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栋
摘 要:城区寄宿制小学课外活动的有效开展,受活动资源匮乏、办学导向失衡、师资力量薄弱、家长观念落后等方面的制约。教师要集学校、社会和家庭之力,内挖潜能,更新观念,优化师能,家校并肩,使寄宿制小学的课外活动有效开展。
关键词:寄宿制;课外活动;现状;思考
城区寄宿制小学,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办学形式,逐渐进入了大众视野,同时也被社会公众所接受、悦纳。课外活动做为城区寄宿制小学的主要教学活动,却一直不被重视。现在城区寄宿制中学对课外活动的研究有着较丰富的经验,但城区寄宿制小学课外活动的研究却少之又少。现笔者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谈谈城区寄宿制小学课外活动现状的“忧”与“思”。
一、城区寄宿制小学课外活动开展的状况
近年来,城区寄宿制小学课外活动的开展,让人欢喜让人“忧”。许多学校的建设虽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活动资源匮乏、办学导向失衡、师资力量薄弱、家长观念落后等方面,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寄宿制小学课外活动的有效开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活动资源匮乏之“忧”
随着教育布局的调整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村学生选择进城读书。但城区寄宿小学规模还是以前的结构,大量学生的转入导致许多寄宿制小学的校舍出现紧张的局面,特别是学生的活动场地和活动器材严重短缺,这对开展正常的课外活动造成了一定影响。学校活动器材得不到补充,破损器材不能及时维修,给学校有效开展课外活动留下严重的事故隐患,也导致一些城区寄宿制小学经常出现伤害事故。还有的学校存在着“有操场无器材、有器材不能用”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无疑也制约着寄宿制小学办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二)办学导向失衡之“忧”
部分寄宿制小学为了提高教学成绩,以升学考试为唯一向导,结果导致老师为了提高教学成绩,只能加大作业量。有些学校虽然开齐了国家规定的课程,但学生每天只上语文、数学和英语这三门课,课外活动成了众人遗忘的“角落”,最终导致提高应试能力成了教育的中心任务。还有,学校担心在开展课外活动的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怕承担责任,也承担不起这个责任。加之现在独生子女多,家长又过度溺爱。这就造成了学生组织纪律观念不强,许多学校不敢开展有针对性的学科课外活动。
(三)师资力量薄弱之“忧”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改善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报告中提到要提高寄宿制学校的师资问题。但现实中很多寄宿制学校师资数量严重不足,教师超负荷运转。教师除了教学任务,还要承担工勤人员工作,几乎每天都是“三更睡,五更起”。而课外活动的开展需要专业的教师去指导,需要专职的教师去组织。面对教师严重缺乏的现状,学校根本没有过多的教师去组织开展课外活动。
(四)家长观念落后之“忧”
城市寄宿制小学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较多,家长把孩子送到寄宿制学校,一是看重寄宿制学校封闭管理的优势和学习时间长的特点,二是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课外活动是小学生进行休闲娱乐的主要形式,然而家长对课外活动的理解多数局限于“玩耍”,没有认识到它能够起到综合教育的功能。笔者的学校为了更好地开展课外活动,成立了28个社团活动,但让学生选择参加活动时,许多学生一个社团活动也不愿参加,问其原因是家长怕耽误学习不让参加。
二、城区寄宿制小学课外活动开展的思考
(一)内挖潜能,外拓空间
学校要增加对活动场地、器材设施的投资,并做到专款专用,使学校的活动场地、器材严重不足的状况得到改善,为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政府应把推进与改善少年宫、体育场等建设列入城市发展规划之中,把现有的活动场地和活动器材面向社会开放,面向学校开放。例如,民勤县就有几所省级专项修建的少年宫,但都只限于本校学生使用。这些闲置的资源,不如面向其他学校开放。
(二)更新观念,综合评价
教育理念的更新是保证小学生享受课外活动乐趣的关键。学校应当致力于教育制度的改革,更新教育观念,真正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学校只有厘清了成长与成才、成绩与成才、学习与娱乐的关系,教师才能真正做到关心学生的成长,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
(三)优化师能,增强素质
课外活动专职教师是学校课外活动开展的主力军,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校活动开展情况。因此,学校应该加强专职教师队伍建设,经常性地组织相关教师进行培训和外出学习,还可以邀请专家教授到学校进行指导教学,以提高专职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同时还可以鼓励相关教师继续深造。
(四)家校并肩,立体互动
加强家校联合是学校开展课外活动教育时需要采取的有效手段。学校应通过家长会宣传课外活动的作用,指导家长、帮助家长,使家长切实可行地转变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家长应该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以及社区资源,利用开放的青少年宫、图书馆、公园、体育场等场所,让孩子参加丰富多彩的課外活动。
总之,我们相信,只要学校、家庭和社会都来共同关心和支持课外活动的开展,都为小学生的课外活动提供便利和帮助,课外活动一定会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更大、更多的作用。
编辑 李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