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丽萍 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系 雷晨 江西省玉山县第一中学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明确提出了“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发展战略。”报告中结合我国国情,进一步强调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要性,为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明确其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努力方向。对赣南客家民俗体育进行探索研究,有利于推进客家民俗体育和全民健身运动同步发展,有利于更好地传承客家民俗体育,推动全民健身事业转型升级,实现协作共赢,健康中国。
赣南客家民俗体育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深刻的内涵及其广泛的外延,具有集健身、教育、竞技、社交、娱乐等为一体的猪多重功能,以及带有饱满丰富的内在情感,直接反映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赣南客家民俗体育内容风格独特,具有地域性、宗族性、竞争性的项目特点。
客家人往赣南地区迁徙时,处于不同的历史文化时期,结合社会经济水平,与当地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让赣南地区客家县乡镇村落的民俗体育项目富有地域色彩。而一些民俗体育项目只在特定的乡镇村落才有,如赣县白鹭村的抢打轿,大余南安镇的罗汉舞,宁都南园村的竹篙火龙,龙南杨村的“池塘”太平龙舟赛等都富有鲜明浓郁的地域性。
以家族成员开展宗族活动是赣南客家体育最初的表现形式。如以家族为中心组织的“姓氏龙灯”,即用装扮好的灯彩彰显一个家族当时的文化修养,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在历史文化演变过程中,家族“姓氏龙灯”在家族势力角逐竞争中,逐渐发展为流传于赣南上犹县龙门、营前、金盆等各乡的“九狮拜龙”项目。又如全南中寨“香火龙”和宁都南云村卢氏“竹篙火龙”都是通过家族内部成员的参与活动才得以传承延续至今。
赣南客家民俗体育追求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同时又存在宗族间的竞争性。在特定的日子里,各宗族通过客家民俗体育活动,如龙灯、花灯、桥帮灯等向民众展现其当时荣耀的家族政治地位,优渥的经济实力和底蕴丰厚的文化气质修养。为了赢得世人的赞赏,各宗族都会提前积极准备筹划,力求达到场面气势恢弘,形式多样化。同时也意喻来年家族人丁兴旺,人才辈出。
政府相关主管部门要大力推动赣南客家民俗体育因地制宜地又快又好地融入全民健身运动中去。在新时代下,首先要不断解放思想,坚持发展创新理念,将客家民俗体育与当代体育融为一体。其次,要制定出相应的,可操作性强的实施计划,积极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到客家民俗体育运动中来,增强全民健身意识。
赣南客家民俗体育内容主要围绕24节气、各大节庆活动,从中延伸,产生具有地域特色的客家民俗体育运动。根据地方资源优势和各项目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客家民俗体育活动,如赣县客家文化体育艺术节,于都县花灯展,宁都县春耕文化节等。在弘扬宣传客家民俗文化的同时,将客家民俗体育融入其中,既增添了活动的趣味性、竞争性和健身性,又传承了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精神。
赣南客家民俗体育的传承与发展,需要一个好的平台,而学校是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可在学校开设赣南客家民俗体育系列课程,从幼儿园就开始实施,直至高中阶段。不同阶段内容设计应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地方民俗体育文化。
健康是生命、幸福和生产力的基础,是公民、社会、国家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习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普及全民健身运动,把健康中国建设通过全民健身运动搞起来。全民健身运动为赣南客家民俗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契机,进一步拓宽了全民健身运动的途径。通过赣南客家民俗体育的发展策略研究,让广大民众在参与了客家民俗体育运动后,获得了健康愉悦的身心体验,将会给社会创造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