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志勇 汪 侠 刘丹丽 何 静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 210023)
旅游系统与交通系统之间联系紧密,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发展命脉,对于地区旅游经济和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对于旅游者而言,交通是影响旅游目的地选择的重要参考因素,便捷的交通对于引导旅游流和增强游客满意度具有积极的作用。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旅游需求有助于提升交通的现代化水平,影响交通模式的发展格局。2017年交通运输部联合各部门发布了《关于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形成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格局,而“旅游+交通”模式也成为了地区振兴的有效途径。
旅游交通是国内外旅游文献长期以来的研究热点,如董亚娟(2016)以及黄柯、祝建军和蒲素(2007)分别对国外和国内旅游交通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但尚未有学者对国内外旅游交通研究文献进行对比研究;且近几年国内外旅游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旅游交通研究出现了许多有影响力的成果,综合了多学科思想,方法应用更加多元化。因此,对比分析国内外旅游交通研究趋势,有助于借鉴国外旅游交通的优秀研究成果,拓宽我国旅游交通的研究领域,实现我国旅游交通系统性的研究。
本文利用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总结,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案例地3个角度深入梳理了当前旅游交通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旅游交通的重点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国内旅游交通领域实现系统性和深入性的研究提供借鉴。
文献检索时间从1977年1月1日开始截止到2017年12月31日。国外文献检索方面,通过Google Scholar数据库,以“tourism+transportation”“tourism+airplane”“tourism+high-speed rail”“transportation accessibility+travel”为搜索词进行查询,剔除重复文献和非期刊类文献,国外与旅游交通相关的研究文献共有240篇。
国内文献检索方面,通过CNKI数据库,以“交通+旅游”“可达性+旅游”“高铁+旅游”“铁路+旅游”“航空+旅游”“公路+旅游”“水运+旅游”为搜索词进行查询,剔除重复文献和非期刊类文献,国内的旅游交通研究文献数量为370篇。
本文借助文献分析方法,对国内外的旅游交通研究文献内容进行了总结,同时也对国内外文献的研究方法、案例地分布等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本文将国外文献的研究案例地按照大洲进行分区,统计其所在国家的文献数量;对于国内文献按照其研究的不同空间尺度以及地域等级进行划分和统计。根据文献研究内容及其发表的期刊影响因子,将研究方法进行统计和归类,总结了适用性较强的研究方法和模型,以期把握国内外旅游交通研究文献的研究趋势和特征。
国内文献关于旅游交通的研究主题较为集中(见表1):针对某一地区的旅游交通发展现状及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的研究占到了国内文献总数的31.89%;有77篇文献分析了旅游交通在旅游经济系统中的作用;涉及旅游空间格局研究的文献为52篇。而国外文献更关注交通与旅游资源、游客出行行为之间的互动研究等,这一主题占国外文献总数的34.58%;其次,关于旅游交通在旅游系统中的地位的研究文献占比为20.83%。
表1 国内外旅游交通研究主题的分布情况Tab.1 Distribution of research content of tourism transportation-related articles published at home and abroad
如图1所示,从1977年到2004年,国内外旅游交通的研究成果较为零散,但国外文献成果总体上比国内多。而国内相关研究起步较晚,关于旅游交通发展策略的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左右才开始出现,以定性研究为主。
