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冯雅可
2009年大学毕业后在乡镇工作,2011年经公开选调进入县政府办公室任职,2014年到市政府研究室挂职,2015年任县政府办公室机关党委书记,2016年任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2017年任镇长……作为泸县最年轻的正科级干部,31岁的云龙镇镇长熊茂材的成长历程是泸县实施优秀年轻干部人才递进培养计划的成功案例之一。
近年来,泸县以激发年轻干部“内生动力”为导向,努力破解年轻干部培养路径不多、渠道趋同、后续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打造测试遴选、党校培训、基地考察、高校集训、挂职练兵、动态管理的“全链条式”培养模式,为优秀年轻干部成长“选苗子”“压担子”“给位子”“铺路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专门强调要做好新时代年轻干部工作,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组织部门作为主管干部工作的职能部门责无旁贷,必须放眼长远、不遗余力地为年轻干部成长搭建平台。”泸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龙文灯说,近年来全县干部队伍偏老化,干部年龄主要集中在45岁以上,老干部工作经验虽然丰富,但也存在思想陈旧、难以与前沿接轨的瓶颈。为了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泸县自2013年便开始系统性地进行人才储备与培养。目前,泸县已经建立优秀年轻干部人才库,每年会从党政机关推荐一批、行业协会吸引一批、优秀选调生和大学生村官掌握一批,持续发现培养优秀年轻干部。
在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时,泸县采取分类选拔“准确专业”模式,突出政治标准、优中选强,合理设置年龄、学历、专业、经历等遴选标准,增加参加人数,按照经济发展、脱贫攻坚、改革试点、乡镇基层、安全稳定、项目建设“六个一线”分类开展遴选。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各条块骨干参加组建“1+6”专业考核队伍体系,严格将高素质和专业化“两条标准线”贯穿命题、笔试、面试和考察各环节。
泸县组织优秀年轻干部到浙江大学进行培训 供图/泸县组
熊茂材所在的云龙镇作为“省级特色小镇”与“全省乡村振兴试点镇”,地处泸州云龙机场场址,建设项目繁多。2016年至2018年期间,云龙镇共考录了9名优秀项目规划与管理人才。“我们一直以‘严进严出’的原则选拔输送优秀年轻干部,日常进行严格考核,并尽心培养,为年轻干部提供成长平台。”云龙镇党委书记詹定敏说,精准引进专业人才,有的放矢,新来的年轻干部上手快,为云龙镇的新村建设、航空产业园建设等出谋划策、真抓实干,干出了一番实绩。
近年来,泸县在干部培养上狠下功夫,既调动了各个年龄段干部积极作为,同时又为优秀年轻干部培养搭建平台。“去年在中国人民大学集训了半个月,真是受益匪浅。”泸县县委组织部年轻干部熊超说,授课的都是大学者、大教授、大专家,内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大形势、大格局、大走向、大动作,作为基层干部,能了解掌握这些宏观信息,对提升自身能力及找准工作方向有极大帮助。
泸县优秀年轻干部实地参观隆昌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供图/泸县组
熊超参加的集训,是泸县每年定期举办的“泸县优秀年轻干部培训班”的内容之一。对外,培训班除了组织干部们到中国人民大学和浙江大学学习理论,以及到北京中关村、杭州“梦想小镇”等地参观,学习先进经验,还会组织优秀年轻干部到江阳、隆昌、荣昌等周边区县考察,感受区县之间的竞争动力。对内,培训班邀请泸州市委党校教授讲理论,邀请县领导讲县情,邀请镇村干部分享工作经验,全面深入讲解市、县发展历史、现状和前景,对重点问题开展集体讨论,重构优秀年轻干部对泸县的认识。同时,将泸县电子商务体验中心与城乡规划展览馆设为干部培训基地,前者为干部提供电商发展讲解及实训展示,后者则为干部梳理出一条清晰的泸县发展脉络。
“通过既有理论高度又紧密联系泸县实际的系统化培训,有效提高了年轻干部的理论素养、大局意识,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龙文灯说。
“挂职练兵”是泸县培养人才最为重要的环节。针对年轻干部工作经验不足、对基层情况不了解等实际问题,通过一年的“挂职练兵”,放手给年轻干部“压担子”,大大丰富了他们的经验和阅历,激发了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挂职结束后,一部分年轻干部回原单位任实际领导职务,一部分提拔进入乡镇领导班子。35岁的泸县发改局副局长王勇便是挂职结束后提拔的一名年轻干部。“挂职一年胜过在机关工作好几年,的确很磨练人。”王勇于2016年到省政府驻武汉办事处挂职,负责泸州国家高新区医药产业园招商引资工作,期间的艰辛坎坷不言而喻,“干事创业不容易,有了这段经历与坚持,对我以后工作大有帮助”。
与此同时,从泸县农林局到云龙镇挂职的聂华明,正在经历王勇走过的“难路”。虽说是挂职,但聂华明一到云龙镇就接下了农业、扶贫等“硬骨头”工作。“只有真正接触基层,才知道群众需要什么、我们要做什么。”聂华明说。挂职才两个月,聂华明已经走遍了全镇13个村,从“白净小生”变成了“黝黑糙汉”。各项工作交错开展,让他随时都绷紧了弦,“过去在机关只处理单一的业务,挂职后所有工作都要全盘考量”。干事创业从单向思维向全方位思维转变,是聂华明挂职以来最大的收获。
泸县建立健全“挂职练兵”制度,先后优选80多名优秀年轻干部到省、市重点部门跟班学习,选派130多名优秀年轻干部到镇(街道)、县级重点部门挂职,选调90多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关键岗位轮岗。
目前,泸县配备科级领导干部628名,其中35岁及以下的年轻干部141人,占比22.5%。共投入近500万元,遴选出300多名优秀年轻干部进行系统化培养。其中,已有90多名被提拔为科级领导干部,30多名任贫困村第一书记,140多名成为股室负责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
泸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国华表示,泸县将继续采取“全链条式”模式培养年轻干部,并将其制度化,作为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纳入全县总体规划和重点工作,不断夯实人力、物力、财力、精力保障,持续、深入推动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