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达
听评课是学校教研活动中的重要内容,这对于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及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现实学校工作中,部分学校虽然经常开展听评课活动,但是却只重听不重评,听评课活动只是停留在浅层次的形式上,没有深入地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细致剖析。这样的教学活动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要充分发挥听评课活动对教师教学研究的作用,必须重视评课。下面就评课这一话题发表一些浅显的看法。
一、评课是业务上的平等交流
授课者与听课者需要确立一个良好的心态,授课者与听课者是处于平等合作的基础之上的。评课者评课是对授课者教学过程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旨在促进授课者更好地改进教学,同时也是向授课者学习的过程。两者在地位上是平等的,只有确立这样的一个评课观,授课者与评课者才能解除彼此心中的芥蒂,互相协助、互相尊重、平等交流。这样评课活动才能真正落到实处,然而,在实际评课时,年轻教师的评课意见或少之又少,或隔靴搔痒,极少受到其他教师的重视。而那些“资深”教师往往侃侃而谈,评课过程中时刻显露着自己教学中的突出地位与优势,对于这样高高在上、居高临下的指导,年轻教师大多只能俯首倾听。这样的评课活动显然是不公平的,是对授课教师的不尊重,也是听评课活动中不平等交流的体现。评课的组织者一定要有开放的胸襟和审慎的态度,鼓励授课教师大胆发言,平等交流,对于授课教师的不同意见,一定要深入思考,仔细甄别,合理采纳,切忌摆出“资深”教师或者领导的优越感,要使授课教师尽快融入教学环境之中,为评课增添新鲜血液。
二、评课是思想的反复碰撞
授课者按照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教学方式将教学案例展示给同行,这是充满授课者个性化的教学行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教学风格,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突出之处,即使再平常的教师在授课活动中也总有值得叫好的地方。授课者的课堂总有一根琴弦能够触动听课者的心灵,总有一根火柴能够擦亮听课者的眼睛。而不同听课者对授课者的课堂教学感悟也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关注点不一样,每个人思考的方式也不一样,众多的听课者对授课者的课堂思考无疑就像一群孩子手中攥紧一颗石子扔向平静的湖面。“一石激起千层浪”,又何况这诸多石子呢?这样的状况,必将促使湖面不再平静,变得声涛鼎沸。思想撞击思想、心灵触动心灵,这样的评课才能让授课者汲取丰富的养料,听课者获得一次又一次的头脑洗礼。因此,评课活动就是要创造这样一种积极思考的氛围,让每位教师都能畅所欲言,毫无保留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评课要有切磋教艺、推动教研、推进教改的真诚态度,而不是敷衍应付。评课既要全面又要不失重点,在赞扬其优点指出其缺点的同时,抓住特色、新颖的地方进行点评。许多有经验的评课人都注意评出特色评出创新。好的教师、好的课一般都有与众不同的优点、特色。评课时抓住了特色、优点,既可绕开老生常谈,还可唤起其他听课教师对创新课堂的重视,产生学习效仿的欲望。
三、评课是学习的过程
评课的关键作用是彼此学习,授课者在同行的评价中得到学习,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得以全面认识,对自己的课堂得以系统的把握,在此基础上寻求教学上的突破。而听课者在授课者身上也将学习不少自己所缺少的东西,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样才能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才能促进学校教学工作的整体提高。授课者与评课者其实都可以将每次听评课活动作为一次深入的教研契机,诱发自己主动教研的欲望。这样的评课已经不再是浅层次的一次活动,而是深入持久的自主学习提高。
四、评课是教学研究的有效手段
在大力倡导开展校本教学研究的今天,大力开展评课活动,研究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显得尤其重要。然而,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学仅被认为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教学过程往往成为以教师活动为主、“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学生记”的过程,所关注的是教师的教,从而把教师活动作为教学评价的重点。而且由于听课者既不参与课堂教学、也不直接参与教学内容的学习,通常被认为是与课堂教學不发生直接关系的人员。因而在听课前无充分准备,听课过程中也就无视学生的课堂活动、不重视收集学生课堂反馈信息。这样的听评课,显然是有悖于课程改革精神的,无法起到应有的教学研究的效果。为此,必须依照现代教学理念革新评课方式方法进行听评课。
五、评课是展现教师个性特长的有效方式
笔者认为,评课并不仅仅是评一评授课者的课如何,更深层的价值是通过评别人的课,展示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深度。评课中不仅有授课者的思想,更体现出的是评课者对教育的独特感悟,使人豁然开朗,心有所悟。这样去评一堂课,既使公开课本身的优点得以发扬,又使他人从评课者身上学有所获。听课的老师要善于进行比较,研究、准确地评价各种教学方法的长处和短处,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吸收他人有益经验,改进自己的教学。
新课程呼唤的是每一个教师都能够成为教学的主人,对自己的课都能够有一个自己的评价标准,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新的评课文化来哺育、滋养我们的教师,使我们的每一个教师在教学中成长起来,这样的评课文化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态势,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编辑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