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探究能力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培养

2018-09-10 07:22李秀珍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18年17期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探究能力小学语文

李秀珍

摘要: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强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行科学、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很有必要的,尤其在有关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学习中,学生的学习与探究能力是一线教师应予以关注并重视的重点所在。文章主要针对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有关探究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做全面分析,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 探究能力 综合性学习

在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文件中,可以看到有关“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比重是比较大的。结合教学现状来看,“综合性学习”并不仅指科学的教学方法、新型的教学模式及先进的教学理念,其更像是贯穿于教学发展的一条指引线,伴随着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学习与发展而展开,主要包含对学生学习能力、知识水平、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方法等各方面的培养。而探究能力是一大重点,在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值得引起每一位教师的全面关注与深入思考。

一、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与探究能力的概念分析

1.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

结合所参考的文献资料,笔者认为它强调的是一种学科性与阶段性,不仅围绕语文学科而展开,其更重要的是培养并促进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意识与身心发展。与其他学科的综合性学习相比,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相对独立且自成体系的教学状态。一般来说,在开展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学习中,教师应以语文课程的全部知识与内容为基础,将这些知识与其他课程相互结合,并凸显出学科知识与生活实践的相互整合,以此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2.探究能力

探究能力是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一大重要组成元素,从教育学角度来看,它是一种探索能力与研究能力的结合,主要表现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与学习能力、对事情真相的挖掘与探明能力、对好奇事物的探索与关注能力以及对问题的思考与研究能力等。同时,在我国普通高等院校语文学科考试大纲的文件要求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探究主要是指对问题有层次、有规律且有方法地进行剖析、理解与感悟,并在创新的基础上予以必要的发展。由此可知,探究能力是语文学科教学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素质。

二、目前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探究能力的培养现状

1.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中对探究能力的涉及与培养

笔者主要结合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的教材内容进行分析,通过统计该教材中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学习主题、活动方式以及开展环节等信息,来更好地研究能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关键性内容。

在该教材中,主要分为识字与课文两大板块的内容。在第一部分的识字中,教师通过前面《春夏秋冬》《姓氏歌》《小青蛙》以及《猜字谜》等文字教学的铺垫,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掌握一些基础的拼音与汉字。在学习《姓氏歌》时,教师可以就“说一说班里的同学都有哪些姓”这个主题在班级内开展小组讨论,并请学生自主回答。而在口语交际环节,一则《老鼠嫁女》的故事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临场发挥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安排两名学生分别饰演《老鼠嫁女》中的两个角色,并通过现场对话来模拟故事中的情景,这可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与积极表现能力。由此可知,在该教材中,有关培养学生综合性学习探究能力的教学素材与内容是占据一定比例的。然而,根据所收集的教材内容来看,有关学生探究能力的教学内容比重较少,且每个教学主题之间的联系较少,并没有做到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进程与发展,这也是需要改进的一个方面。

2.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方式调查

在此部分,笔者主要对所在学校1~ 6年级的部分班级进行了一个简单且随机的走访调查。根据所调查的现状来看,不少学生认为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课堂教学式、户外实践式、小组合作式、学生自主式等。调查发现,有70%~80%的学生期望语文课程的学习能够走出课堂,实行新型的户外实践式活动方式,尤其是进入大自然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有10%~13%的学生期望能够实行课堂教学式与学生自主式相结合的活动方式,即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部分课堂主导权交给学生,由学生针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教学活动或游戏的策划与组织。这些不同类型的活动方式都是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发展中的重要部分,其都对学生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高带来一定的积极作用。

三、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培养并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对策

要想培养并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笔者认为应采取“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培养方针。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针对不同类型的活动方式应该采取不同的培养策略。教材内容是开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础所在,因此笔者主要结合教材文本类的活动方式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做全面分析。

1.选定教材中的文本,进行留白填写

在教材课文之后,会有一定的文本留白,这是根据课文内容所引申出的须学生自主填写的区域,主要分为问题式留白与开放式留白。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最常出现的是开放式留白,即根据课文内容要求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如在一年级教材下册中《我多想去看看》这篇课文之后,就有这样一道题目:“以我多想开头,写下自己的愿望,再和同学交流”。这道看似自由式的题目,实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才能填写。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谈谈自己的愿望,然后在众多愿望中选择一个最想实现的进行填写。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扩展学生的思维,还能使其对课文内容有更深的理解与认知。

2.以语文知识确定综合性学习主题,并由学生自主确定学习方案

小学阶段是学生掌握基础语文知识、培养文学素养的关键时期,该阶段也是学生接触语文知识数量最多、范围最广的时期,这些不同种类的语文知识大多隐藏在日常与课堂的语文教学中。因此,笔者认为可以以所学的语文知识确定综合性学习的主题,这个主题可以是认字笔画、学习修辞手法、学习使用标点符號或学习记叙手法等。待学习主题确定之后,教师可以由学生来自主确定学习方案,如学习课时、学习内容等。站在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制订符合自身学习的教学计划与方案,这样不仅可以很好地将语文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习共鸣。

总而言之,小学综合性学习并没有专门的定义、内容与方式界定,其是贯穿于语文课程教学与发展中的一条指引线。若想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究能力与学习习惯,最核心的是要根据不同类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方式,选取合理的能力培养策略展开教学。如在教材文本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教师就应将重点放在学生发现并挖掘问题的能力方面。在发现值得研究或具有研究价值的话题之后,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采取科学的方式予以分析或解决,这就是探究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朱荣霞.浅议如何在语文学习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4(10).

[2]牛淑巧.以语文综合性学习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习作的价值思考[J].时代教育,2015(04).

猜你喜欢
综合性学习探究能力小学语文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