图1 国内外旅游交通研究文献不同阶段数量分布特征Fig.1 Research stage of tourism transport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2005年至2012年,国内外旅游交通研究文献数量呈现了明显的增长趋势,国外有关旅游交通的研究在波动中缓慢增长,研究主题主要涉及旅游与交通之间的互动研究、旅游交通的环境影响等,且定量化研究成果增多。随着中国旅游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内旅游交通研究成果增长加速,在数量上超越英文文献并逐渐拉大差距,其中有关旅游交通规划设计以及发展策略的研究文献开始大量出现。
2013年至2017年,国外旅游交通研究文献数量在波动中上升,研究内容涵盖范围更为全面,其中旅游与交通的互动效应成为重点研究对象。而国内旅游交通研究文献数量进入了一个平缓波动时期,但仍保持了较高的数量水平,关于交通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塑造区域旅游空间格局的作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丰富,研究方法多元化。国内外研究文献数量在2017年均呈现了下降趋势。
综合文献,对国内外旅游交通研究内容对比分析如下(见表2):
表2 国内外旅游交通研究内容对比Tab.2 Comparison of tourism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续表
国外文献注重从多个角度探讨旅游交通在旅游系统中的地位。在交通成本和政策方面,Tsui(2017)指出了低成本航空运输对新西兰国内旅游需求和区域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Turton和Mutambirwa(1996)认为航空运输自由化将会加剧旅游市场竞争,主张提升本地的航空旅游服务。较高的交通可达性有助于扩大旅游需求和旅游流规模,Sambracos(1999)通过不同的交通方式对比研究对希腊旅游流的趋势进行回归模型估计,强调航空运输对旅游流引导有积极作用。在负面影响方面,Albalate和Fageda(2016)指出高铁由于自身的市场特性,对于旅游收入有着消极影响,对旅游业发展的积极影响不显著。
国内文献着重研究了交通对于旅游业和旅游市场的积极影响。于秋阳和杨思涵(2017)、王兆峰和罗瑶(2013)认为高铁和公路能够显著提升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在交通主导的旅游市场格局演变下,交通设施的完善扩大了旅游市场和旅游腹地的范围,同时也改变了旅游市场结构(戴学军、庄大昌、林敬英,2011;石培基、王祖静、李巍,2012)。国内关于旅游流的研究成果较少,涉及客流量分析以及预测模型构建等(王旭科,2010;张朝元、王彭德、陈丽,2011)。目前国内文献关于交通对旅游的负面影响的研究较少,李如友和黄常州(2015)运用门槛回归模型分析出不同门槛水平下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旅游业的影响存在不同的正负向作用。
旅游交通是去往旅游目的地的前提条件,其通达性影响着游客的目的地选择。国外研究表明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及交通成本的降低有助于增强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和吸引力(Prebežac,1997;Prideaux,2000;Khadaroo &Seetanah,2008),而不同类型的交通运输方式有助于丰富游客在目的地的旅游体验(Geeta & Abhisha,2011)。尽管不同国家游客对交通设施的敏感度存在差异,但交通对于游客在目的地的旅游满意度以及目的地形象的树立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增强了游客重游的可能性(Khadaroo & Seetanah,2007;Loi,So& Lo,et al.,2017)。也有研究指出低水平或者过剩的交通设施会阻碍旅游目的地的发展(Albalate & Fageda,2016;Khan,Dong & Wei,et al.,2017),不利于提升目的地的竞争力。
国内文献主要分析了交通在提升旅游目的地发展潜力(何凌、张鹏飞,2006)以及目的地资源开发方面的作用(觉安拉姆、阿贵、泽勇等,2010),主要以定性研究为主。由于城市自身功能条件的不同,交通对旅游城市吸引力的影响存在着差异(王兆峰、徐赛、邓楚雄,2016)。胡浩、王姣娥和金凤君(2012)指出不同尺度下的交通可达性变化会导致旅游目的地发展潜力不同。交通不仅促进旅游资源深度开发,且其本身也可以作为旅游产品来提升旅游吸引力(鲁宜苓、孙根年,2017),如苏欣慰和杨莉(2013)指出交通服务和设施的完善提升了旅游运载力,为大规模旅游流创造了基础条件,使潜在的旅游资源获得更多开发机会。
多样化的交通运输方式及技术发展成为了区域旅游格局演变的驱动力,同时也加强了区域内部的联系。高效的运输方式如高铁、航空改变了旅游目的地的交通运输格局,减少了游客出行时间,改善了旅游城市的可达性(Givoni,2006;Henderson,2009)。国外文献对于交通运输在强化旅游空间格局的作用方面的研究较少,侧重于研究交通在减少时空距离、加强区域旅游联系方面的作用。Masson和Petiot(2009)认为高铁加剧了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导致了旅游活动集聚。Papatheodorou(2001)指出交通运输的市场作用可能会显著影响到地中海旅游岛屿的地域格局,加强地中海核心岛屿与周边的联系。
