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凯歌
(郑州大学 外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冠位十二阶是圣德太子为了强化大和朝廷的势力于公元603年面向国内官僚阶级颁布的位阶制度。有关冠位名称和颜色设置的研究中日两国均有学者涉及。日本方面研究冠位十二阶的学者主要以坂本太郎、福永光司等为代表。国内研究冠位十二阶的著名学者以韩昇等为主要代表。但是,国内外研究均对冠位十二阶借鉴中国儒道思想后的发展过程以及产生发展变化的原因鲜有论及。综合国内外的先行研究,本文以冠位名称和颜色为中心展开论述,以究明冠位十二阶对儒道思想进行了何种受容和发展,以及产生这种发展变化的原因。
飞鸟时代历经十四代天皇。推古天皇作为日本历史上首位女性天皇而即位,其背景相当复杂。
六世纪中叶,在灭掉主张排佛的物部氏后,苏我马子独揽大权,并暗杀了与苏我氏对立的崇峻天皇,拥立额田部为天皇,即后来的推古女皇。然而事与愿违,推古天皇即位后,立侄子厩户皇子(圣德太子)为皇太子总揽摄政。圣德太子自幼拜朝鲜半岛的名僧、博士为师,思想上深受大陆文化熏陶。
圣德太子摄政前的大和朝廷面临内忧外患。国内,氏族与朝廷尖锐对立,氏姓制度的弊端显露,豪族世袭特权,社会秩序一片混乱。以苏我氏为首的豪族势力盛气凌人,皇室势力被严重削弱。如不大刀阔斧地实行改革,长此以往皇族仅有的微弱权势也将不保。与此同时,隋朝作为新兴强权在西方大陆崛起,周边国家竞相臣服。与日本毗邻的朝鲜半岛的形势也极不稳定。日本位于朝鲜半岛的据点“任那”亦被新罗吞占,为了让新罗臣服日本而发起的数次战争也均以失败告终,这对大和朝廷来说无疑雪上加霜。当时,圣德太子认识到在国内实行改革的重要性并施行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其中就包括冠位十二阶。
为了强化统治,推古十一年(公元603年)改革之策终于尘埃落定。圣德太子参照隋、百济及高句丽的官位制度,制定了冠位十二阶,整顿了豪族和氏族秩序。
冠位十二阶是日本最早的官位制度。冠位以德、仁、义、礼、智、信的顺序依次排列,分为十二等级,分别赐予官员相应颜色的冠帽,官位等级一目了然。《日本书纪》推古十一年十二月壬申条载:
十二月戊辰朔壬申,始行冠位,大德、小德、大仁、小仁、大礼、小礼、大信、小信、大义、小义、大智、小智升十二阶,并以当色絁缝之,顶撮総如嚢,而着縁焉,唯元日着髻华[1]181。
有关“当色”,岸哲男提出五种冠位分别对应有五种颜色,冠位名称有大小之分,颜色亦有深浅之别,详见表1。
表1 冠位排序对照表[2]69
与世袭官位不同,冠位十二阶的制定事实上否定了贵族世袭特权。官位的授予已看不出身份贵贱的差别,反而是以对朝廷贡献的大小来授予官位。冠位十二阶的实施一方面为朝廷广纳贤才,另一方面削弱了地方豪族的势力,强化了皇权。这项举措对于日本迈向律令制国家的行列起了关键作用。
从冠位的名称和颜色可以看出明显的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印记。其与儒道的相似之处虽值得注意,但其中的不同点也值得我们去关注。
冠位名称中除“德”之外,其余五者“仁、礼、信、义、智”全是基于儒家的五常来命名的。“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指“人”作为社会中的独立个体,为了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而应该拥有的五种最基本的品格和德行。
阴阳五行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核心。道家认为,宇宙中的诸种现象是受阴阳二气支配,五行则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元素的运动和变化构成的。
