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合作型值日报告为切入点研究尝试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值日报告的主题设计以教材单元主题为主,结合时事新闻,校园发生的现象等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资源。
【关键词】合作型学习;值日报告;小组
【作者简介】卢俊美,辽东学院外国语学院。
合作型学习模式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过程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而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形式就是值日报告(“Duty Report”)。笔者将合作型学习模式与值日报告二者融为一体,在听说教学中实践了小组合作型值日报告,它可以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优化大学英语听说课堂教学,增加课堂教学的多样性,也可以弥补传统的值日报告诸多不足之处。
一、传统值日报告的局限性
1.话题设计的随意性。传统的值日报告活动中,话题往往由报告人自行提出,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教师和学生对此重视不足。有时与课程内容无关或关联不大,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
2.缺乏明确的评价体系。传统的值日报告大多被视为一个普通的教学环节,教师往往一代而过,没有明确的评价体系;学生则大多准备不足,重视程度不够。有的学生随便选读某段资料,应付差事。
3.语言资源储备不足。传统的值日报告活动中,学生即使选择了很好的话题,往往因为语言资源储备不足,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报告的语言支离破碎,难以形成一篇优秀的值日报告。
4.缺乏同伴。报告人大多孤军奋战,自己选题,完成报告。没有有效的同伴共同研究,讨论。课堂展示时,会出现胆怯,畏惧等现象。报告人在前面含糊不清,下面的学生一头雾水。其效果可想而知。
二、合作型值日报告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合作型值日报告理论基础之一。建构主义认为,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协作贯彻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
2.发展理论。维果茨基著名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是合作型值日报告的另一个基础。维果茨基(1962)强调:“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或者与能力较强的同伴合作过程所中体现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问的差距。”学习者彼此在最近发展区内合作,通常会表现出比单独行动时更为高级的行为,并且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合作中取长补短。
三、合作型值日报告的实践
笔者将“Duty Report”活动与合作性学习模式紧密结合,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教学实践。
1.课前准备。
第一步学生分组。小组活动是合作型值日报告的基础和成功的关键之处。笔者教授的班级大多30人左右,每班同学分为7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某一章节文化知识背景的介绍。在分组时尽量注意学生性别,语言基础的混合搭配。
第二步选题设计。笔者会根据新视野大学英语的章节,结合时事新闻,或校园现象,将所牵涉到的文化背景知识点罗列出来,结合课程考核中的重点,形成各个不同的小课题,提前布置给各个小组。小组成员根据各自的能力特點,收集资料并制成PPT 文件。
第三步评价体系。建立明确的评价体系,明确每个小组成员参与合作型值日报告的认真程度和参与程度和该组的值日报告,占个人平时成绩的比重,从而提高学生对值日报告的重视程度,激发组间竞争、组内合作的学习热情。
第四步团队合作。小组成员按照教师所提供的课题,围绕各自课题搜索,收集资料。然后归纳整理后,根据所搜集整理的内容形成各自课题内容介绍纲要的PPT 课件。
2.课堂展示。小组成员根据报告纲要,多媒体课件,在课堂值日报告时间向全班同学和老师报告并展示他们的Oral Presentation。在做值日报告的时候,老师会要求每一位小组成员上台发言汇报,分担不同的任务,避免个别同学的消极参与的同时,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其他组的同学也可以提出问题,要求该组成员回答,以提高全班的参与度。回答的情况记为成绩的加分点。课堂展示的时间大致在15分钟左右。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包含歌曲,图片,短剧表演等等。鼓励学生创新,求异的探索精神。学生都有均等的参与和成功的机会,也拥有了在公共场合表达自己的机会。
3.课后总结。鉴于大学英语课时不足的现实,笔者将在课后组织学生对学习小组完成的值日报告给与评价。同学们可以在微信中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建议,老师再给出总结性的意见。
四、结语
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合作型值日报告因其多模式和广泛的参与度受到了绝大部分学生的欢迎,充分激发了学生的热情。新的模式让学生的学习变得主动和积极。值日报告是一种长期的积淀。合作型值日报告也应该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一年的实践很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笔者将不断努力探求实施“Duty Report”的更好的、更有效的途径,使其为大学英语教学而服务。
参考文献:
[1]肖川.从建构主义学习观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4):1-5.
[2]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学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