近年来,交通可达性格局变化引起的区域旅游格局差异受到国内学者关注。一些研究表明交通网络的发展主导着旅游空间结构的变化趋势(潘竟虎和从忆波,2012;汪德根、钱佳、牛玉,2016)。尤其是中国高铁持续快速发展,其产生的“时空压缩”效应对旅游空间格局重构产生重大影响。汪德根(2013)以及黄泰、席建超和葛全胜(2017)分别定量测度了武广高铁和哈大高铁对沿线旅游区域空间可达性的影响,并分析了高铁对于旅游空间要素优化、加强城市间旅游经济联系的作用。此外,交通可达性变化也会影响区域旅游空间系统的平衡,对区域旅游地的空间结构具有极化和扩散作用(杨仲元、卢松,2013)。整体交通可达性提升后对区域旅游合作与旅游经济联系发挥了积极作用,提升了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李保超、王朝辉、李龙等,2016)、旅游城市与旅游城市(郭建科、王绍博、李博等,2016)的经济联系强度,促进了地区之间、产业之间的重要经济合作,有助于实现区域旅游格局一体化。此方面的国内研究以宏观和中观尺度为主,新的交通方式如高铁在微观尺度下的区域可达性研究有待深入。
提升旅游目的地满意度需要给游客创造舒适的旅游交通体验。国外文献较为关注微观层面的旅游交通规划,主张提升公共交通的服务能力,提升游客到各景点的可达性(Gronau,2017)。Ko、Kim和Jeong等(2017)提出美学因素作为旅游景区轨道交通规划的指导,对于增强游客旅游交通体验有着重要意义。此外,针对旅游与交通的一系列不协调问题,国外文献从管理学和经济学等角度提出了旅游交通的发展策略。Schiefelbusch、Jain和Schäfer等(2007)引入旅游连锁的概念作为创造可持续旅游产品的一种方式。
在旅游交通规划和理论创新方面,国内文献从旅游设施、景区和旅游城市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余华刚、赵海娟、陈傲,2012;戴继锋、杜恒、张国华,2013),主张积极针对旅游目的地景观特性,融入人文情怀,强调交通与景观相协调的设计理念(孙莉芬、张席洲,2005)。针对不同类型的旅游目的地对旅游道路规划理论进行了探讨,陈小君和林晓言(2011)以及江捷、邵源和宋家骅(2015)结合游客交通意愿分析,分别对水乡古镇和近岸岛提出了一种可持续的旅游交通组织模式。国内文献提出的发展策略以产业转型升级和交通设施优化配套为主,包括硬件设施建设、交通线路优化布局等方面(肖星,1999;祖木热提•买合木提、孜比布拉•司马义、帕夏古等,2010),但对旅游交通规划中的文化环境冲突、内外协调等问题研究不足。
随着智能交通的迅速发展,GIS和GPS等软件技术不断升级,构建信息化的旅游交通体系迫在眉睫。Ragunathan、Battula和Vedika等(2015)结合智能交通和旅游信息系统,提出了交通旅游信息系统体系结构,并在Hadoop(海杜普,一种电脑程序)环境下开发了智能交通旅游系统(ITTS)。Zimmerman、Daigle和Pol(2004)在阿卡迪亚国家公园研究了岛屿探险者对智能交通系统(ITS)技术的态度,结果表明该技术有助于解决可能对公园游客体验造成负面影响的交通问题。在交通安全的评估方面,国外文献鲜有涉及。
目前国内外文献针对旅游交通技术的应用研究较为匮乏,主要集中在旅游交通信息系统技术框架构建等方面。骆炎民(2007)以及宋晓冰、王迎和杜竺义等(2009)基于ArcGIS、IMS软件,提出了智能旅游交通系统和智能票务管理的构建方案和思路。席建超、张瑞英和赵美风(2012)以及罗景峰(2016)构建了旅游交通风险评价体系,对旅游交通风险进行了评估。国内对旅游交通风险评估与预防的研究起步较晚,针对旅游交通风险管理的研究还有待加强。
旅游交通的发展除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也对生态环境产生负向外部效应,并且成为了学界的热点研究领域。Sorupia(2005)认为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和服务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造成不利影响,而且在旅游业中不同的交通方式会对环境产生不同的碳排放量和环境污染(Ștefănică,2017)。Peeters和Schouten(2006)运用生态足迹的评估方法分析了入境游客产生的环境压力,指出运输模式和市场距离对生态足迹有较大影响。
国内文献多关注交通道路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以及旅游交通碳排放量的评估(肖潇、张捷、卢俊宇等,2012;王云、朴正吉、关磊等,2013)。游客选择乘坐的交通工具是决定产生多少温室气体的关键因素(肖建红、于庆东、刘康等,2011)。通过构建碳排放量测算模型,有文献对不同旅游目的地的游客使用旅游交通的碳排放量和能源消耗进行了测算(包战雄、袁书琪、陈光水,2012;孙晋坤、章锦河、刘泽华等,2015),有助于量化旅游交通的环境影响。吴晨、李东和、汪燕(2012)从交通工具的选择与改进、景区道路的科学规划等方面构建了旅游景区的低碳交通模式。目前国内文献较少关注跨区域和不同交通方式的综合环境影响研究,缺乏考虑社会文化和政策等因素演变下旅游交通的环境影响。
