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燕
摘要:高校党支部是高校党组织的基层单位,不仅是党在高校各项事业的领导者和组织者,还是党组织和高校教师联系的桥梁,是党组织和大学生联系的纽带,对师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平台。党支部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着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情况,这就要求高校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必须具有强有力的战斗力,才能确保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在高校得以有效的贯彻执行,保证高校科研培养出具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的有专业知识的高层次人才。因此,必须优化高校党支部建设,以促进党支部推动高校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成绩。
关键词:高校党支部;优化;建设
党支部是高校開展党建工作的基层单位,是党的方针、政策、路线在高校贯彻落实的组织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加强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增强教工党支部、学生党支部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在高校科研、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工作中,充分发挥教工和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但在高校党建的实际工作中,不难发现由于高校现在所处的内部和外部环境较之以往,有很大的不同,这就要求必须不断加强高校党支部建设,以应对纷繁变化的情况,保持党支部的先进性。
一、加强高校党支部建设的重要作用
(一)加强党支部建设是确保党对高校绝对领导的必要保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从严治党提高新的高度,做出了一系列重大的举措,推进党的建设,呈现出了新的党风政风。全面从严治党指的是党的建设要覆盖各个方面、各个领域。教育事业是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党支部是联系学校师生,学校各个部门的纽带,要确保把学校师生紧密团结起来、全心全意通力合作完成教学科研目标,就必须加强党支部建设。同时,高校的党支部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重点,是确保党对高校的领导的重要保障。因此,必须站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高度,进一步推进高校党支部建设,不断优化党支部结构,以实现上述目标。
(二)加强党支部建设是培养具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可靠接班人的必然需求
教工党支部中的成员,大多是高校教学科研的骨干力量,承担着高校教学科研任务的大部分,而学生党支部的成员,大多是学习、品行等方面比较优秀的学生,他们在学生中起着示范引领作用。加强教工、学生党支部建设,按照“五位一体”的标准,培养出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党员教师和党员学生,再由党员教师教育其他学生,党员学生带动影响其他学生,实现为共产主义事业培养出更多合格接班人的目的。
(三)加强党支部建设是保持高校党建工作活力的重要途径
党支部是高校党建的基本单位,党支部是否具有活力,决定着高校党建工作的效果。只有党支部充满活力,才能与时俱进、具有创新的完成高校党建工作的总体目标。因此,必须加强高校教工和学生党支部建设,使党支部充满活力,推动高校党建工作更进一步。
(四)加强党支部建设是完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平台
党支部是在高校落实党的方针、政策、路线的基本载体,在高校党支部中吸纳了高校大部分的优秀教工和学生,通过他们在师生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高校教工和学生中营造出积极向上的氛围,带动其他教工和学生,促进高校这个整体向好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加强高校党支部建设是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平台的重要措施之一。
二、高校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表现
(一)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的不充分
在实际中,高校党支部在思想上、政治上,肩负着引领广大师生的历史重任,但当前由于高校教师面临的教学科研任务重,学生面临的学习任务巨大,因此存在“重科研、请党建”、“重专业、轻思想”的现象。在对教师和学生的考核评价,主要集中在教学科研的完成情况,学习成绩好坏上,但对他们的思想状况、党员作用发挥上等考察不足,导致党员教师和党员学生对思想政治的提高重视不足,对自己党员身份不重视。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优化高校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设置,推动支部在党员教师和党员学生的思想状况、党员先进性上等考核的比重有所增加。
(二)教学、科研团队、学生组织上设立党支部不够
在高校实际工作中,党支部大多建在教研室和年级上,对于高校众多的科研教学团队、学生社团等设置党支部,还比较缺乏。大多数的高校教师不坐班,工作时间灵活,经常以科研教学团队的形式进行工作,在这些团队中,他们的交流比较多;学生社团是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基于相同兴趣爱好结成的团体,学生在社团往往工作积极,交流频繁,在学生社团设置党支部对于开展支部工作是非常有益的。
(三)党支部书记政治理论水平和党务工作水平有待提高
高校党支部书记平时忙于科研、教学、学习等中心工作,用于政治理论学习的时间和精力不足,对于有的时候政治理论学习,也不能深入透彻进行研读,效果不佳。这就造成了有的党支部书记对支部业务工作不熟悉,对支部工作定位不准确,支部工作不规范、不标准。有的支部书记不能适应支部书记角色的转化,不善于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导致支部工作的效果欠佳。还有的支部书记认为支部工作比较辛苦,支部书记工作津贴少,支部工作在支部书记职称评定等关系个人切身利益的工作上,不能作为考量因素,所以在对待支部工作上,存在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心态,导致他们支部工作积极性不高,对支部工作被动应付,支部工作缺乏主动性。
