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
——中华文化道论研究

2018-09-10 02:39暨南大学文学院广州510632
名作欣赏 2018年12期
关键词:核心理念王道圣人

⊙李 健[暨南大学文学院, 广州 510632]

世界上有三大影响力较大的文化体系,一是希腊文化,二是希伯来文化,三是中华文化。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传承至今,且核心理念非常明确。希腊文化的核心理念是以真理为中心,以追求真理为使命。希伯来文化的核心理念是以上帝为中心,以信仰上帝为使命。

希腊文化向世界推崇真理,希伯来文化向世界宣扬上帝,中华文化应向世界弘扬什么样的核心精神呢?

有的学者将中华文化概括出很多关键词,诸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大同理想……但这些诸多元素背后的那个“一”是什么?什么样的“一”是贯通儒道等各家的?这些都是传承传播中华文化所必须明确的重大问题,否则传承传播中华文化就会成为一个口号,至少传承传播中华文化是缺乏有效性和精准性的。

一、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道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大同理想等等显然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理念,但并不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这些具体思想都只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的具体表现。当我们谈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时,这个理念需要具有两大特征:一是在横向上,它能够最大范围统摄各家思想,统摄各大具体理念;二是在纵向上,它能够贯穿中华文化史。

在横向上,不论孔子,还是老子,他们都基本认同一个根本性的起点,那就是道。孔子是以道为起点的,比如,在孔子思想里,道是高于一切的。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把道放在实利之上。孔子还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孔子甚至把道置于生命之上,认为道是生命存在的根本性意义。《汉书·艺文志》明确提到:“儒家者流……宗师孔子,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老子被称为“道”家学派创始人,当然是最明确的以道为核心了。比如,老子认为道优先于天地,“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道德经》二十五章),老子把道放在了本原的位置。同时老子还把道放在价值的位置,认为人要守道,有些做法是背离道的,比如老子说:“物壮则老,是谓不道。”(《道德经》三十章)

在纵向上,中华文化的思想史,也仍然是围绕道而展开。孔子把道作为起点,朱熹把道展开为理,王阳明则把道展开为心(“心即道”)。老子把道作为起点,庄子也进一步对道进行展开(“道通为一”)。

不论横向上,还是纵向上,中华文化都是把道作为统摄地位的,道统摄各家各派,道统摄中华文化史。道的观念影响了当下国人,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潜移默化地在产生影响,比如经常提到的“要走正道”“要讲道理”“符合道义”“道术结合”等等都是道的观念的反映。黑格尔认为中国文化的最高范畴是道,金岳霖认为道是中华文化的最高理念,张岂之认为道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他们对中华文化核心理念的把握是准确的。

道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它是中华文化的本体,也是中华文化的价值坐标,比如《道德经》言:“天道无亲,常与善人。”(《道德经》七十九章)人是为何存在的?来于道。人应如何存在?符合道。这是中华文化的独特哲学叙事。希腊文化向世界推崇真理,希伯来文化向世界宣扬上帝,中华文化则应该明确地弘扬道。整个世界只有一个本体,而希腊文化表述为真理,希伯来文化表述为上帝,中华文化表述为道,各种文化有自己的文化特质、叙述方式,这种“一体各表”各具特色,正体现了文化的丰富性和多元化。技术世界以一体化为必然,而文化世界则是以多元化为必然。

二、道在修身与事功上的体现:王道(内圣外王之道)

道不是虚无缥缈般与人隔离的存在,道还与生活实践、社会秩序息息相关。希腊文化认为理性可以把握真理,希伯来文化认为信仰可以走近上帝,那么中华文化用什么来实践道呢?

