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娟
【摘 要】近年来,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逐渐深入人心,在这一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改革的比例逐渐增加,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新时期我国在积极加强初中生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情,深入落实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改革,为实现中学生全面培养奠定基础。鉴于此,必须详细探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改革途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美术 课堂教学改革 有效思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6.152
初中生处于成长的叛逆期,因此初中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各科教师就必须注重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审美观念的培养。在这一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在培养学生绘画能力的基础上,从审美能力以及美术艺术价值等角度出发,科学进行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改革,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加强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改革途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利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积极性
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效果、实现科学的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改革,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必须以激发学生美术知识学习积极性为出发点实施教学改革。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初中美术教师应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模式,创设多样化、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情境,从而有效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展开美术知识的学习[1]。值得注意的是,在情境创设过程中,初中美术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初中生性格特点等,加强对多媒体技术以及各种设备的应用力度。
例如,在山水画相关知识点教学中,初中美术教师可以将我国经典的山水画作品应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出来,并配合相应的音乐,将学生彻底带入到山水画的情境当中,体会山水画的魅力与特点。在此基础上初中美术教师还可以将不同山水画作品的历史背景等引入课堂,加深学生对山水画以及画家的了解,这对于引导初中生自主发现山水画的魅力以及美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感情奠定良好基础。
二、通过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价值观
新时期,我国在积极加强中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培养的过程中,初中美术教师必须结合这一教学目标与美术知识的特点,通过审美教学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价值观,促使初中生逐渐掌握发现生活中美丽事物的能力。这就要求初中美术教师深入到学生内部同学生共同展开生活的观察与探讨,学会从学生角度出发观察事物,努力获得学生的认可,拉近同学生之间的距离,这符合初中生性格敏感、叛逆心理强的特点[2]。因此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美术知识学习积极性,并学会静心观察生活中的美,同时学会应用美术技巧,将自己内心深处对美的感受表达出来。
例如,初中美术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展开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水”的观察,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一方面,初中美术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水”观察的基础上,应用语言描述“水”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将“水”的这一形态特点应用线条呈现出来,从而培养学生对“水”的感受以及利用美术语言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初中美术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在创作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与沟通,对他人的作品进行品评,开拓自身的视野,并学会从多个角度出发来观察事物,体会美术中“水”的美感,从中获取快乐。
三、构建完善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美术学习自信心
培养学生美术学习自信心是全面落实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以及方向,因此新时期初中美术教师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结合初中生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综合应用评价、鼓励等多种途径给予学生以鼓励和肯定,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发现美,不仅有助于强化初中美术教学质量,同时还能够实现对初中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3]。因此,初中美术教师在实际落实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不断提升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完善性,针对学生自主创作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严禁带入个人情绪,通过学生作品分类的方式,挑选出具有代表性和创新性的作品进行对比和评价,在给予学生极大肯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取长补短,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意识,为将初中美术教学功能全面发挥出来,高效完成初中美术教学目标奠定基础。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美术教学对于实现初中生综合素质全面培养的目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新时期初中美术教师必须充分发挥美术艺术的魅力,为实现对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奠定良好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初中美术教师可以从利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美术学習积极性、通过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价值观、构建完善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美术学习自信心等角度出发,为实现科学的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改革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佳妮.有效渗透,只为无限精彩——传统图案、纹样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美术教育研究,2018(17):154-155.
[2]张丽娟.略谈初中美术教学中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有效结合的教学模式[J].中国校外教育,2018(16):6-7.
[3]李罗.中学美术课堂“教与学”的探索与研究——以《步行街座椅设计》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8(04):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