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延明
【聚焦热点】
2017年11月,广州市美华中学初二3班李颖诗的一篇周记被校长易超发现并转到教师群里,引起了全校教师关于科学实验和人文关怀的激烈讨论。在这篇周记里,李颖诗同学描述了一节解剖青蛙的生物实践课。在周记里,她连用了六次“它很疼”来描述一只被解剖的青蛙。
老师们看到这篇周记后的讨论也值得人深思。当事老师觉得自己买了三只青蛙上这节课,是有点血腥,表示自己以后会注意;而另一位老师则觉得没什么不妥,“人文关怀可以有,科学探究精神也没有错,真要承担伦理责任就什么都不用教了”。那么,认真思考一下,让初中学生当堂解剖青蛙,是对教学负责还是考虑欠妥呢?
针对此事,有专家从宏观角度说,老师应该给孩子们解释一下,解剖动物与保护动物并不相悖,但这样的道理,对于心智并不健全的未成年人来说,真的能理解吗?如果站在专业的角度看,很多道理是理所当然的——就像上解剖课的医学院学生会觉得尸体只是“教学道具”,而换个普通人,则会觉得尸体简直就是“恐怖道具”。生物课堂能否拒绝血腥,老师应如何开展教学和引导学生,这些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
【多維解读】
1.因材施教,注意个体差异
清代教育家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明确提出“别类分门,因材施教”的要求。这里的“材”就是施教对象,“因材施教”就是强调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要求上“因性而教”“因龄而教”,不可简单从事。对于正接受义务教育的初中生来说,老师应该慎重考虑一下活体解剖等较为专业且带有血腥味的科目能否进课堂。老师应该想到,即便是成人,面对解剖活体青蛙这样的场面恐怕都难以接受,更何况是心智不成熟的孩子!我们不能不顾及教育对象,不能为了教学效果随心所欲。
2.科学教育,不能因噎废食
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是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科学教育不应纠结于年龄、民族、性别、场合等,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只要出发点是善意的,并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究,解剖活体青蛙无可非议。如果过分强调活体解剖的伦理责任,那么许多学科岂不都要遭到封杀了?如此说来,那就什么都不敢教、什么都不用教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科学是一种工具,可以用来造福人类。如解剖活体青蛙这样的科学教育就是为了引导学生认识自然规律,掌握科学知识,更好地为人类谋福利,因此不能因噎废食。
3.生命教育,才是教育之本
理性地说,解剖青蛙是一种正当的行为,但对于一个未成年的初中生来讲,这种行为的本身,有可能给他们带来心灵冲击,导致他们漠视动物生命,进而可能发展到对人的生命的淡漠。因此,在诸如此类的教学当中,老师必须关注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尽可能减少乃至避免活体解剖,用别的方式方法来代替。如果这种活体解剖不能避免,那么老师需要向学生充分阐明尊重生命和活体解剖内在意义上的关联,让学生明白动物个体生命的牺牲,是为了人类在整体上深入地了解动物,从而更好地促进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
4.科研、生命,应当相互协调
科学实验的根本,就是要树立尊重生命的意识。有了这样一种意识,无论是科学技术的创造者,还是科学技术的使用者,都不会用科学技术损害人类的利益、损害生命。科学教育与生命教育不能顾此失彼,厚此薄彼,二者应协调发展。科学探究要以尊重生命为前提,否则就可能危害人类,如大到各种能造成大规模杀伤的武器,小到将科学技术用于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等,这样就违背了科学教育的初衷;反过来,也不能因为敬畏生命就畏首畏尾,影响甚至非议科学探究。科学教育不是戕害生命,而是探寻生命本源,探索生命规律,更好地呵护生命、尊重生命;生命教育要适当地为科学教育服务,甚至做出必要的牺牲,以保证科学研究的真实性、可靠性、科学性。二者协调发展,才是健康的科学教育和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