中华文化实践道,不是理性至上,也不是信仰至上,而是用王道践行。孔子推崇王道,孔子说:“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论语·子路》)孟子讲“以德行仁者王”,孟子认为有德的人治国就是王道。老子认为,道和天地是完满的,而人要实现完满,则需要从人到王:“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道德经》二十五章)老子这里说的王,就是王道。王道也就是由圣人来治国,圣人治国先要成为圣人,这样的思想也就是内圣外王之道的思想。王道,亦即内圣外王之道。王也就是圣王、圣人,孟子和老子言说的“王”均是指圣人、圣王。

王道,亦即内圣外王之道。内圣就是成为圣人,外王就是圣人治国。前者是修身,后者是治世。前者是个人人格,后者是社会责任。前者是个体性维度,后者是社会性维度。生活中说的“先做人,后做事”“德才兼备”“何德何能”蕴含内圣外王的观念。(做人是内圣,做事是外王;德是内圣,能是外王)不少人认为,内圣外王之道只是儒家的传统。儒家当然是推崇内圣外王之道的,孔子讲修身是内圣,讲安人、安百姓是外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大学》不仅讲“修身”,还讲“齐家治国平天下”。其实道家同样推崇内圣外王之道,老子主张在人格上成为圣人,同时在治国上主张圣人治国(无为而治)。《道德经》云“和其光,同其尘”(《道德经》五十六章),前者是内圣(个人人格),后者是外王(社会责任)。庄子也推崇内圣外王之道,较早提出内圣外王之道原文的是在《庄子·天下篇》里,认为内圣外王之道没有得以彰显,才导致各派学说按照自己的意志和目的自作主张,“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有的学者把此句理解为是对内圣外王之道自身的否定,是一大误解。儒家和道家都推崇内圣外王之道,是非常明确的。许抗生教授在《当代新道家》一书中也说:“儒家道家都讲内圣外王之道。”冯友兰也有过相关论述,“哲学所讲的就是中国哲学家所谓‘内圣外王’之道”“道家同意儒家的说法:理想的国家是有圣人为首的国家。只有圣人能够治国,应该治国”。

孔子、老子都把道落地为王道,也就是都落地于“内圣外王之道”,却各自有其独特的体认,体现出“一道各表”,多元发展。

(一)孔子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的学说可以说是驳杂的,孔子提出的具体理念也是非常繁多和复杂的,诸如仁义礼智、文行忠信,等等。那么统领这些具体理念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孔子有无一以贯之的道呢?孔子必然会想到并论述到这个问题,孔子认为自己的道是一以贯之的。《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但在这里,孔子并没有进一步言说,自己一以贯之的道具体是什么。曾子按照自己的理解,认为孔子一以贯之的道是忠恕。《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一般认为,忠和恕是两个维度,忠指向有所为,《论语·雍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指向有所不为,《论语·卫灵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是要做什么,恕是不要做什么。但这就出现悖论,既然孔子谈论的是一以贯之的道,也就是谈的是一,是那个核心理念,不会出现两个理念。那么曾子把孔子一以贯之的道理解为忠恕,是否符合孔子本人认为的一以贯之的道呢?当子贡向孔子请教,期待用一言来指导终身的践行,孔子明确地给出了恕。《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而,孔子一以贯之的道不是忠恕,而是恕,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既然孔子明确了自己的核心理念是恕道,那么把仁道作为孔子的核心则是一大误解。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并没有把仁和恕对立起来,同时也没有截然分开。孔子再谈论仁时,有时也会把恕的内容体现进去,比如《论语·颜渊》:“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这里面就把恕道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仁的内容。但同时又必须看到,仁和恕又是不等同,也不是简单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可以理解为仁作为有为,需要恕之无为作为根基、条件,因而孔子在表述仁时也会考虑到恕的维度。

恕道强调不要做什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实际上也是一种无为思想。恕道之无为,正好与孔子推崇舜的理念一致,舜是无为而治。《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也就是孔子的杂多理念大多属于有为范畴,而这些杂多理念是建立在无为的根基上的,这个根基就是恕道。由此看来,孔子、老子都是主张无为的。

