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荣养
摘要:在城市建设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区域和城市开始实施海绵城市计划,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对海绵城市理论加以应用,以此来改善城市当中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治理,这也使得海绵城市的理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特别是在园林景观设计当中,这种理念的应用十分的广泛,本文正是围绕园林景观设计当中应用的海绵城市理念进行讨论,对海绵城市理念的具体内容加以了解,对其应用原则加以掌握,并对其在园林景观当中的具体应用加以探讨,希望能够地园林景观的设计中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海绵城市理念;应用
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不断恶化,而城市公共园林作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特别是水污染以及空气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尤其是在园林景观设计方面,越来越重视生态理念的有效应用,而海绵城市理念的诞生和应用,则可以通过生态途径,使城市园林景观及整体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因此,针对海绵城市理念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浅析海绵城市理念
所谓海绵城市理念,实际是就是要让城市空间具备海绵的特性,使其可以像海绵一样拥有一定的弹性空间,使城市在环境变化当中能够具备较强的适应性,并且在面对极端气候的情况下能够有效的应对,将整个城市变为储水器,把自然降水储存起来,并通过大自然的进化功能,使城市当中的水资源质量得到改善,在城市水资源应用紧张时,这些储存的水资源又能够得到有效的释放,从根本上来讲,海绵城市建设就是对生态优化原则的一种应用,利用大自然或者是人工方法,提升城市的排水、蓄水以及净水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在对这种城市理念加以应用时,一定要对原有的生态系统进行保护、修复,争取在最低影响下,实现海绵城市的建设[1]。
二、园林景观设计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原则
当前阶段,我国在海绵城市方面的建设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具体包括蓄留、滞纳、渗透、净化、利用以及排放,而在园林景观设计当中所要应用的主要是渗透、滞纳以及蓄留等方法,在对园林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该结合绿地类型,对低影响开发的计划加以编制,在园林苗木品种选择方面,需要满足海绵城市的建设要求,结合海绵城市特点,在很多绿带区域往往会出现水淹现象,所以,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要对种植区域的水位条件加以考虑,对耐水湿的树种加以选择,这样能够有效保证景观效果的稳定性,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进行整体设计,结合湿地、河流以及池塘等现有条件进行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对池塘及湿地自身的调蓄功能加以应用,缓解强降雨影响,在实现生态调节的同时,使人们的休闲需求得到满足[2]。
三、海绵城市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当中的具体应用
(一)湿地公园设计
随着人们对城市绿化需求的不断提升,绿地在城市当中的占比越来越大,不管是在住宅小区、道路两旁还是休闲广场,基本都会有绿地存在,而绿地在雨水吸纳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如果城市当中绿地覆盖面积较少,在降水时雨水只能通过城市的排水系统进行排放,加上大量的硬化面积严重影响了土壤蓄水能力的发挥。因此,在应用海绵城市理念对园林景观进行设计时,必须要对植物配置问题保持高度的重视,当前阶段,很多城市的绿化都是为了对城市当中的土壤及空气环境加以改善,并以此来提升城市景观的品质,并未考虑到雨水吸纳问题,而且大部分绿化都需要定期进行浇水养护,对水资源造成了大量的消耗,根据海绵城市理念对下凹式绿地加以应用,在出现降水时,绿地能够获得更多的蓄水空间,但要注意此类绿地当中的植物配置应该具备较强的耐水性,可以对秋华柳、枫杨以及苔草等植物加以应用,下凹式绿地在土壤配水能力方面要求较高,如果雨水长期滞留,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还会滋生蚊虫,在进行道路建设时,可以对路面角度加以控制,使雨水能够经过管道流入绿地当中,并在绿地当中设置溢流口,确保在出现暴雨天气时,径流能够得到有效排放,下凹式绿地的建设消耗成本较低而且建造较为简单,可以在设计当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3]。
(二)地面铺装设计
传统形式的路面一般都是由沥青混合料进行铺装的,路面上的排水问题基本是依靠路面坡度以及排水管道来完成,一旦遇到较为恶劣的天气,就会对城市排水系统造成巨大的压力,同时还会使雨水资源被浪费,而应用海绵城市理念,采用可渗透路面进行园林道路设计,能够有效降低城市排水压力,而且这种路面能够有效降低周围噪音,有利于地下水的补给,对地表温湿度的调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可以将这种透水设计分为两种,一种是地面自透水,另一种是缝隙透水,前者主要是应用具有极强渗透性的材料进行道路的修建,在出现降雨时,会由材料空隙向土壤当中渗透,使路面积水能够及时被清空,有利于地下水的补给,改善路面行走条件,但这种路面在承载力方面有所欠缺,难以承受大型车辆的碾压,但在园林景观设计当中的应用非常普遍;而缝隙透水,并不是由透水砖来完成的,主要是在砖块铺装时保留较大的缝隙,并使用砂砾或者植物进行填充,这种透水方式造价较低,所以应用也较为广泛,但承載力不高,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主要是沿着绿地进行铺装。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城市的生态调节作用,对城市防洪排涝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将其应用在园林景观设计当中,能够使园林保持观赏休憩作用的同时,获得水源净化与调蓄的功能,因此,在对园林景观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对海绵城市理论进行有效的应用,并对其进行深化研究,使其作用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从而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贺庆.海绵城市理论在园林设计中的渗透[J].现代园艺,2017,7(24):69.
[2]常秋稳,韩合作.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实践[J].商品与质量,2017,4(10):249.
[3]程松,钱京.海绵城市理论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9(4):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