从冠位名称可以看出其与儒家五常的命名十分相近。与五常的“仁、义、礼、智、信”的排序不同,冠位的设置顺序为“仁、礼、信、义、智”。并在打乱五常名称的顺序的同时加入了“德”目且置于冠位之首。这里值得玩味的是,为何会出现“仁、礼、信、义、智”这一新的排序,而且在首位会多出了“德”。
据《隋书·倭国传》记载:
开皇二十年(600年)倭王姓阿每,字多利思比孤,号阿辈鸡弥,遣使诣阙……内官有十二等:一曰大德,次小德,次大仁,次小仁,次大义,次小义,次大礼,次小礼,次大智,次小智,次大信,次小信,员无定数[3]1826。
即中国方面对冠位排序的记述和五常是同样的“仁、义、礼、智、信”的排序。据《日本书纪》记载,推古十一年(公元603)年圣德太子始设冠位,冠位名称顺序为“仁、礼、信、义、智”。
隋朝时期,大和朝廷至少向隋派遣了4次使节。可是对第一次遣使的记载并未现于《日本书纪》。中国学者韩昇在《海东集:古代东亚史实论考》一书中提出了大胆推测:此次遣隋使并非正式遣使,但也不是地方豪族所为,而是圣德太子秘密派遣的使者,其目的是前往隋朝学习政治制度,并将制定的改革方案呈示给隋朝,向其请教[4]88-89。此次遣隋使回国后不久,圣德太子就相继颁布了冠位十二阶和十七条宪法,拉开了改革序幕。
学者韩昇的观点值得关注。如若按照这种观点,《隋书》中的记载可认为是隋文帝为日本制定的一套施政方案,冠位十二阶的框架显然是根据这一方案,即以儒家的五常和五色观为基础构建的。只是最终的方案对原来五常顺序进行了重新排列并加入了“德”。
那么,为何冠位名称会是“仁、礼、信、义、智”的排序呢?
五常与五行是一种一一对应关系,如果分别以五行和五常为基准进行排序,将会出现表2的情况。
表2 以五常为基准的对照表
而五行的正常顺序应为“木、火、土、金、水”,上表中五行的排列是混乱的。但如果反过来相对照就会是表3中的情况。
表3 以五行为基准的对照表
表3中与五行的正确排序相对,冠位十二阶中“仁、礼、信、义、智”的排序也显现了出来,而这绝非偶然。“仁、礼、信、义、智”应是基于中国的五行相生的思想而对应出的排序。如果利用五行相生的思想来看冠位名称设置和排序的话,“德”目的出现也可以被解释为与道家思想紧密相关。
“德、仁、礼、信、义、智”这一表述最早见于中国六朝时代的道家经典《洞真太上太霄琅书》(卷九)。日本学者福永光司对此有过如下见解:
学道期乎至德……是以修善,先行仁义礼知(智)与信,递互相成,始至乎终,相生为次。仁木生火(礼),火生土信,信生义金,金生智水,水生通德。……长生不死,常往湛然,能无能有,最贵最尊……五德备者,名曰至德[5]42。
他认为冠位制定带有浓厚的道家色彩,德、仁、礼、信、义、智实际上是一种相生的关系。
利用道家五行相生思想对五常观进行重新排序和再创造体现了日本统治者既想吸收中国的先进文化又不希望被中国文化所束缚的矛盾心理。
与冠位名称相对应的是冠位颜色,即“紫、青、赤、黄、白、黑”。
儒家经典《尚书》中有:“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6]211的记述。《周礼·冬官考工记》载:“画绩之色雑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这里的“五色”即为“青、赤、黄、白、黑”。西周时期出现了“正色”和“间色”之概念,与五行相对,木配青和绿,火配红和赤,土配黄和瑠黄,金配白和碧,水配黑和紫。其中的“青、赤、黄、白、黑”被称为正色,而“绿、红、瑠黄、碧、紫”则为间色。
周朝时期,在举行宗教活动以及其他重要活动时对颜色要求十分苛刻,不能混淆和颠倒。据《周礼》记述,五色是被认为高贵颜色的“正色”,把五色中任意两者相混合所形成的颜色即为次一等级的间色。
冠位分别对应不同颜色,除了“德”以外,五行分别对应五色。基于五行的冠位与五色分别相对,即仁对青,礼对赤,信对黄,义对白,智对黑。而与儒家的五色观稍有不同的是,与冠位名称中“德”相对应多出了“紫”。为何紫色被用来表示冠位颜色而且位居冠位颜色之首呢?为了究明其中原委,必须从冠位十二阶实施时深受影响的儒家及道家思想中寻找答案。
1.儒家的紫色观
在中国古代,紫色是以“恶者”的身份登场的。这与当时的政治体制、社会思想密切相关。
