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欣雨
摘 要:正确认识事物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受社会环境和多元价值观的影响,榜样教育价值取向出现异化,致使榜样教育效果有效性减弱。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已成为我们共同的价值追求,榜样教育教育价值选择要尊重教育规律、社会现实和时代要求,求真、求实、求效,做到理论与实践、多元与一元、目的和手段三个方面的统一,提升榜样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时代;榜样教育;价值选择;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12-0004-03
Abstract: Understanding things correctly is the basis for solving problem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environment and multiple values,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example education appears dissimilation, which leads to the weakening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example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nd the Chinese dream have become our common value pursuit. The choice of educational value of example education should respect the educational law, social reality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seek truth, seek truth and effect, and achieve the unity of theory and practice, pluralism and monism, purpose and means, so a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Example education.
Keywords: new era; example education; choice of value; practical path
榜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种重要方式和有效载体,历来为我们所重视。从古到今,诸多先贤在各个领域为我们树立起了一个个航向和标杆,激励和引导着我们以他们为榜樣,奋力前行,为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文化的传递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转变,榜样教育受到经济全球化、文化和价值观念多元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榜样教育有效性减弱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针对榜样教育有效性减弱这一问题,国内学者普遍认识到目前榜样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在分析问题根源基础上,探寻提高榜样教育有效性之道,取得了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国外学者则以理论建构为基础,从社会学、心理学的视角对榜样教育进行了基础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近年来,我国学者对榜样教育价值特征和目标、马克思人学理论、榜样教育价值取向的作用及选择等进行了研究,榜样教育价值选择的目标和原则等问题逐渐受到学者的重视,但是我们仍对榜样教育的价值选择缺乏系统的阐释。现实生活中由于受到个人有限理性、功利性和工具性等价值取向的影响,榜样教育的价值取向和价值选择出现异化,榜样教育忽视了教育的价值规律,脱离了人们正常的价值追求,榜样教育为人们内心所排斥,致使部分榜样教育活动只有行为参与,却无心理投入,榜样教育效果减弱也就成为了一种必然。因此,新时代,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为价值导向,从榜样教育应然价值选择着手,对新时代榜样教育的价值选择问题进行研究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榜样教育价值选择的现状分析
榜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种重要载体受到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和制约。建国初,面对相对单一的社会价值观,成功塑造了雷锋、焦裕禄等众多全国上下学习的榜样典型,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人们的思想受到了多种思潮的影响,主体意识、批判精神明显提升,价值观念更为复杂多元,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差异出现,“一个典型、万人景仰”的局面再也难以形成。当下,我国已经处于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地位已经牢牢确立,中国梦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共同梦想和追求,但榜样教育价值取向仍受到了多元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多种价值观念交互传播,无形之中使社会主流价值观处于被多元价值消解和弱化的境地,社会道德价值取向扭曲,榜样教育有限理性化、功用化等价值倾向出现,给榜样教育带来了严峻的影响和挑战。
(一)榜样教育价值取向趋向有限理性化
面对多元化的社会现实,榜样教育在塑造、宣传、学习和评价等方面出现了价值取向有限理性化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因人为的目的,过于注重抽象理性。在塑造过程中对榜样过度抽象概括和过多“合理性”取舍,导致榜样的日常生活、成长历程、心理轨迹等被抹杀,榜样成为一个冰冷的理性模型,一个可以随意添加内容、剥离了道德内核的空壳,榜样教育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力,始终无法渗透到人们的内心里;[1]二是多元价值观背景下多样人性初现,人们进行价值选择和评判时,不再根据单一的“官方标准”来进行鉴别,而是更多把自身的利益投射在自身的价值认同上,成为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榜样教育过程中出现了价值认知和实践行为脱节的现象,学做两条线、知行两标准,对榜样进行宣传和评价时,一般采取社会核心价值观念去宣传、评价,但是牵扯到自身利益时所表现出价值和评价标准就发生了变化,与自己口头宣传和评价的标准大相径庭,甚至截然不同。
(二)榜样教育价值取向趋向功用化
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共同认知和价值选择,然而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仍大行其道,榜样教育也深受影响,于是 “芙蓉姐姐”“流氓燕”等不被某些人以为耻,反而成为了他们的偶像和学习榜样,把名利和享受当作人生价值的基本追求。在这种价值观念的影响下,信仰教育和人生终极关怀陷入困境,传统榜样教育那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形象成了他们心中的 “傻子”,部分优秀榜样典型甚至成为了他们轻蔑、调侃、抹黑的对象。
