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改革所遵循的“三大理念”

2018-09-10 07:22:44何刚
南北桥 2018年1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新课改教学改革

何刚

【摘 要】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中各阶段各学科也面临着相应的教学改革要求。而本文中我就针对高中地理学科谈谈新时期,教学改革方面需要遵循的“三大理念”,以确保学科教学改革过程中实现新旧理念和模式的平稳过渡。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地理 教学改革 三大理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1.038

众所周知,近几年来我国学校教育面临着全面的改革和创新,不仅从教学内容方面进行了全新的调整,对各学科教材内容进行了全面的筛选,筛掉其中不符合时代潮流以及和学生未来学习生涯甚至是职业生涯关系度较低的部分,而增加了新时期下未来人才培养所需要的内容。并且从教学模式方面也进行了显而易见的改革,将以考试为核心教学理念的应试教育教学制度直接废除,把以培养学生个性、挖掘學生潜能为主的素质教育教学体制,设置为新时期学校教育的主流体制。所以在新内容和新教学模式的实施大环境下,教师也需要随之进行教学理念和模式的转变,尤其是对于高中教师来说,承担着人才培养承上启下的作用,高中教育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人才培养的初步“塑性”,学校教育基本确定了学生未来的专业,甚至是职业发展规划。所以针对教学改革来说,高中是重点阶段,因此也对执教于高中的各科教师提出了相对更为严格的教学要求。那么在此要求下,也就需要教师们顶住压力,迅速实现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的转变,从而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促进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并将各项教学改革成果落到实处。

地理是高中阶段的一门必修学科,虽然相对于语数外等学科来说,在考试中所占据的分值比重相对较轻,因此学科地位相对低一点。但从学生未来专业选择和职业规划的角度来看,地理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非常突出。因为一方面,目前高中教育不再进行文理分科,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基本不能出现明显的偏科现象,对于每一门学科多都要学好,而相对于物理、化学等明显偏理的学科以及历史、政治等明显偏文的学科来说,地理学科属性反而没有那么明确,所以恰好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基础,满足不同思维倾向学生的学习需求;而另一方面,从未来专业和职业选择来看,很多就业良好的专业都会要求学生加入地理成绩,所以学好地理也是为学生未来专业选择和职业发展增加一成机会,增加一条途径。当前,学校教育正在面临着全面的改革,对于地理学科来说也是如此,所以本文中我将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谈谈新时期我们应该如何贯彻执行,素质教育教学改革的“三大理念”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平稳过渡,并且在改革和创新中,探索出符合地理学科特点,符合学生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效果的更上一层楼。

一、教学过中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是新课改后,素质教育教学体制下的核心教学理念,一切的新型教学模式都是围绕这一理念展开。所以在地理学科的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要务必时刻提醒自己做到“以人为本”,时刻关注学生的利益和需求。首先,在教学内容的制定方面我们要做到学生为主。当前新课改之后,教材内容所发生的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固定性的知识内容减少,灵活性拓展性内容增加,教材“变薄”,很多内容都是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因此,也就给予了教师更大的教学灵活性,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内容的灵活设置,在保证最终目的是做好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传输和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提升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趣味性。

其次,在课堂教学模式的设置方面,我们要做到以学生为主。尤其是对于地理这门文理性兼备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更需要教学模式上的灵活性和多变性。例如,涉及到时区等计算和等高线等地形判断的内容时,我们要以数学等理性学科的教学模式为参照,采用探究式、启发式为主的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活度和思维发散性。而涉及到需要背诵、理解的理论性内容时,我们则可以选择导学式教学模式等依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模式,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过中要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因材施教”理念可以看作是“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延伸,在尊重学生学习需求和意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模式的不断调整,从而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学生需求和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做到“对症下药”。

首先,在课堂教学活动实施之前,我们就要有针对性的了解每一个学生。虽然班授制教学模式下,一个班级几十个人,教师的教学活动要保障绝大多数学生的利益,但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个性也存在共性,通过对于学生的了解,我们明确学生学习方面的共性所在,进而做到教学大方向的确定,同时也了解不同学生的个性,进而为持续的优化教学内容与模式,应对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作好预案,保证日常教学的高效化。

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做到“区别对待”。经过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和学生之间确实存在天赋、能力等各方面的差异,也正是这些差异导致了班级教学矛盾的出现。作为教师我们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大致分为不同的层次,进而在知识设置和教学互动过程中做到一定的对应性,进而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一节课上达到知识学习的和谐状态,确保班级教学步调的一致性。

三、教学过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理念

对于教学改革来说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是在新型教学制度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具备一定的缓冲期。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中要做到循序渐进,切不可操之过急。

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心理上设置缓冲期,尤其是针对刚升入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从应试状态走出素质教育状态,需要实现思维和态度方面的转换,此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另一方面,则是在教学模式的准备方面,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应试教育中选择精华部分,融入素质教育教学模式中,从而实现强强联合,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总之,作为一名执教于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师来说,本文所阐述内容虽然是从地理教学的角度对素质教育教学改革进行的分析,但学科教学之间有相通之处,“三大教学”理念也并不仅仅局限于对地理学科的教学指导,对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改革也具有相当高的价值。“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循序渐进”这三大理念,基本能够为各学科教学改革提供一个明确且合理的方向,从而促进教师教学改革的顺利性。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新课改教学改革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38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5:09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20:38:52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46:53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44:00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1:08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9:03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20:38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