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淑茹(温州技师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0)
如今,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服装专业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并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使传统“灌输填鸭式”教学得到有效改善,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服装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开展,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效结合,在使学生掌握服装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院引入了服装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该模式的总体思路是从中专到大专的进阶性学习。通过前面三年的学习后,学校会对学生做一个分流选拔留下70%的学生继续读高级工,读完获得大专文凭和高级工证书,而分流出去的30%则作为中专学生毕业。对高级工班的学生学校会选择在第四年采用一体化教学,并请企业的设计总监或设计师来校指导,同时学校再配备一名设计老师和一名制版、工艺老师共同组成一个教师团队,在上半学期将学生分成4到5人的若干个小组进行童装开发,完全模拟企业的设计开发生产方式。通过对童装市场进行调研开始,再到设计主题,搜集面料,绘制设计稿,企业设计总监全程把控学生的设计作品,再由本校老师指导学生打版制作样衣,最后制作成服装成品。此外在期中考试期间学生在根据自己的系列服装设计布置展台,学校邀请本市知名企业的设计师、版师来校进行评比,以确保学生更好的了解自身的缺陷和不足,以供日后改进。在后下半学期再进行女装设计等、教学工作,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服装专业水平,使他们更好的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服装专业教学需要进行长时间的锻炼,只有这样才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但是,传统的教学主要是以理论知识讲授为主,同时辅以实践训练,从而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强。此时就需要教师重新规划教学体系,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以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更好的确保服装专业一体化教学活动的开展。高职院校还需要在校内构建服装制版中心、服装设计中心、服装生产中心等实训基地,对企业环境进行模拟,并购置先进的服装生产设备,以确保服装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加深学生对服装设计和生产的深入理解和掌握,有效提高学生的服装专业技能水平。同时,学校还需要聘请服装企业的优秀技术人员来校进行工作经验和技能的传授,从而加深学生对岗位职责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职业化水平。此外,高职院校要注重对服装专业教师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包括服装设计、生产、销售等,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而且还可以为服装专业一体化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提高服装专业一体化教学的有效性。
通常情况下,高职院校的经济实力有限,而服装专业一体化教学的开展对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现有资金的投入力度还远远不够,从而导致教学设施比较落后,教学有效性不理想,导致大多数学生对最新的服装生产工艺和设备了解不够深入,即使顺利毕业后也无法更好的适应岗位工作需求,这样不仅会延长毕业生与企业的磨合期,而且还会诱发比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了使上述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可以创建校企合作机制,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这样学校不仅能够得到企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而且企业还可以得到学校的教学资源支持,这样可以使培养出来的服装专业毕业生更好的满足企业和社会发展需求。同时,创建校企合作机制还可以使服装企业获得该领域最前沿的科研成果,有效提高服装企业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加强校企合作还能够使学生的就业问题得到解决,提高学习社会效益的同时,还以实现双方的共赢,更好的推动我国服装行业的发展。
对于服装专业一体化教学而言,评价是教学有效性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且教学与评价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两者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教学评价开展的主要目的是对现有的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从而有效提高服装专业一体化教学的有效性,更好的促进服装专业学生的发展。同时,完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需要做好下述几个方面的工作:(1)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在服装专业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既要教师对学生评价,又要学生自我评价,以更好的展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的,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的实现自我完善,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总结性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这样可以使学生对服装设计、生产和销售的全过程有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以期更好的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在开展服装专业一体化教学评价过程中,可以对发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调整和改进,从而有效提高服装专业一体化教学有效性。
综上所述,服装专业一体化教学属于系统性的工作,其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此时就需要学校根据专业特点来为学生制定一套系统、完善的教学体系,并从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创建校企合作机制、完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等方面来提高服装专业一体化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