三、优化高校党支部建设的根本原则
(一)加强高校党支部建设,就必须创新党支部建设思路
首先要矫正以下两种错误思想,一是认为行政工作是第一位的,党建工作可有可无,党支部建设的好坏不重要;二是认为党建工作是独立的孤立的,与中心工作关系不大。这两种错误思想阻碍了党支部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党支部建设必须确立新的思路,要将党支部工作列入高校整体重点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进行考虑,“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与高校中心工作一起谋划,一起发展,全面推进高校党支部发展。究其高校的特殊性,党支部建设总体思路总结起来,应该为:坚持以人才培养和服务人才为中心工作,强化服务意识,把促进学校改革和发展作为党支部工作的目标。在功能上,要避免中心工作和党建工作分家;在工作内容上,要将中心工作和党建工作结合起来,共同发展;在工作运行上,在中心工作的运行中,要结合党建工作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在评价机制上,要把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共同考核、共同评价。
(二)加强高校党支部建设,必须从树立党建工作服务中心工作的思想
这就意味着支部工作不仅仅停留在传达上级文件、组织党员学习、安排组织生活上,而是以推进高校整体工作为重点,提高党支部工作水平为手段,实现高校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的目标。结合高校全员育人的理念,实现党支部成为育人事业的先锋队和示范点。
(三)加强高校党支部建设,必须科学合理的设置党支部
党支部设置关系到能否准确把党的政策、方针、路线传达到基层,关系到能否确保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关系到能否紧密联系群众,成为党与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以上论述便是高校党支部设置的原则。在实践中,高校党支部的设置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一是把党支部设置放在高校中心工作的总体布局进行整体考虑,便于党员发挥作用,便于支部开展活动;二是要根据党员数量和质量来考虑,例如:对于3人以上教工党员,政治素质比较高,可以考虑成立党支部,不足3人或党员素质不高的,可以考虑与相关部门设置联合党支部,对于学生党支部,要根据党员专业人数分布等,考虑将学生党支部设置在年级或专业或社团。
(四)加强高校党支部建设,关键是选好配强党支部书记和班子
在高校党支部建设中,重点是选配一个好的支部班子,关键是选好党支部书记,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充分利用选的机制,上级党组织要选择党性修养好、思想政治素质过硬、作风正派的同志作为支部班子的候选人,一定要具有奉献精神,好的群众基础,工作积极负责;二是要把党支部建设与教研室建设、学生专业建设结束起来,教工党支部书记要兼任教研室的负责人,学生党支部书记最好由辅导员承担,这有利党政之间的协调合作与相互补充;三是上级党组织要关心党支部书记的切身利益和个人发展,给支部书记提供没有后顾之忧的工作环境,大胆任用工作成绩突出、平时表现好、群众认可的党支部书记。
(五)加强高校党支部建设,必须狠抓落实
切实加强支部建设,必须明确党支部工作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制定可行的措施,推进支部工作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在此过程中,党支部建设主要是实现自身组织建设和作用发挥上。在组织建设上,主要有以下内容:一是建立健全支部制度;二是严格组织发展工作,完善党员培养教育机制;三是党员管理要有明确的制度,保证党员的学习、流动等;四是要确保支部党员在遵纪守法方面,不仅要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还要具有相应的职业道德。在作用发挥上,主要有以下内容:一是党支部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组织教工和学生政治理论学习上发挥积极作用;二是党支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党员教工要勇于承担在教学工作、科研工作中的重任,党员学生要学习成绩优秀,大部分获得奖学金;三是党支部发挥团结协调作用,支部班子要团结进取,支部党员之间要相互合作、相互帮助、提高工作积极性,提高党支部整体战斗力。
(六)加强高校党支部建设,要把工作重点落脚于人的工作上
党支部工作的重点是思想政治工作,要从关心党员群众人手。高校党支部要在科研教学等中心工作中,发挥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党支部成员要在主动承担责任,关心和团结其他群众,共同完成工作目标。党员在这个过程中,要通過自己的言行,带动和影响其他群众,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才能凝聚更多的人围绕在党的周围,党在群众中才能有更多的号召力。加强党支部建设着眼于关心人、服务人上,也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体现,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基层党建工作木断创新的根本出路。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S].中共中央,2010,8,13.
[2]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S].中共中央,2014,6,10.
[3]王爱玲.论习近平的“心中四有”思想[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4):43-47.
[4]党评文.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3):1.
[5]丁一志.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6):133-135.
[6]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怎样当好支部书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