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革、贾文声、青理东
现在,贪腐官员的落马已成为一种常态,以至于老百姓茶余饭后谈起都没新鲜感了。为何?皆因贪腐故事都是老套路。但有几例贪官落马案,细细视之却发现他们的官路与同僚有些不同,值得拎出来议一议,以期引起深思。
第一例,山西吕梁市委常委、孝义市委书记马文革案。
“一声叹息,百里挑一的市委书记还是倒了”。媒体报道马文革落马的消息,用的是这个标题,显然不乏惋惜之意。
何以惋惜?因为马文革是山西经历大规模“塌方式腐败”之后,在多地市县主政官员缺失的情况下,在151名备选名单中,经过严格考察首批任命为县(市)书记的4人之一。其选拔程序之严格、要求之高,真有点像从太上老君炼丹炉里过了一遍,但这样的金刚不败之身,居然还是栽在金钱之下,真是令人大跌眼镜。
第二例:山西省人民检察院原副巡视员贾文声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与马文革相同,贾文声是山西“塌方式腐败”后官场重建被重点提拔的干部之一。
第三例:四川省供销合作社原党组书记、主任青理东涉嫌严重违纪被查。青理东曾任阿坝州委常委、雅安市委副书记。他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在任阿坝州委常委的同时担任汶川县委书记——他担任汶川县委书记时是汶川大地震半年后。那时,四川精心挑选了一批干部到灾区,加强灾后重建的领导。
马文革、贾文声、青理东三案有几个共同点:第一,他们都可说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前二者是山西贪腐人祸炽烈时走马上任,青理东是地震天灾后的履职。第二,上任前,他们都经过了严格的考察。山西省在遭受贪腐重创后选拔干部,出台了不少制度措施。譬如“六全”跟踪和“六查”考验。所谓“六全”跟踪,即干部选用所有环节全程民主、全程差额、全程署名、全程留痕、全程监督、全程追责。所谓“六查”考验,就是查档案、查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查业绩、查案件、查年终考核结果、查巡视反馈意见相关资料。第三,他们都是在权力的笼子越织越密、反腐的利剑寒光闪闪下落马的。
如此之时,如此之官落马,岂是“一声叹息”可止?
自有公权力存在,就有腐败,世界各国恐怕都有过严重腐败的历史。但要是弄个世界各国历史腐败排行榜,中国恐怕会名列前茅。王亚南先生说过,一部二十四史,就是一部腐败史;鲁迅先生以艺术的笔法写道,翻开历史一看,字里行间歪歪斜地都写着“吃人”二字。
“吃人”的历史自然是腐败的历史了。也并非他们故意抹黑中国。只要眯着眼睛一想,史上的巨贪大蠹,便会成群结伴从各朝走来。
朗朗乾坤,清明盛世,海宴河清,哪个开国皇帝或中兴帝王不怀此梦想?不有此“初心”?一提到反腐败,我们总是拿朱元璋说事,他也确实有可说之处。明代的许多律法,都由朱元璋亲自撰写。《大明律》《大诰》《大诰续编》《大诰武臣》等,处罚标准和方式清清楚楚,法网不可谓不细密。如私下收受一件衣服、一双袜子、一条毛巾、四本书,也算犯罪。要说思想教育,不可谓不苦口婆心。《资世通训》《臣戒录》《至戒录》《醒贪简要录》等文件材料,是官员的必读书。要说震慑之重,有凌迟、枭首示众、族诛、弃市、纹面、剥皮、割鼻、阉割、挑膝盖。更骇人听闻的是剥皮实草,即把违法者的人皮活生生剥下来,里面塞满草,然后放置衙署门口,以警示官吏。这等反腐的决心之大和手段之酷,恐怕能列入世界之最。然而结果如何?中国历史上,明朝是最昏暗、贪腐最甚的朝代之一,最终也倾覆于腐败的肮脏尘埃。“吾欲取贪官污吏,奈何朝杀而暮犯……”朱元璋到死也想不通、想不透:问题出在哪里?
而今天的人却洞若观火:朱元璋反腐是从朱家王朝的利益出发,是用专制手段反腐,是个人英雄主义反腐,是出于想当“圣主”心理的反腐。而朱明王朝作为盘根错节的利益共同体,本身就是滋生腐败的温床,斩不断理还乱。此外,朱氏反腐老百姓只是底层配角,他们围观、吆喝、起哄,仅是为了烘托“君王圣明”。
马文革等人落马,还留下很多“为什么”:为什么我们的制度如此严密还有可钻的漏洞?为什么如此严格的选人机制还是问题频出?是否真正突破了“少数人选少数人”的樊篱?既然我们的监督是全程的,但他们在贪腐之初为什么没有被制止,甚至还越是贪腐越是高升?为什么全程追责不能真正落实?……
细究马文革等人的案件,心情复杂不是几声叹息所能概括的,唯有反思。反思是为了保持对腐败反弹的高度警惕,是为了保持对人性恶的高度警惕,是为了健全民主与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