孔子认为,恕道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不能强加于人。这里面还涉及一个理论前提,凭什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为什么就不能强加于人?孔子对此也是有自身的理论前提作为支撑的,那就是因为人性是相通的,自己不愿意的事情别人也是不愿意的,《论语·阳货》说“性相近也”,这一思想在生活中体现为“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二)老子无为道:人所不欲,勿施于人

老子把无为上升到了道的高度,认为道是无为的:“道常无为。”因为道是无为的,而圣人法道而行,所以圣人“处无为之事”,圣人是无为而治的。无为作为老子的核心思想,这基本是共识,无为而治成为一句常用语。其争议主要在于无为到底是什么含义。

无为是不把意志强加给别人。执政者无为,就是执政者不控制,不发动权力意志,实现民主社会。“为”字的原字形是上下结构,上爪下象,从爪从象,原意是人对大象进行驯化,驯化意味着改变本来的状态,是强加给人的意志,所以为的本义是意志的强加,故而无为也包含不强加意志的意思。而不强加意志的前提是自身意志的不彰显,因而无为即无意志、不强加意志于人。执政者无为,对人民不干预、不控制,是防止公权力异化为私权力,体现主权在民,也即“权为民所用”的民主思想。执政者不控制、不强制,人民就是自由的状态,“我无为而民自化”。不把意志强加给人,也可以表达为:人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老子思想里,对于为的问题,有的地方是反对“为”的,比如“为之者败之”;而有的章节又是主张“为”的,比如“为而不争”“为而不恃”“为之于其无有也”。出现这种情况,并非老子思想的悖论,而是“为”具有不同的含义。凡是老子在反对“为”时,这里的“为”是强加意志的含义;凡是老子在主张“为”时,这里的“为”是“做”的意思。

老子的无为思想,主要体现在治国维度,所以通常把老子的治国思想叫作无为而治。老子的无为思想,主要体现为执政者不强制人民,也就是一种民主精神。在郭店楚简《老子》甲本里,有“道亘无名仆”的明确表述,而这话是给执政者说的,也就是为了言说执政者是仆,而民是主。老子的无为思想,如果拓展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度,则是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强制他人,这是一种自由精神,也就是所谓的“人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自由原则。

孔子、老子都推崇道,都推崇无为。不同的是,孔子的无为体现为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子的无为体现为仆道:“人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思想都具有普遍性原则,具有高度的理性。因而,孔老之道作为中华精神的典范是当之无愧的。我们传承中华文化,其精髓就是传承孔老之道。

综上,要传承传播中华文化,首先要了解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这样的传承和传播才是有效的、精准的。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是道,在中华文化语境中,道是本体,是世界的本原。道在人道上的体现是王道,王道亦即内圣外王之道,孔子“一以贯之”的王道是忠恕,以恕为根本,恕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子“执古御今”的王道是无为,无为就是不强加意志,执政者不强加意志是为了实现民主社会,“我无为而民自化”,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独特的叙事方式,也为世界文化的丰富性和多元化贡献了自己的智慧。但传承和传播中华文化,还要杜绝两大误区。一是杜绝复古主义,复古主义是开历史倒车,是一种吃老本的做法,文化是发展的,是不断更新的,当代人有当代人的历史使命,应该不断创造新的文化;二是杜绝国学自大,国学自大就是排斥世界上的优秀文化而故步自封,比如有的国学传承者反对法治反对市场,都是非常狭隘的做法。中华文化不仅需要传承和传播,也还需要反思和发展。我们不仅需要传承中华文化,更需要生成当代中华文化。如果我们传承传播了我们独特的中华文化,又不断与时俱进不断地吸收外来文化,中华文化才可能实现真正的复兴。

猜你喜欢
核心理念王道圣人
埋个将军
Realistic Words, Chilling after Reading
哥伦比亚大学 客户是上帝,学生是王道
以师为本:学校发展的核心理念
微趣图
官场圣人范仲淹
官场圣人范仲淹
“做中学”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分析
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的核心理念与教学改革路径之研究
基于人才成长的职校班级文化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