事》《石墙故事》。她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四处奔走,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了一家家慈善机构,1964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二十世纪美国十大偶像”之一。

创造这一奇迹,全靠一颗不屈不挠的心。海伦接受了生命的挑战,用爱心去拥抱世界,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面,最后又把慈愛的双手伸向全世界。正如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所言:“19世纪出现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

海伦的身上有很多的闪光点,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是我觉得最让我感动的是她对学习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一直是一种如饥似渴的状态,这种状态支撑她不断地前进。

素材解读

她敢于正视生理的缺陷,以自强不息的奋斗诠释了生命的价值。她给世界以爱心,世界给她以荣誉。她的名字已经成为坚忍不拔的意志的象征,她传奇般的一生成为鼓舞人们战胜厄运的巨大精神力量。

适用话题

正视自己、身残志坚、精神力量、爱心……

猜你喜欢
海伦陶渊明分类
作家死亡之谜
陶渊明失败了
贫而无谄的陶渊明
按需分类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说说分类那些事
不为五斗米折腰
给塑料分分类吧
海伦·凯勒的故事
陶渊明论“持之以恒”

作文周刊(中考版)2018年21期

作文周刊(中考版)的其它文章
关注细节,成就完美
风景在远处
做人的美德
学会礼让
思想决定方向
存在的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