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家庭疗法干预青少年正畸依从性的临床研究

2018-09-11 02:09徐小冬
健康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动力学依从性青少年

丁 静,徐小冬

(1.宁波市海曙区口腔医院 正畸科,浙江 宁波 315000;2.杭州师范大学 医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36)

由于正畸治疗周期较长,治疗效果和疗程长短很大程度依赖于青少年患者的依从性,依从性高者,临床治疗效果满意。依从性又称遵医行为,是指正畸患者遵照其主诊医生的指令及建议治疗的行为程度;由于每个患者的生活和成长环境不同,其心理、性格和执行力各异,从而影响其正畸依从性。系统家庭疗法(systemic family therapy,SFT)是一种特定的家庭治疗方法[1],本文探讨SFT干预青少年正畸患者依从性的效果,为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正畸疗程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口腔正畸科就诊的青少年正畸患者600例,男316例,女284例。纳入标准:①年龄12~17岁;②正在接受正畸治疗的首次正畸患者;③无严重身心疾病及精神障碍;④患者及其父母自愿参加,知情同意;⑤患者父母均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主动填写问卷,积极接受SFT治疗;排除唇腭裂畸形患者。

1.2 信息收集及临床处理 通过询问、填写调查表方式了解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正畸治疗的目的及患者心理特点,布置家庭作业,填写患者家庭模式(单亲、丧偶或离异)、父母教育程度、工资收入、家庭子女的数量、父母间关系是否和谐、亲子间关系是否民主、家庭教育方式,父母对孩子的管理方式等。600例患者均给予常规正畸治疗及门诊健康告知教育,干预组同时给予系统家庭治疗,每2周一次、每次50 min,共6次。

1.3 评价指标及方法

1.3.1 口腔正畸依从性 正畸治疗3个月后,采用自编《青少年口腔正畸患者依从性评价量表(adolescent orthodontics patients compliance evaluation,AOPCE)》,由患者家长对其正畸依从性行为进行评分。该量表是我们根据本地区正畸患者的实际情况并参考相关文献[2-4]编写,且本量表经过信效度检测,具有更好的可信性和可行性。该问卷12条项目,各条目按照“优”、 “良”到“差”采用三级评分(0分、1分、2分),正常总分上限为12分,超过此上限则定性为依从性低。评价总分越高,正畸依从性越越低。

1.3.2 家庭动力学 治疗3个月后,采用系统家庭动力学自评量表[5-7],对正畸患者进行家庭状况评分。量表包括家庭气氛、个性化、系统逻辑和疾病观念 4 个维度,共 29 个条目;各条目按照“完全符合”到“完全不符合” 采用5级评分法,设计为1~5 分,得分越低则家庭动力学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家庭情况青少年的口腔正畸依从性 青少年口腔正畸患者的依从性与患者父母的教育程度、工资收入多少以及家庭子女的数量没有明显的因果关系(P>0.05),而离异或丧偶等原因导致的单亲家庭、父母之间关系是否和谐、亲子之间关系的民主与否、家庭教育方式,父母对孩子的管理方式等则与患者的依从性有密切关系(P<0.05),见表1。

表1 正畸患者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续上表)

2.2 干预前后患者的正畸依从性行为及家庭动力学状况评分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正畸依从性行为及家庭动力学状况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正畸依从性行为及家庭动力学状况评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患者的正畸依从性行为及家庭动力学状况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5。

2.3 两组患者正畸依从性有效率的比较 经过以组别为定性变量,性别为协变量的协方差分析发现:干预组干预后家庭气氛、个性化、疾病观念得分减少,与对照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系统逻辑间的得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父亲对患者的正畸依从性评分表明干预组正畸依从性提高,且与对照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干预治疗后两组患者依从性良好的人数构成比较[n(%)]

3 讨论

系统家庭疗法是一种特定的家庭治疗方法,它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把整个家庭看作一个系统,它的处理方法是理解和改变整个家庭的结构[1,6-9]。作为心理学上治疗理论的一个学派,其治疗理念被众多的临床医师和学者所采用,被誉为心理学的“第四势力”。SFT广泛应用于不同年龄段患者心理情绪和心理问题的治疗,其特点在于把治疗的重点放在全家人身上,注重家人的相互往来、人际关系及家庭机能的执行情况,治疗的目的是使一个家庭成为心理机能健全的家庭,想办法矫正家庭关系,以改善家庭成员的心理与行为问题。本研究把患者家庭作为一个系统,分析系统内各个成员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各个成员的行为特点与性质,通过改善系统的气氛,而影响患者的心理情绪和言行[9-10]。

本研究在对青少年正畸患者的临床干预过程中,发现绝大多数依从性较差的患者,其家庭往往存在父母关系不和、亲子相处时间过少、亲子关系僵化、父母对孩子过度溺爱或者对孩子的管理武断、态度粗暴等问题,而与父母学历、工资收入高低没有明显的关系。本研究告知家长根据孩子所处的年龄阶段,在整个治疗过程的日常生活行为中,家长首先要以感情感化孩子、以自己的行为影响孩子,不要只是对孩子讲一些空洞的大道理,要父子或母子关系朋友对待,尽力取得孩子的心理接纳;其次,对孩子的行为要放弃过去的不足,面向当下的问题,引导孩子的言行,鼓励孩子的点滴进步、淡化或忽视孩子的小缺点;再次,在一日三餐中,家长要有意识地准备利于正畸治疗的膳食。整个家庭成员一起努力,共同鼓励、监督患者的遵医行为,从而提高患者正畸依从性[8-11]。

本研究首先对患者家庭和个人依从性分别进行评估,了解青少年正畸患者的个人行为和家庭所持的态度,迅速了解患者家庭系统中所有成员相互关系现状;然后,明确正畸患者依从性问题的干预措施和方法,即在征得家庭主要成员的认可与积极配合的前提下,干预患者及其整个家庭成员的意识和生活理念,调整整个家庭成员的生活行为,使整个家庭成员共同努力、相互监督、一起鼓励患者提高正畸依从性[7-10]。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父母对患者正畸依从性的自评还是医师的临床评估,干预组在干预治疗前、后,患者的正畸依从性行为及家庭动力学状况评分有明显的改善,而对照组则没有明显的变化,与国内、外学者研究一致[5,8-10]。

猜你喜欢
动力学依从性青少年
《空气动力学学报》征稿简则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具有Markov切换的非线性随机SIQS传染病模型的动力学行为
青少年发明家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基于随机-动力学模型的非均匀推移质扩散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TNAE的合成和热分解动力学
什么是手卫生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