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材料 提炼主题 体悟方法

2018-09-10 05:46曾佑彬严科
中学历史教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史实行文现代化

曾佑彬 严科

2018年全国高考历史Ⅱ卷第42题,大有历史新课程在核心素养下立意的色彩。它既为历史老师理解核心素养提供了典型案例,又反托我们高三历史教学,特别是典型案例的分析教学。因此,有必要聚焦这个典型案例,并由此举一反三,提炼出有效的优化教学的若干原则。为了深入探讨和分析该试题的相关机理与启示,特将试题呈现于后: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从英国预购炼铁机炉,有人提醒先要确定煤、铁质地才能配置合适的机炉,张之洞认为不必“先觅煤、铁而后购机炉”。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购得大冶铁矿,开始筹建汉阳铁厂,由于找不到合适的煤,耗费六年时间和巨资,仍未能炼出合格的钢铁。盛宣怀接手后,招商股银200万两,并开办萍乡煤矿,但由于原来定购的机炉不适用,依然未能炼出好钢,只得贷款改装设备,才获得成功。通过克服种种困难,汉阳铁厂成为中国第一家大型的近代化钢铁企业。1949年后收归国有。

——据编自陈真等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等

材料提供了一个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案例,蕴含了现代化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一、深入挖掘和解读试题的深刻内涵和解题机理

该题玄妙之处和命题智慧在于以汉阳铁厂发展和演变为切入点,考查中国近代化问题,从而实现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考查。它要求学生结合晚清至新中国的时代背景及经济发展方式和水平,对材料中体现的经济工业化进行解读,同时,将中国放入19世纪以来的国际大背景中加以考量,要求透过材料获取和解读信息、发现问题、提出观点。

1.注重主干知识的整合与迁移

该题属于开放式试题,要求拓展学生视野和思维空间,注重由“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然而,所有能力立意只有在掌握历史核心知识点基础上,才能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正是基于这样的命题理念,本题要求由一个近代企业发展案例,联想现代化的诸多启示。通过汉阳铁厂的发展历程,学生必须联想到近代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近代民族企业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特点;新中国成立后“一五计划”奠定我国工业化的基础等史实。同时由经济现代化迁移向政治和思想现代化的相关史实,拓宽思路和方向。这样学生心中有史料,有“料”才有底,有“料”才能充实自己的观点。

2.蕴含学科素养的考查

2018年普通高中历史考试大纲中强调“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本题要求学生具备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等历史学科素养。通过汉阳铁厂发展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发展要因地制宜;企业发展要注意科技创新,这是对唯物史观的考查,即实事求是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等理论。材料中多个时间点汉阳铁厂的变化,中国从英国预定机炉等史实,是对时空观念的考查。学生通过这则近代企业发展材料,整理有效信息,形成自己观点,辨析、回顾近现代相关史实进行取舍,运用史料考证自己观点并进行历史解释,由此考查其史料實证和解释。近代仁人志士为求富强所表现出的强大毅力,激励考生为实现民族复兴不断开拓进取,这是家国情怀的体现。

3.关注时代热点和现实价值

此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关注社会热点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历史的现实意义,非常接地气。一个汉阳铁厂的变迁,反映近代中国工业的变迁,也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的巨变和中国人民在求强求富的道路上不断奋斗的精神,增强考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这是新时代民族主义的体现。通过科技对汉阳铁厂发展的影响,让学子心里埋下科技创新的种子。还原历史学科的本真,发挥“以史为鉴”的学科功能,这是历史的现实价值。

二、基于试题蕴含的指向性探讨对该类试题进行有效教学指导

2018年全国卷Ⅱ卷第42题对高中历史的教学和复习具有启示,下面是我们从该题的解析中获得的几点体会。

1.把握“微观-宏观-微观”的机理

近年来全国卷第42题,多从一个经典个案的材料出发,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论点并进行论述。对学生而言,最困难的就是阅读材料后发现问题,提出一个恰到好处的论题。所谓恰到好处就是论点具有理论性、现实性、创新性,学生论述时能够轻松做到有理有据。所以我们需要在历史教学中提升学生由微观史实中提炼宏观结论,再由宏观结论回到微观史实来论证其论点的能力。

比如在讲解近代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一课时,可以荣氏企业的跌宕与起源为明线,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为暗线。1899年荣德生创办实业,1914-1922年荣氏兄弟成为“面粉大王”,1932年荣家发展达到顶峰,抗战期间荣氏部分企业内迁,1946年荣德生被绑架,再到建国后荣氏企业成为红色企业。学生通过材料可以得出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或民族实业家的奋斗救国精神,还可以看到在特定环境下中国近代化的艰辛。而在论述环节,可以引导学生以史实为依据对论点加以说明性实证。这就需要我们再从宏观结论回到微观史实,如我们在复习近代西方政治制度的确立这一单元时,学生应该能够体会到近代西方代议制民主的多样性特征的宏观结论。但这一特征又如何印证,学生就需要回到这一单元英美德法等国政治制度微观史实中去:从政体来看英美法德等国差异明显,有君主立宪,有民主共和;从权力中心看有议会、皇帝、总统等差异。这样对具体历史史实的辨别、分析、解释,才能真正地得出结论。

2.激发“实证、联想、探究”的精神

我们在历史课堂的教学和复习中,应该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地位,解放学生思想,激发他们探究精神。一是自主探究,鼓励学生去分析各种史料,让学生思考:这些史料反映出作者什么样的观点、利益和背景? 这些史料是对事件加以叙述的全部依据吗?[2]这样就能提升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合作探究,通过几人合作交流的方式,阐明各自的观点和依据,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史实,规范提升语言能力。三是师生探究,如今学生获取信息方式多样,在某些问题上有独到见解。那么老师和学生也可以激烈地探讨,当然需要在探究中对学生的价值观、史料辨别等作出引导。在积极的探究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史料辨别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得到提升。

