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飞
摘 要:数学课堂教学,离不开问题的教学。但如果对课堂中问题教学这一环节进行认真的审视,就会发现很多问题的设计很低效。为此,要优化课堂问题情境的设计,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情境;优化设计;
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当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宗旨。为了避免数学的抽象带来的枯燥乏味,教师应优化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真正去感受,深入去体验。这样,课堂才能变得有趣、生动,最终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设计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
我们知道,小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很差。从一定层面上来说,他们喜欢某一学科,主要也不是兴趣这个因素起作用。他们对某一学科产生的印象如何,还多是外部因素起作用。所以,我们教学时可以遵循学生这一特点来设计和展开教学,就有可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比如,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将教材之中的知识转化为问题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解决。那么,怎样的问题化的知识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呢?笔者认为,需要将所提炼出来的问题生活化。
在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时,首先,笔者先对学生进行启发:126×18的得数为多少呢?你能用竖式算出结果吗?下面,就请大家在下面试着做一下,假如自己感觉有困难,可以放在小组内进行研究。之后,指名板演,并让这些学生说出自己的计算过程。待学生说出后,笔者引导学生共同对该学生的计算过程进行分析。这一过程,主要是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共设计了环环相扣的8个小问题),让他们进行口述,写出得数和单位,并写出答语。接着,笔者又做了引述性的设问:刚才我們一起计算的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下面请大家进行组内讨论,怎样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呢?计算时要考虑什么呢?
这样的设计,就是结合现实的问题情境(多少幢楼的住户问题),用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主要对计算过程的每一步所表达的意思给搞清楚。这样做,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感知这一计算方法。这样做,进行接下来的任务环节就会水到渠成,自然而贴切。
二、设计满足学生活动要求的问题情境
有一个问题,现在我们拿过来共同讨论一下:学生获得知识,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获得的知识,才能让他们产生最为深刻的印象呢?教学实践证明,课堂上设计活动,特别是能够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设计一些趣味活动,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其中,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才是他们记忆最深、感受最为深刻的。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因为,正是这样的活动,才能够激起学生进行探索的欲望,并将其视为自身发展的一种需要。
在进行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相关内容的教学后,很有必要引导学生将一些重要内容进行整理和复习。通过这个复习活动,就能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这些图形的特征,进一步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点和区别之处,这样就能让他们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为此,笔者设计了四个环节组织和引导他们进行复习。其中有一个环节就是“动手做”的活动。这一活动,主要是让学生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基本特征,通过不间断地构造多维度的等边三角形,让学生制作出一个精美的雪花图案。
这样的设计,就有利于让学生由简单的几何图形构造出复杂图案的过程及方法。不仅如此,这样的活动能让学生感受到通过自己的双手所创造出来的数学的结构之美,这又能进一步激发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当然,开展这一活动,对学生来讲是存在着一定的挑战性的。为了让活动能够得以顺利开展,我们不妨通过直观图示对制作图案的步骤和方法进行呈现。可能的条件下,我们还可以提供给他们相应的格纸。这样做,就可以降低活动的难度,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自主完成相关活动。
三、设计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情境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做什么事情,主要凭着感性。所以,从这一方面来说,很多学生思考问题主要靠形象思维。而我们知道,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我们更要注重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为此,我们要采取适宜的策略,设置相关的问题情境。显然,这样的情境创设,关键在于我们要优化问题的设计。那么,这样的问题如何去设计呢?这里我们就要注意,要让所设计的问题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让他们可以对有关因素进行不同层次的分析和理解。
“乘法分配率”的教学已经推进到巩固应用环节。为提高这一环节教学的针对性,笔者要求学生认真完成教材“练一练”第1题。待学生独立完成后,组织全班进行交流:“你能根据乘法的意义说明其中的道理吗?”在学生交流时,教师一定要提示学生,重点说说每一道题圈里的运算符号该如何去填,又该怎样去想。这样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乘法分配率进行填空。这样就可以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规律做出解释。
所以,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多设计一些能促进学生进行多维思考的问题,让他们在尽可能多的解题思路和途径中进行选择。这就可以提高他们进行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显然,这样的活动才可以让学生从更高的层次上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对其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数学课而言,我们要真正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关键就在于要激活学生。这一点,需要我们采取恰当的策略,选取最好的课堂实施方案。以上所述,就是笔者平时课堂实施方案的实践总结。希望这其中能有一些方面供你借鉴,能给你的教学带来些许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熊生贵.从“千百次地问”到“教师的问题隐退”[J].素质教育大参考,2009(7).
[2]杨荣平.让课堂提问提升学生思维价值[J].新课程研究,2006(12).
编辑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