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近视防控实施方案建议书

2018-09-11 09:39全国学生视力健康管理示范机构专家团队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8年17期
关键词:公共卫生视力青少年

文/全国学生视力健康管理示范机构专家团队

学生近视问题的出现受多种因素影响。多年来,学生近视率只升不降,其直接的因果关系可以归纳为三点:一是信息化时代学生近距离用眼负担过重,从小就开始“透支”视力健康;二是健康素养水平不足,学生用眼卫生行为习惯不良;三是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一味追求经济效益,重治轻防”的社会环境。文明进步,人类的近距用眼需求越来越多,这一点很难改变。但第二种和第三种原因则可以通过政府各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进行改善。特别值得深思的是“重治轻防”的社会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往往是深远而极具杀伤力的。它带来的“一劳永逸”感对于学生和家庭具有非常大的诱惑力,容易侧面抵消相关工作者在预防理念和知识传播上所作出的努力,使人们陷入无病即健康、依赖治疗而疏于自我健康管理的轮回之中。

真性近视一旦产生就不可逆转,如发展为高度近视眼,各种致盲性眼部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就会非常高。这些眼部并发症大都发生在眼球的后节部位,治疗难度大。目前社会上普遍宣传的近视治疗手段,只能起到矫正视力的作用,解决不了近视眼相关并发症的问题,而且有些矫正视力的手术方式本身还会带来其他并发症。

据卫生领域的资深专家介绍: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卫生工作以疾病为中心,医院(包括绝大部分公立、民营医院)都是眼睛已经发生了问题或严重的疾病后予以治疗。随着老龄化、近视低龄化等问题日趋严重,再怎么加大投入建立眼科医院也难以满足需要,必须在早期进行干预、预防,只治不防、越治越盲。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学生体质健康,而当前对学生近视问题的重视更是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国家层面出台实施方案,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在此特提出三点思考:一是学生近视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充分凸显大健康的理念,体现健康中国战略思想,在“共建共享”中实现全民健康,发挥医疗卫生中公共卫生的预防和健康管理作用,保障公平可及,让儿童青少年“不近视、迟近视、慢近视、低近视”。二是学校作为学生近视防控的主阵地,各方如何配合教育部门做好学生近视防控工作,同时确保学校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且特殊的平台,发挥应有的教育、组织管理、健康促进作用,科学防控,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普及和覆盖,不受趋利行为的干扰和损害,不沦为市场利益角逐方的“唐僧肉”。三是如何扭转“以治代管”“重治轻防”的社会环境,通过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健康素养水平,削弱“治疗”行为的社会影响力,让学生、家庭真正具备主导自我健康的能力和提前管理的意识。

因此建议:一是坚持正确的方向。我国“十三五”之后提出“大健康”建设,把提高全民健康管理水平放在国家战略高度。群众健康将从医疗转向预防为主,不断提高民众的自我健康管理意识。对于学生近视防控,需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的方针,全面实施视力健康管理,不再走“以治代管”的老路;需坚持战略前移的思想,抓早、抓小、控制源头,维护全人群的视力健康。无论是对教育、卫生等行政部门责任的要求,对学生、家庭责任的倡导,对家庭、学校关注学生健康的引导,还是对医疗卫生机构服务供给的要求都应该更进一步,导向健康、亚健康、不健康全人群,前移至预测、预警、预防和健康管理。

二是建立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体系。结合教育部青少年学生视力健康管理示范区武汉市十余年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学生近视问题是社会公共卫生问题,学生在校学习活动时间长,必须构建以促进学生视力健康为目标,以科研为先导,以学校为平台,以视力健康、亚健康、不健康学生全人群为对象,融合多方位(预防、保健、康复)、多层次(生理、心理、社会)、多环节(学校、家长、学生)、多阶段(视力正常、假性近视 、真性近视),集健康教育、监测预警、综合干预和动态管理于一体的全过程视力健康管理服务体系,这一体系应明确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普惠学生、家庭。

三是建立精细化的学生近视防控工作管理责任体系。健康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学生近视防控离不开政府各部门、全社会的参与。其中教育、卫生健康部门更是承担了不可或缺的关键责任,要确保教卫协同机制高效运转,发挥更大作用,须有清晰明确、精细化的管理责任体系作为支撑。