周朝的人尊崇朱色,只有地位高的官僚才能着朱色的衣服。可是春秋时期的诸侯齐桓公却钟情于紫色。《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载有:“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7]424齐桓公好紫,因此,全国迅速掀起了着紫的浪潮,紫服一时间供不应求。
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始祖提倡“仁”与“礼”。要施行仁必须遵从礼,基于此,孔子提倡“非礼勿视”,即不合乎礼教的东西不能看。色彩是视觉的第一印象,睁开双眼便可感知色彩。“非礼勿视”事实上是要求人们不要做违背周礼的事,这便是孔子“克己复礼”的思想。庶民穿戴紫色的服饰被认为是对周礼的轻视,孔子把崇紫的行为描述为“恶紫夺朱”。《论语·阳货》中有:“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8]280的表述。大致的意思是“我厌恶用紫色(间色)取代红色(正色),厌恶用郑国的声乐扰乱雅乐,厌恶用伶牙俐齿而颠覆国家这样的事情”。春秋时期,孔子极力推崇周礼,诸侯国的文化中不符合礼数者都将被另眼看待。从郑声乱雅乐一句可以看出,郑国淫靡的声乐扰乱了庄严的雅乐,郑国的音乐也被看作是粗俗的东西。可想而知,把紫色与郑声相提并论则是对紫色的一种鄙视。
2.道家的紫色观
道家有“紫气东来”一词。西汉刘向著《列仙传》中有:“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9]21传说老子过函谷关之前,函谷关的关令尹喜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猜测将有圣人过关,果然老子骑着青牛而来。从此,在道教的众多神仙中,老子成了道教至高无上的天神“太上老君”,紫色也成了表示祥瑞的颜色,仙人的住所被称作“紫府”“紫台”“紫海”,仙人的至尊被称为“紫皇”,仙女则为“紫姑”。
被儒家轻视的紫色反而为道家所尊崇,可以认为,以“紫”配“德”,并将其置于冠位之首的做法是深受道家思想影响的。圣德太子的思想是受儒家思想影响这点当然毋庸置疑,大致制定于同时期的“十七条宪法”大量引用了儒家经典,君臣父子的思想贯穿始终。可推古朝的统治者借助道家思想是出于何种目的呢?
冠位十二阶的制定使日本加速步入封建社会,也促进了日本律令制国家的形成。前文对于冠位十二阶对中国儒道文化的发展,以及这些发展变化出现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接下来将围绕这些不同点背后所隐藏的政治因素进行深入分析。
推古朝(公元592年-公元628年)是日本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虽然只有短暂的36年,但它在日本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的影响却不容忽视。这不光归功于当时圣德太子这样伟大人物的出现,更是因为其推行的一系列政治改革、外交政策、文化方针打开了中日交流的崭新局面。
在国内推行冠位十二阶和十七条宪法等一系列政策,巩固了天皇为中心的皇权思想和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在外交方面,圣德太子积极处理与中国的关系。当时,中国是东亚最具影响力的国家。周边国家为了稳定国内局势,不被他国侵扰,纷纷与中国缔结外交关系,日本亦是如此。其中,派遣遣隋使到中国是圣德太子在外交方面的重要举措之一。
《隋书·倭国传》载:
开皇二十年,倭王姓阿每,字多利思比孤,号阿辈鸡弥 ,遣使诣阙。上令所司访其风俗,使者言倭王以天为兄、以日为弟,天未明时出听政,跏趺坐;日出便停理务,云委我弟。高祖曰:此太无义理。于是,训令改之[3]1826。
第一次派遣的遣隋使向隋文帝进献了日本国书,其中国书的措辞很值得玩味。国书中将本国统治者比作“天、地之兄弟”。而中国皇帝经常以“天子”自居。由此不难看出国书的措辞对中国皇帝来说是不敬的。