旅游交通的发展是旅游业与交通业互动影响、相互关联的结果,国外文献研究视角丰富,理论创新性较强,从互动理论的框架层面探讨了交通和旅游各自的概念和表征问题(Hall,1999;Lohmann & Duval,2014),分析了旅游与交通的新合作模式(Tang,Weaver & Lawton,2017)。也有文献从需求和供给角度分析了两个系统之间的互动影响,Divisekera(2016)研究确定了运输需求与旅游需求之间的互补性和可替代性。此外,在游客视角的旅游交通研究方面,Connell和Page(2008)分析了旅游资源、游客出行行为、旅游流之间的互动影响,将对游客动态和行为的理解作为旅游交通规划的空间信息基础。
国内文献侧重于旅游与交通的相关性研究,有学者研究了旅游与交通的互动性,分析了两者的相互驱动机制(刘安乐、王成、杨承玥,2018),但未能形成系统的理论成果。交通的改善能够促进旅游业繁荣,而旅游需求提升有助于推动交通运输水平的提高(杜美龄、孙根年,2015),但两者也存在着负面互动效应(王兆峰,2012)。旅游与交通之间的耦合关联状态反映了两者间的联系紧密性和协调程度。余菲菲、胡文海和荣慧芳(2015)以及马勇、李丽霞和任洁(2017)实证分析了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环境、旅游经济系统和交通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状况,并对研究区域的耦合协调等级分布进行了阐述。此外游客对于旅游交通的认知态度会影响不同交通工具的选择以及旅游体验(宫斐,2016),而交通方式的特性会影响游客的旅游行为偏好(刘宇青、徐虹、刘海玲,2014)。
总体而言,国外对于旅游交通研究的方法以定性分析和描述性统计分析为主,集中在旅游交通的规划设计理论与发展策略研究、技术与安全管理研究等方面。国内研究文献运用定性研究和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的文献数量占比达到59.14%,主要涉及旅游交通的发展策略、旅游资源开发以及交通对于沿线区域旅游业的积极作用等方面。
相比之下,国外运用定量模型进行分析的文献占比较少。如表3所示,一些国外文献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评价交通因素对于旅游业、旅游目的地的影响等。Moyano、Coronado和Garmendia(2016)利用效率评估模型计算了高铁和私家车的出行效率,用以确定周末旅游出行最便捷的交通方式。在进行互动关联研究时,双变量probit模型和网络分析法能够应用于交通方式与游客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近年来,国内旅游交通研究领域的定量研究逐渐增多,研究模型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李如友和黄常州(2015)以及张广海和赵金金(2015)等运用门槛回归模型、空间自相关分析探讨了不同的交通设施水平对于旅游系统的影响。石培基、王祖静和李巍(2012)以及蒋海兵、刘建国和蒋金亮(2014)利用场强模型分析了交通可达性对于旅游地客源市场格局的影响。在互动关联性分析方面,有文献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旅游经济系统与交通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余菲菲、胡文海、荣慧芳,2015;戢晓峰、张力丹和陈方等,2016)。总体来看,一些方法由于指标选取存在差异,结论可能有所出入,未来需加强对于研究方法的对比研究。
表3 国内外旅游交通定量研究方法对比Tab.3 Comparison of tourism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methods at home and abroad
国外文献研究案例地主要集中在欧洲地区(英国、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占国外所有案例地研究文献的40.83%,而亚洲地区(中国、印度等)占比约为23.75%,其次是北美洲地区(美国、加拿大),大洋洲地区(澳大利亚、新西兰)和非洲地区(尼日利亚)研究略少。在研究尺度上,国外文献以中观尺度和宏观尺度为主(Prideaux,2000;Albalate & Fageda,2016),包括一些旅游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城市,以及跨国家区域的研究如地中海地区等。而微观尺度的研究较少,主要涉及一些旅游景区、国家公园和海岸岛屿等(Downward &Lumsdon,2004;Connell & Page,2008)(见表 4)。
表4 国外文献案例地分布情况Tab.4 Distribution of research case-related articles published at abroad