3.关注“营养、学养、素养”的培育

李惠军老师在为我们进行专业培训时一再强调:“主张,历史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发掘历史教材中的‘营养,以丰富的历史‘营养哺育学生厚重的‘学养,进而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科核心素养应该是考试改革的重要风向标,它要求学生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就全国卷高考42题对历史核心素养的考查而言,需要我们在历史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将时空观念、历史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潜移默化地融入历史课堂。例如复习中国经济现代化时,纵向上需要以时间为序从鸦片战争后、辛亥革命后、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后等时间段总结近代化阶段特征,空间上可以就内地和沿海、中国和西方进行对比教学,明确近代化的地域差异。而在分析甲午战败的原因时,给出两国民众对政府的态度的材料“中国民众对国家的淡漠心态,日本民众将国家命运和自己命运捆绑在一起”。让学生对史料进行真伪辨析,就因果关系作出解释,作为实证依据分析甲午战争结局。在讲解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课结尾时,我们可以由历史回到现实,以一带一路、亚投行等实例展现我国的大国情怀、强国风采,烘托家国情怀。这样学生在解题时就有正确的价值观引领,提升论点的高度,论述具有现实价值,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然上升层次。总之,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有助于学生解答全国卷42题时,提出合理论点,论述理据充分,语言组织时序逻辑性强。

三、探究指向高考服务专项训练的行文答题范式

该类试题对答案行文有很高的要求——围绕主题、聚焦题眼、史论结合、逻辑严谨、结构完整等等。为此,笔者试图解决该类试题,在针对性的专项训练中,尝试提供一个相应的答题范式,以期抛砖引玉,以学同仁。

1.时序性——行文之脉,以时空导引全文

“乾坤万里眼,时序百年心”(《春日江村五首》唐·杜甫)。时序是历史学科行文之脉。学生回答2018年全国卷二卷42题时,要根据试题要求,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说明现代化启示。假设我们以“中国现代化是在艰难曲折中发展”为论点,那就要根据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时序,择要逐条回答,以“经济”思路为例,就可以从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各个阶段、一五计划、改革开放……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回答。这样行文,就自然地体现了历史学科的“时空观念”这个核心素养。

2.阐释性——行文之体,以史实论证观点

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上堂开示颂》唐·黄檗禅师)。历史阐释是历史学科的行文之体,要求注重回答问题的论证性特点,既包括在行文结构上按照论点、史实、总结的步骤答题,又包括分阶段阐释,或有机有序表述,注重结构完整性。以此题为例,行文时先要依据材料提出论点如“科技是现代工业化的关键”,再用两个以上史实进行论证,最后进行总结。在论述时也要分阶段阐释,以晚晴时期、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等时期为序,列举每一时期科技发展和工业化状况进行对应论述,这样行文,很自然地体现了历史学科的“历史解释”核心素养。

3.逻辑性——行文之魂,以因果理解历史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二首》南宋·朱熹)。逻辑性是历史学科的行文之魂,要求行文时,注意史实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历史背景与历史过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历史现象与历史特征之间的逻辑关系;历史人物与历史环境之间的逻辑关系,如近代科技薄弱,自然现代化艰难;改革开放后,科技发展就快速推动了现代化进程。这样行文,逻辑清晰,很自然的体现了历史学科的“历史解释”核心素养。

4.系统性——行文之骨,以理性论证历史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立春偶成》宋·张轼 )。系统性是历史学科的行文之骨,要求行文时,注意思路的系统性、完整性。通过条分缕析,立体论证,而非片面偏颇,自陷窠臼,从而理性地解读历史。解答2018年全国卷二卷42题时,仍以说明“现代化的发展具有曲折性”为例,除了前述可从“经济”的角度论证外,还可以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角度论证。如,政治方面,近现代中国先后经历了君主专制——戊戌变法/君主立宪——中华民国/民主共和——新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等,历经曲折,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想文化方面,近现代中国先后经历了“向西方学习”——中体西用——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前述概要论证,从不同的角度,系统性地对“现代化的发展具有曲折性”进行了论证。

5.辩证性——行文之精,以对比反思历史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题西林壁》宋·苏轼)。辩证性是历史学科的行文之精,要求行文时,注意从不同的角度,正反纵横,辩证分析,对比反思,升华提炼,传递正能量,体现历史价值取向。再以本题为例,笔者依据材料提出启示“经济体制创新是影响现代化的关键”。论述此题时,我们可以从正反两面论述:违背时代的体制阻碍现代化的發展,顺应时代体制推动相现代化的发展。通过这样辩证行文,从正反两面印证论点,更具有说服力,体现出历史价值取向。

总之,在回答该类试题时,把握好“五性”——时序性、阐释性、逻辑性、系统性、辩证性,以一个明确的主题(如2018年全国卷二卷42题中的“现代化”为主题),两三个典型的史实,按前述“五性”要求,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并能辅以扎实的基础知识,必定能够在高考场上轻松出彩,轻取高分甚至满分。诚如是,则琐文幸甚。

【注释】

[1]教育部考试中心主编:《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全国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第163页。

[2]陈志刚:《历史探究教学的特点刍议》,《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年第2期。

猜你喜欢
史实行文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思维有支架 行文有范式
如何避免行文平淡无奇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锦衣少年行》周行文:没有能与不能,只有想与不想
短文改错中行文的“一致性”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对八路军留守兵团几则史实的考证
中国工农红军第17军史实考
向武器装备现代化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