另外,推古十五年(607年)小野妹子作为第二回遣隋使被派往中国。倭王再次向隋帝进献国书,《隋书·倭国传》中记载有:“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2]1827将本国天皇比作日出处天子,中国皇帝则被比作日没处天子。隋炀帝看后怒火中烧,对负责外交事务的官员鸿胪卿说:“蛮夷书有无礼者,勿复以闻。”[3]1827
另据日本史书《日本书纪》卷二十二·推古天皇十六年八月—十七年四月条记载:
则复以小野妹子臣为大使,吉士雄成为小使,福利为通事,附于唐客而遣之,爰天皇聘唐帝。其辞曰、东天皇敬白西皇帝[1]193。
与隋朝使节裴世清一同回到中国的小野妹子所进献的国书中有“东天皇敬白西皇帝”的措辞。
隋朝时期周边国家对中国几乎都是归顺的态度。由上述事实不难看出日本想要跟中国平起平坐的意图。推古朝廷在国内政治改革取得一定成果的前提下也希望能够与中国缔结平等的外交关系。但只通过机械地吸收中国文化来治理国家未免过于生搬硬套。对内宣示自身权威,对外彰显本国文化的独特性,摆脱中国文化的束缚对于日本当权者来说相当重要。冠位十二阶的制定显然是参考了中国儒家思想中的“五常观”和“五色观”,但是为何与原本五常五色不同,而为“德、仁、礼、信、义、智”和“紫、青、赤、黄、白、黑”的组合呢?日本统治者借道家的五行相生和紫色尊崇思想制定冠位以彰显本民族文化独特性的做法恐怕亦是基于此种考虑。
6世纪末期,在推古天皇和圣德太子等人的努力下,颁布十七条宪法和冠位十二阶,稳定了国家秩序。
当时,推古朝廷致力于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但中国具有强大的文化影响力,稍不留神就有被这股强流吞没的危险。另外,周边国家无论谁与中国联手都将对日本构成巨大威胁。因此,和中国保持一定距离对日本来说才是万全之策。这样既不用担心被中国文化完全渗透、同化,同时又可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特性。借助道家思想制定冠位十二阶的做法一定程度上可以被看作是对中国正统思想的挑战。
冠位十二阶中借道家的五行相生思想形成“德、仁、礼、信、义、智”的排序是对儒家思想核心——“五常观”的突破。运用道家紫色尊崇思想将紫色作为冠位颜色的首位,可以视作是对儒家五色观的挑战。儒家思想作为中国的正统观念,一定程度上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冠位十二阶中蕴含的思想可以说是利用道家思想对儒家思想进行的改造。然而改造后的思想已经不再是中国本土的观念,它已然成了日本特有的文化组成。虽然最终还是没有摆脱中国文化影响的束缚,但这种积极彰显民族文化独特性的做法很值得肯定。日本统治阶级面向国内,对民众宣示本民族文化的独一无二以强化统治;面向国外又想摆脱依附中国的形象,致力于同中国缔结平等的外交关系。
冠位名称的设置是受中国儒家“五常观”影响,但与五常“仁、义、礼、智、信”的排序不同,且在五常的基础上多出了“德”的表述并置于冠位名称之首,为“德、仁、礼、信、义、智”。另外,冠位颜色的设置是受到儒家“五色观”的影响,但又与儒家强调的五色不同,即在五色的基础上增加了被儒家鄙视的紫色,同样也被用来表示官阶之首。
隋唐时期日本以华为师不断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思想和制度。与此同时还形成了作为独立民族国家的尊严和外交上的平等意识。为了摆脱受缚于中国影响的形象,无论是进献中国皇帝的国书,抑或是制定的法令条文、官阶制度都尽可能地不去照搬照抄中国文化。日本当权者制定冠位十二阶是借用道家思想对中国正统观念即儒家思想进行改造,为己所用。一方面是为了竭力彰显本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另一方面也是对中国正统思想的代表——儒家思想的挑战,在外交上谋求与中国的平等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