从研究案例地的等级来看,国内研究较多关注省区层面(占国内案例地研究文献总数的25.95%)、市(州)层面(35.41%)和景区层面(18.92%);从研究区域的省际分布来看,研究范围涉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湖南、西藏、江苏、湖北、上海和浙江是研究的热点地区,这些地区因旅游资源丰富或者交通网络发达,获得较多关注。对全国层面(12.43%)和县域层面(7.30%)的研究较少,尽管少数学者针对贫困地区现状,提出了旅游交通的发展策略(彭永祥、吴成基,2009;陈光军,2015),对多个贫困地区在不同时空尺度下进行旅游交通影响的比较研究仍然不足。
我国旅游交通的研究以中观尺度为主,占国内所有案例地研究文献的71.92%。随着城市之间交通网络联系的加强以及“五大旅游城市群”概念的提出,一些文献开始从区域旅游城市群层面进行研究,包括京津冀地区(殷平、何赢、袁园,2016)、珠三角地区(吴旗韬、张虹鸥、叶玉瑶等,2012)和长三角地区(黄泰、席建超、葛全胜,2017)。此外,跨界旅游景区也成为学界的关注对象,冯立新和杨效忠(2013)以及王兆峰、徐赛和邓楚雄(2016)分别选取了大别山跨界旅游区和武陵山集中连片贫困区作为案例地进行研究。
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对旅游交通研究文献进行了总体特征和研究阶段的分析,从7个方面对国内外旅游交通研究内容进行了对比和总结,并且分析了国内外旅游交通研究文献的案例地和研究方法选取状况。
通过对国外旅游交通研究文献的梳理发现:(1)国外相关研究起步较早,研究内容较为深入,尤其是交通与旅游资源、游客出行行为之间的互动研究以及旅游交通的协同合作与环境可持续研究成为了国外文献关注的重点,其研究方法亦被国内研究所借鉴。(2)国外进行定性理论研究的文献创新性强且角度多样化,但运用定量模型进行分析的文献数量较少。(3)研究尺度主要以中观尺度和宏观尺度为主,研究案例地主要集中在欧洲和亚洲地区,仅较少文献涉及微观研究案例地。
相较而言,国内文献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1)尽管国内相关研究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但从研究内容来看,对旅游交通的综合研究不足,尤其是缺乏不同阶段旅游交通互动影响机制的差异性研究。此外,旅游交通空间格局研究相比国外研究而言更为全面,但系统性有待增强。理论性的旅游交通研究文献较为匮乏,主要以实证的案例地分析为主。(2)从研究方法来看,仍以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定性分析为主,虽然定量分析方法已经呈现多元化趋势,但针对不同研究方法所得出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的研究仍旧缺乏。(3)从研究案例地来看,跨行政地域的案例地研究不足,研究尺度主要以中观为主,从微观尺度层面把握旅游交通发展趋势的文献较少,尤其针对贫困地区的旅游交通研究十分薄弱。
在旅游交通文献评述的基础上对我国旅游交通的理论研究方向和实际发展思路提出以下展望:
(1)在研究内容上,要加强旅游交通可达性的理论研究,如旅游交通可达性网络形态及其评价体系、各类交通对旅游流的影响机制等。旅游与交通之间存在明显的互动关系,未来还要关注旅游交通互动理论研究,针对二者关联因素、关联路径的研究有重大理论意义。突出不同交通网络设施对区域旅游影响机制的比较分析,尤其是高铁作为一种新的交通方式,已成为中国旅游的名片,因此运用大数据系统深入研究高铁对旅游业的区域影响以及对游客出行偏好的作用具有明显的学术价值。
此外,随着乡村振兴政策的出台以及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增强,未来应从交通运输环境入手,加强对如旅游交通发展与乡村文化景观保护的冲突、跨区域的旅游交通环境影响评估等方面的研究,提高旅游业生态环境发展水平。要考虑旅游交通带来的消极影响,旅游交通的发展可能伴随着交通事故频发、旅游资源破坏等负面效应,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因此旅游交通风险评价体系构建与风险预防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2)积极推动研究方法创新,应注重研究结论的对比分析,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综合多学科研究方法,如借鉴经济学领域的联立方程模型、投入产出模型等,此外应重视运用门槛回归模型、地理加权回归、GIS空间分析等计量方法来对比研究旅游与交通的互动关系。
(3)在研究案例地上应多关注微观尺度的区域,尤其是贫困地区。在国家扶贫开发政策支持下,“旅游+交通+扶贫”模式成为贫困落后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未来研究需以贫困县为研究案例地,研究贫困片区的旅游交通与扶贫开发的协调适宜性,分析旅游与交通的互动影响并总结其时空分异规律,归纳贫困地区旅游交通的发展模式等。
(4)加强旅游交通与其他领域之间的互动关联研究,如生态环境、交通与旅游产业经济三者之间的互动等,有助于提升研究的综合价值;积极考虑社会文化因素、政策因素等的作用。此外,实现跨部门合作、从管理学和信息科学角度研究旅游交通安全管理体系和旅游交通智慧系统建设、提升旅游交通的服务效率亦是未来旅游交通研究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