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道路路面路基的探索

2018-09-10 09:36夏雯
环球市场 2018年16期

夏雯

摘要:对于道路的路面及其路基设计应当根据道路使用要求及沿线气候、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施工条件、材料来源,密切结合当地实践经验进行路面技术经济综合设计。本着技术先进、合理选材、方便施工、利于养护、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的原则进行路面设计。

关键词:市政道路设计;路面设计;路基排水

一、路面结构设计

(一)设计标准

路面设计采用双圆垂直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多层弹性连续体系理论,以设计弯沉值和沥青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计算路面结构厚度。路面设计采用以双轮组单轴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使用年限15年,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使用年限30年。

(二)路面类型比选论证

市政道路常用的路面结构类型有两种,即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选择何种路面类型,应从使用要求、交通量大小及组成、当地的气候和自然环境、路基条件、材料供应、施工及维修养护水平、资金筹措、节约能源、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后作出抉择。

1.从路面的技术适应性(结构功能)进行比较。沥青混凝土路面显著特点是抗变形能力强,荷载应力大部分由基层承担,路面结构对土基性状(土基模量)的改变极其敏感,对集料的要求很严格。水泥混凝土路面最显著的特点是刚性大,有良好的抗疲劳性、较高的抗压强度、抗弯拉强度及抗磨耗能力,其承载力大,稳定性好;但板体对于超载所引起的反映特别敏感,一旦载重超过极限,则路面板发生断裂,同时在板角会产生应力集中,极容易产生断板现象;水泥混凝土路面在使用中后期,路面防渗水能力差,降水通过板缝下渗到基层、土基,使基层发生唧泥,使土基软化失去承载力,最终导致结构层提前破坏。本路段沿线土(岩)性主要为白云岩、砂岩、灰岩,这种岩石风化后多为砂性土(或土质砂),其渗透性强,压实性好,不存在大范围的不良土质,这对两种路面结构均有利。

2.从路面使用性能(表面功能)进行比较。路面平整度对路面的使用性能影响最大,它直接影响车辆运行的平稳性和驾驶人员的舒适性;路面平整度不良还会增加车辆的运行费用,加速路面损坏。沥青路面刚度低,有较好的减振和吸收能量效果,因此沥青路面具有很好的平整度(即使路面破坏后平整度易于修复),行车平稳、舒适,噪音小,但路面泛油和石料磨光后易造成抗滑性能下降。水泥混凝土路面夜间行车诱导视线良好,但刚性大,减振性能差,行车舒适性差,噪音污染大,路面磨损后抗滑性能大大降低而影响行车安全,恢复路面的抗滑性能困难。且水泥混凝土路面修复较沥青路面困难。

3.从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水平对路面结构的影响进行比较。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都要求建设单位配置先进的施工设备,达到较高的施工技术水平和质量控制水平,两类路面的优点都必须在高质量控制的基础上才能发挥。

4.從生态平衡与环保效应进行比较。在相同的技术标准条件下,汽车行驶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上的排气污染情况无大的差别,但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噪声污染明显高于沥青混凝土路面。

(三)路面结构层方案比选论证

1.采用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和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上面层的比较论证。SMA路面较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抗压强度、耐高温稳定性、水稳性、抗滑能力、平整度和抵抗收缩变形的能力等路用性能上要好,但SMA路面对原材料质量技术要求高,对施工工艺要求也高,价格相对要高,对应本路段交通量不大的情况下性价比不高。通过多条市政道路的经验总结,新的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对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的级配作了改进,对防止沥青混凝土早期破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如果对沥青进行改性,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路用性能会有较大的提高,造价也要稍高。综上所述,推荐4cm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作为上面层。

2.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中面层。中面层应具有高温抗车辙、抗剪切、密实、基本不透水的性能。总结广东地区多条市政道路建设经验,使用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完全能满足中面层的功能要求。

3.8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下面层。下面层应具有高温抗车辙、抗剪切、密实、基本不透水、耐疲劳开裂的性能。总结广东地区多条市政道路建设经验,使用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完全能满足下面层的功能要求。

二、市政工程中路基与路面中排水系统的设计与防护措施

市政道路路基与路面中的排水系统,在设计时要考虑到工程的实用性和经济性,除了一些必要路段以外,其它路段的排水系统基本都采用自然的漫流,在设计的时候,要让排水系统不仅可以满足工程本身对排水的要求,同时,还要考虑到能否与整个市政工程的排水系统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对道路的路基排水系统进行规划时,要纵观全局考虑工程的施工特点,对排水系统进行一个合理的整体布局,尽量少占用农田,不占用经济用田。另外,还要结合道路建设当地的气象条件,地质、地貌以及水文特点等,使排灌系统与道路建设的周围环境相适宜,重视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防止因为工程施工而引起的水源污染和水土流失等现象的发生。对于本工程来说,由于道路的路线处于平原地区,在地形方面,它的自然坡度比较平缓,结合道路沿线的一些河流、沟渠可以将一些水尽量就近排到沟渠中,针对一些排水不畅的地段,设置一些蒸发池来帮助排水工作有效的实施。市政道路建设中的路面排水工程,应该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降水量以及地形地貌的特殊性,来对路面的排水设施进行合理、科学的布置,进而确保路基、路面的稳定,使车辆可以在路面上安全的行驶,同时,也最大限度上保障排水的畅通。

综上所述,要想提升市政道路基及其路面建设的整体质量,就需要建设单位的建设工作要做到深入、有效,工程设计的时效性要得以保证、施工企业的管理工作要到位。除此之外,还需要相关的政府部门要确立路基及其路面设计的合理化和工程施工的标准化,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使市政道路的建设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爱朋,彭俊杰.广州国际生物岛市政道路设计[J].山西建筑,2010(06).

[2]张艺霞.沈阳市市政道路结构研究[J].公路工程,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