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梅
【摘要】2016年6月28日-7月10日,田阳县某镇中心小学发生了一起细菌性痢疾疫情,陆续报告了数十例菌痢病例,田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疫情报告后,联同自治区疾控中心、市疾控中心专家开展了现场调查。
【关键词】细菌性痢疾;疫情;调查
1 基本情况
该小学位于田阳县南部,全校共有教职员工72人,在校学生1080人。除该镇初中为自备集中式供水外,镇政府所在地居民生活饮用水由该镇集中供水水厂供水。
2 流行病学特征
经主动搜索,符合细菌性痢疾病例定义并己进行网络报告累计93例,其中确诊病例31例,临床诊断病例62例。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和管理,均为轻症病人,无危重及死亡病例。
2.1 病例定义
疑似病例:腹瀉≥3次/24小时,伴发热、腹痛、大便性状改变之一的病例定义为疑似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流行病学史(患者有不洁饮食史和(或)与菌痢患者接触史),临床症状,粪便常规检查,白细胞或脓细胞≥15/HPF(400倍),可见红细胞、吞噬细胞。
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并粪便培养阳性。
2.2 首发病例
首发病例为学校四年级(1)班学生。
2.3 三间分布
2.3.1 时间分布
病例最早发病日期在2016年6月28日,最晚发病时间为2016年7月10日,发病高峰在2016年7月3日-7日,最高日发病例数为18例,此后病例明显减少(表1)。
2.3.2 人群分布
93例病例中,6岁以下占37.63(35/93),7-13岁54.84%(51/93),14岁以上7.53%(7/93);男女性别比1:1.3。
2.3.3 职业分布
发病职业主要为学生49例,占52.69%,其次为幼托儿童25例,占26.88%(表2)。
3 生活饮用水卫生学调查
3.1 集中供水水源调查
该镇居民生活饮用水由镇集中供水水厂供水,该水站共有两个取水水源,其中水源1位于该镇政府所在地国道旁,为浅层地下水,己使用多年,取水口地势低洼,无密封井盖,周边种植有农作物,环境卫生较差,距离取水口下游不足20米处即为生活污水排污口,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中;水源2为山泉水,取水口位于距离镇政府约2公里的山脚下,水量充沛,取水口周边未设置防护栏,为该水广主要供水水源。
3.2 水源周边污染源调查
镇政府东面山后有1个牲畜屠宰场,距离水源1取水口约1.5公里,污水利用蓄水池沉淀后排放,无明显管道与河相通;距水源2取水口上游南面约1公里处为通往邻镇国道,附近有村屯和1个小型生猪养殖场,未发现有明显排污通道与水源相通。
4 实验室检验结果
共采集各类样品和标本127份,其中食品类样品12份;粪便、肛拭、呕吐物等生物标本42份;该镇集中供水水厂管网水质样品24份;周边水源调查水质样品39份进行微生物卫生指示菌和致病菌检测。共检出致病菌志贺氏菌菌株19份,沙门氏菌3份。
5 控制措施
(1)隔离治疗病人:学校停课,为有效控制传染源,在该小学设置治疗点,专门收治可疑腹泻病人,定期召开专家会诊,使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隔离治疗,未发生重症和死亡病例。
(2)居民生活饮用水供水整治:介水传播为疫情的基本原因,进行供水前消毒,指导该镇水厂进行供水池清洗消毒,并进行跟踪监测。
(3)疫点环境消杀灭:指导该镇卫生院加强对病人排泄物的消毒处理,排便后先倒入消毒液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对病区进行环境消毒,对生活环境进行随时消毒。
(4)病例主动搜索及健康教育:在开展防治工作的同时,深入村屯开展病例主动搜索和预防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展出预防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板报,发放宣传单,全县的医疗机构加强疫情监测。
6 讨论
(1)加强饮用水水源管理。
a.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影响农村居民健康的重要因素,为确实保障我县居民生活饮用水安全,建议通过政府协调市政、环保、水利、卫生等相关部门对全县城镇集中供水网进行一次安全隐患排查,加大对供水厂的监管和水质消毒力度,完善消毒设施。
b.加大对城镇集中供水网管理力度,增加管理人员和消毒设备、药品等经费投入,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居民生活饮用水消毒效果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2)夏季是各种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尤其是人群高度密集的学校和托幼机构,建议各学校在秋季开学后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对肠道传染病可防性的认识,增强预防疾病的能力。
(3)建议食品监督管理部门加大对学校食堂及学校周边摊点的食品卫生监督和管理,确保从业人员持证上岗,食品加工和销售环节符合卫生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