教育部门作为责任主体,发挥组织协调、教育管理功能。大力开展视力健康教育,提升学生健康素养,营造良好用眼行为环境,促进学校、家庭学生视力健康日常管理的落实,积极引导学生采取科学的预防保健和规范的近视矫治。重点是要加快视力健康管理学校建设,从硬件、软件上为学生视力健康提供较好环境。在充分运用专业资源和保障学校平台各项服务的公益性上下功夫,发挥好学校卫生保健所及第三方公益性近视防控(视力健康管理)机构的技术指导作用。另外,学校视力健康管理工作要有抓手、易考核、能落地,从减负增效的角度出发,可提倡运用互联网的思维开展和推进工作。鼓励学校配置视力健康管理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系统和器具,使反馈监测信息,用数据开展视力健康教育,促进学校、家庭的视力健康行动,加强日常管控和工作考核等能落地,更智能、更切实可行。

卫生部门作为业务管理责任主体,当前与学生近视防控工作相关的部门主要有疾控部门、医政医管部门和妇幼保健部门,对此,需明确界定职责、各有侧重、齐抓共管。结合各部门优势和特点,以疾控部门作为学生近视防控公共卫生业务管理责任主体,利用公共卫生资源向中小学生提供近视预防保健、健康管理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发挥学校保健所、公益性近视防控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作用方面,为教育部门提供技术支持;以医政医管部门为眼科临床医疗业务管理责任主体,加强眼科、眼视光人才培养,填补各级医疗机构眼科、眼视光医技人才的不足,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专业、规范的近视矫治服务,控制相关并发症,从整个医疗服务体系的角度出发,对其他类型卫生机构的功能进行界定,推进多元化的视力健康管理服务机构建设。根据儿童青少年眼屈光发育规律和特点,视力健康管理服务性质与多学科的人才要求,明确设置标准与审批流程,规范视力健康管理专项服务机构分级设置条件和业务范畴,加大监管与扶持力度,为广大儿童青少年提供个性化的全过程视力健康管理服务;以妇幼部门为先天性眼病筛查业务管理的责任主体,为0~6岁儿童提供先天性眼病筛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立健全以学校为平台,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重点,促进学生家长自主健康行动,保障和促进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的核心管理责任体系。

四是着重提升视力健康素养。专家指出,同样的社会环境,有些人的健康保持得好,有些人疾病缠身、痛苦不堪,其中很大区别就是健康素养。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总结,生活方式与行为对健康和寿命的影响占60%。提高健康素养是保证健康的经济、高效、根本的手段。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需大力开展视力健康教育,传播视力健康文化,唤起全社会力量共同保护学生视力健康,需做到“有载体、有武器、有环境”。

“有载体”——建议充分运用教育部门的学校系统、共青团未成年人活动校外系统作为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同时发动各种形式宣传媒体。学校代表了儿童青少年的校内教育,而共青团组织代表了校外教育、社会教育,发挥各级共青团组织的作用,运用自身优势在广大青少年爱眼护眼预防近视工作中创新工作思路与模式充分发挥未成年人社会教育功能,参与政府部门的近视防控工作。媒体则是扩音器。

“有武器”——社会上关于学生近视问题的传播资料十分庞杂,家庭在繁杂的信息中容易失去辨别能力,不知该相信什么。建议站在健康管理的角度,面向公众发布权威的视力健康教育资料,作为指导健康教育普及工作的“尚方宝剑”,即通熟易懂,能将学生近视问题“谈透彻”,以预防为主,将视力健康管理的理念“传出来”,遏制为治疗逐利行为服务的宣传广告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有环境”——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扭转“重治轻防”的局面,需要多方面努力,其中关键的一点是削弱“治疗”行为的社会影响力,增强“预防”行为的影响力。这对于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绝大部分眼科医疗卫生机构,特别是眼科医院的工作重心和研究方向侧重于近视的后端治疗,这些工作很重要,为我国眼科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在学生近视防控问题上,当以“治疗”为核心业务的眼科医院占据了绝对的话语权和主导权,成为人们近视防控的依赖时,这种现状无法激发,也无法真正满足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因此,建议改变医院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引导医务人员把精力更多地用于维护国民健康;鼓励医务工作者转变观念,主动出击,避免疾病发生;扶持发展多元化的健康服务机构,包括近视防控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视力健康管理机构等,让广大学生、家庭找到适合自身的选择;加大监督管理与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创造一个更好的社会健康环境和生态。❑

猜你喜欢
公共卫生视力青少年
上午给眼睛“充电”或可改善视力
青少年发明家
保护视力等
好奇:20/20视力到底是什么?
视力测试
枣庄探索公共卫生医联体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
公共卫生监督不是“陪衬”
过度剖宫产背后的公共卫生之殇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