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依文
摘要:“学习单”是教师设计提供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达到学习目的的一种支架。巧妙运用“学习单”,能引领有效略读课堂,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笔者从理清文章架构、关注合作探究、迁移习得方法这些方面,探讨了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过程中,巧用“学习单”,引领有效略读课堂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略读课堂;学习单;有效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1-0048
语文新课标指出:“略读课文重在略读方法的指导,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教师对略读课文的重要性都有清楚的认识,却普遍认为略读课文的教学设计相当难,而学习单的设计与应用,能架起了教与学的桥梁。为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学习过程创造了机会,也践行了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理念,为让学引思、少教多学创造了基础和条件。在小学语文略读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略读课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巧妙运用学习单,理清文章架构
在上新课的时候,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快速了解文章的架构,有必要引入学习单,让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利用下,填写和完成学习单的任务,搭建出文章的架構,建立出完善的思维网络。巧妙设计与运用学习单,可以教给学生一些略读课文的阅读方法,还可以在学习单中设计一些思维导图,鼓励学生在填写的过程中,搭建文章架构。
如《香港,璀璨的明珠》教学时,教师分发学习单,引导搭建文章架构。在课程初始阶段,教师教给学生找关键词的方法,让学生快速阅读和理解文本,搭建出思维导图,理清文本的思维脉络和大致架构。
师:请大家根据小组合作单的提示,完成学习单任务。
《香港,璀璨的明珠》文章架构搭建学习单
我们能合作把课文读好:
1. 小组成员轮流读课文。
2. 读完后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香港的,找出关键词来概括。小组讨论,组长填写在思维导图上。
找关键词小妙招:
先找到这段话的中心句,用“——”画下来,中心句可能藏在一段话的开头、也可能是中间、还可能是结尾。再从中心句中用“~~~”划出关键词。
思维导图:
( ) ( )
( ) ( )
3. 选出代表,代表小组全班交流。 ( )
学生参与合作探究的过程,相互交流,搭建思维导图,在合作探究中理清楚了文本的写作框架和思路,提炼出文本骨架。
学生完成思维导图的搭建后,教师引导。
师:请一个小组来汇报,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香港的?
评价:真会读书,能分享你们又快又准提炼关键词的秘诀吗?这个方法真好!
通过巧妙引入和运用学习单,在教师的提示和指导下,学生完成了学习单,了解到《香港,璀璨的明珠》一课主要从万国广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灯的海洋这四个方面来讲述香港。学习单中教给了学生阅读方法,学生完成学习单,理清了文章架构,优化了略读课文的教学效率。
二、巧妙运用学习单,关注合作探究
略读课文重在引导学生的自学。学生在自读自悟的时候,有时候会对文章中的某些前后矛盾的词语、语段心生疑窦,教师要有意识地关注这些“困惑点”,设计学习单,践行“少教多学”理念,让学生参与小组交流讨论,展开合作互动探究。展开属于学生“教学做合一”“教学相长”的过程,能有效发展学生学习能力。
如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中,笔者基于文中父母亲不同的评价语言——“精彩”和“糟糕”这一对反义词,设计了这样一份学习单:
学习活动二:
巴迪写的同一首诗,为什么父母的评价会截然不同呢?请自由阅读课文1-14自然段,找出父母亲评价巴迪的句子,分别用横线和波浪线画出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体会,和组员交流感受暖在何处,冷在何处?
基于“小组合作学习单”,小组成员独立完成了自己划找句子、自己批注的学习过程,然后参与组内讨论,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探究的优势。围绕“精彩”和“糟糕”,激发了学生思维和情感的碰撞,引导学生明白不管是母亲的“精彩极了”,还是父亲的“糟糕极了”都是对“我”的爱。这两种爱缺一不可。
三、巧妙运用学习单,迁移习得方法
略读课文的教学可以说是联系课内外阅读的桥梁,因为它是学生迁移运用,从不会到会的实践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努力回忆精读课中习得的方法,并尝试运用,从而实现向课外完全独立阅读的过渡。如在执教《文成公主进藏》一文中,组织学生迁移阅读《吴姐姐讲历史故事》(节选)中的《文成公主进藏》,可以设计这样的学习单:
学习活动三:
文成公主进藏
——《吴姐姐讲历史故事》(节选)
(文略)
民间故事的特点:
四、结束语
设计与运用“学习单”,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基础与规律,将课堂还给学生,优化预设,关注学生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发展,将学习单贯穿于略读课堂教学的课前、课中与课后,覆盖到整个学习层面,提升语文略读课堂质量与效率,打造创新的高效课堂。
(作者单位:浙江省乐清市北白象镇第三小学 32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