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之图”酝酿于伟大心灵

2018-09-10 03:30傅宁军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8年24期
关键词:德拉徐悲鸿画卷

傅宁军

在喜马拉雅山麓的那片土地上,徐悲鸿独自舔舐感情的伤口,顽强地站立起来。作为一个艺术家,他把个人悲欢放在身后,苦苦构思一篇宏大的时代长卷。

当徐悲鸿身处印度和平乡的时候,就怀念着并不和平的祖国。他在送印度友人的《奔马图》上题写:“孑然一身,良朋渺远,故园灰烬,祖国苦战,时兴感慨耳。”

此时,国内的战局进入最为惨烈的阶段。为了打通中国与外界的最后一点联系,几十万中国军民用最为简陋的工具、最为坚韧的毅力、最为顽强的拼搏,在中缅边境的高山峡谷、原始森林中,风餐露宿,血汗横飞,凿通了一条生命线路——滇缅公路。

这悲壮的情景,代表一个民族在绝境中的生存状态,萦绕在徐悲鸿的脑海中,时时让他夜不能寐。他为一种悲壮、执着、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所着迷。

冥冥之中,徐悲鸿感觉到,这正是他多少年来一直在寻找的精神,这是一种照亮他灵魂的精神,一种足以鼓励千百万中华儿女的精神,就像他在巴黎卢浮宫里所见到的宏大战争历史画卷,能与一个伟大民族的壮举相衬的画卷。

给他鼓舞的是德拉克洛瓦,法兰西民族的骄傲。

“一八三〇年七月二十八日·自由女神引导人民”,这是一句波澜壮阔的诗,也是德拉克洛瓦给自己的巨作起的名。这位法国浪漫主义画家在艺术史上创造了一个奇迹,用油画记述法国革命的牺牲精神。

徐悲鸿曾在巴黎卢浮宫与这幅历史画卷久久对视。

他看到巴黎的街垒弥漫着硝烟,在鲜血与生命的衬托之下,共和国三色旗在风中狂舞。一位美丽女性迎着枪弹,高高举着旗帜,引导着起义者去冲锋陷阵。人们说,这位面对着邪恶无所畏惧的自由女神,就象征着参加正义之战的法国。

法国人因德拉克洛瓦而自豪,把他看成记录时代的人民画家。

徐悲鸿要画史诗,激励中国人奋起抵御侵略的史诗,画中国的《一八三〇年七月二十八日·自由女神引导人民》,画一幅属于东方的伟大史诗。

这就是后来《愚公移山》这幅历史巨作的创作起因。

伟大创作酝酿于伟大心灵。徐悲鸿为此做了长时间的准备,他在西方绘画的海洋中沉浮,在中国传统的沉淀里寻找,无数张画的打磨,似乎就等着这一天的到来。远离故土与亲友,徐悲鸿是孤独的,而这孤独是艺术巅峰生长的沃土。

他似乎读懂了德拉克洛瓦的名言:“人最大的不幸之一,是永远不能被人彻底理解和领会。每当我想到这点时,总觉得这正是生活中无法医治的创伤,这种创伤注定我的心灵要遭受到无法摆脱的孤独。”在孤独中他进入了状态。

白胡子愚公与他的强壮子孙,从洪荒远古奔来徐悲鸿笔下。他们赤裸着血肉身躯,也赤裸着坚定的信念,背负着青天挖山不止,因为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愚公移山》轮廓在画家大脑中逐渐地清晰。

一九四〇年四月二日,徐悲鸿写信给舒新城,与友人分享他的创作激情:

一月以来将积蕴二十年之《愚公移山》草成,可当得起——伟大之图。日内即去喜马拉雅山,拟以两月之力,写成一丈二大幅中国画;再归写成一幅两丈长之(横)大油画,如能如弟理想完成,敝愿过半矣。尊处当为弟此作印一专册也。

对别人不吝赞扬,而对自己画作一向低调的徐悲鸿,少有的用了“伟大之图”的说法,这是一个画家的自信,在艺术臻于成熟时的自信。

了解了这些的我们,重新审视这幅我们早已熟悉的画面,我们发现,原来它所潜藏的内涵是那样的厚重而广阔无垠。我们感到了一个画家的灵魂跳跃、心脏的搏动、血脉的偾张,感到了画家在创作时的那股燃烧到了极点的情感火焰。

后来《愚公移山》在重庆展出轰动一时,而今早已是中国绘画史的经典之作。

(摘编自《悲鸿生命——徐悲鸿的生前死后》)

相关链接:①抗战中南京、武汉、广州相继沦陷,局势紧张,物资匮乏,徐悲鸿奔走于香港、新加坡等地,举办画展募集资金捐给祖国以赈济灾民。1939至1940年,应印度大诗人泰戈尔之邀,徐悲鸿赴印度举办画展宣传抗日,这期间他创作了不少油画写生,但最重要的成果却是《愚公移山》这幅油画。

②徐悲鸿先生刚刚去法国留学的时候,开始有一位外国同学瞧不起中国,徐悲鸿先生义正辞严地对那个学生说:“既然你瞧不起我的国家,那么好,从现在开始,我代表我的国家,你代表你的国家,我们来等到毕业的时候再看。”此后,徐悲鸿先生发愤图强,努力练习,钻研绘画,后来一画惊人,震惊了巴黎艺术界。

【助读卡】

1.下列对“伟大之图”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军民面对惨烈战局表现出的坚韧毅力和拼搏精神,为徐悲鸿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激励着他去顽强地构思和创作“伟大之图”。

B.徐悲鸿自我评价《愚公移山》是“伟大之图”,并非自我吹嘘,而是一个真实的预言,表现出画家对自己艺术的认可与自信。

C.德拉克洛瓦的巨作《一八三〇年七月二十八日·自由女神引导人民》对徐悲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没有这幅历史画卷的启发,就没有徐悲鸿的“伟大之图”。

D.文章用叙述性语言交代“伟大之图”的创作过程,用议论的表达方式对“伟大之图”的地位和价值进行简要评价,突出傳主形象。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A.“徐悲鸿独自舔舐感情的伤口”,这“伤口”不是有着强烈爱国心的徐悲鸿一人的“伤口”,而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伤口”。

B.滇缅公路修建的场景异常艰苦甚至惨烈,但徐悲鸿却从中发现了他一直在苦苦寻觅的悲壮、执着、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C.徐悲鸿能在相对短暂的时间里完成《愚公移山》并非偶然,因为伟大创作酝酿于伟大心灵,徐悲鸿为此做了长时间的准备。

D.孤独,在生活中,常是人们规避的境遇;但是对于艺术家来说,孤独却是成就艺术巅峰之作的必要条件,徐悲鸿就是证明。

E.徐悲鸿本来想去印度举办画展宣传抗日,募集资金救助灾民,结果却在那里创作了不少油画写生,还成就了惊世之作《愚公移山》。

3.作者认为徐悲鸿“伟大之图”的自我评价无疑是中肯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答:

4.文中引用徐悲鸿送印度友人的《奔马图》上的题字以及给友人舒新城的书信,有何用意?

答:

5.从本文来看,“爱国”与“绘画”是一种怎样的关系?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

猜你喜欢
德拉徐悲鸿画卷
绘就最美孝善的鄢陵画卷
在宜兴徐悲鸿故居
稻菽卷起千层浪 丰收画卷耀南粤
绘就美好矿山五彩画卷
绘就美好矿山五彩画卷
《墨猪图》
叙政府军收复德拉市
徐悲鸿的底线
索菲的选择
生命就是不停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