不仅如此,现实中,一些人為一己之私或者一地之私,往往使榜样教育成为一种一时的任务或秀场,经常是一时轰轰烈烈、铺天盖地,感觉一片形势大好。然而当教育主题导向发生变化以后,又会出现另一种轰轰烈烈的场景,已树立的榜样销声匿迹了,人们的学习偃旗息鼓、改辙易途了,在这种现实功利的绑架之下,榜样学习已经完全脱离了自我认同的轨道,沦为某些人规避道德风险和攫取政治利益的手段。[2]从而导致学习的榜样不是像雷锋一样被人们牢牢记住,而是慢慢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和内心里。
二、榜样教育价值选择异化的原因分析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基础,外因是条件,我们在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内因,又要看到外因,坚持内外因结合看问题。榜样教育价值选择异化同样存在着内外因方面的原因。
(一)榜样教育价值选择异化的内在原因分析
榜样教育的理念、内容和方法、途径等存在问题,已不适应新时代榜样教育的发展需求。具体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榜样教育中对榜样教育理解的狭隘,忽视了对人性化教育理念缺失,榜样教育中的道德误解使少年儿童对道德理解错位或者发生偏差,导致榜样教育只有行为参与,而未发生道德选择,榜样不被认同;二是传统榜样教育方式同“微时代”的表达方式难以契合,榜样的道德示范作用被多元价值消解;三是传统榜样教育较多地采用灌输说理等方式,注重表现形式和口号,教育形式较为苍白,存在陈旧、呆板、单调、官腔、缺乏时代性、创新性、人文性、不接地气等诸多问题,[3]忽视青少年的互动和实践参与,传统榜样人物失去吸引力。
(二)榜样教育价值选择异化的外因分析
榜样教育不仅属于他所在的民族,更属于他所处的时代。榜样教育既有继承性,又具有发展性和时代性,榜样教育受到社会环境、价值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因素。具体而言,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环境的影响。政治民主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媒介传播网络化等诸多因素给榜样教育带来巨大冲击和挑战,影响着人们对榜样教育的认知和价值判断,最终会影响着人们的价值选择;二是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影响。人类的所有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均以一定的利益和价值追求为原动力,人的一切活动都可以归结为价值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不同的价值思维和价值取向对个体的思想和行为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当下,多种价值观的高速交互传播,带来了各类良莠不齐的社会思潮,无形之中使榜样教育所宣扬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处于被多元价值消解和弱化的境地。
三、榜样教育价值选择的价值取向
教育承载着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功能,教育过程的本质决定了任何教育行为都是为了满足某类主体的需要,都有目的,有价值选择和追求的。榜样教育的内在目标不仅要造就学生性格上的某种发展,个性发展的某种完成,而且还要跟国家目的相一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榜样教育的价值选择指明了在教育过程中应坚持的价值取向。
(一)遵循教育规律,强化“成人”教育
人现实本质的差异性决定了人的多样性和人的思想道德水平的多层次性。这要求我们在榜样教育中既要重视共性,加强对教育规律的认知和研究,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又要重视人的个性发展和成长,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以马克主义人学理论和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为价值导向,坚持“成人”教育,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培养理性平和、心理健康、全面发展的人。
(二)尊重社会现实,加强榜样教育的针对性
我国已进入新时代,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已成为新时代的基本特征,也已成为榜样教育面临的最大的社会现实和实践基础,因此新时代榜样教育要紧紧围绕新时代这一最大实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立德树人教育,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发挥协同效应;运用新媒体、新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榜样教育,建构更加多元、理性、务实、有效的榜样形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满足人们成长发展的不同需求和期待。
(三)遵从时代要求,提升榜样教育的亲和力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把握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榜样教育不仅属于他所在的民族,更属于他所处的时代,我国教育发展已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新时代对教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新主张,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榜样,时代变迁要求榜样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因此在榜样教育中我们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跟时代步伐,掌握新时代榜样教育的新特点、新要求,运用新媒介、新方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贯穿于榜样教育全过程,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榜样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把个人梦和国家梦、民族梦结合起来,促进国家、社会与个人共发展。
四、榜样教育价值选择的实践路径分析
榜样教育基于社会现实,又要领导社会现实。榜样教育要基于新时代这一实际,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遵循教育规律,尊重社会现实,遵从时代要求,运用新载体,新方法,建构多层次、多类型的榜样形象,充分发挥榜样的激励、引领、带动作用,提升榜样教育的效用。
(一)以教育规律为指导,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理论和实践是相统一的,工作中,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同时实践也丰富、完善着理论的内容。教育规律是实践上升为理论后的真理性认识,对榜样教育的实践有着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榜样教育理論的认知和研究离不开对教育规律的把握,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4]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成为我们开展榜样教育所应坚持的价值理论和价值选择。
社会生活是实践的,理论最终都要落脚于社会实践。实践检验着、丰富着我们榜样教育的基本理论,推动着榜样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有机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遵循教育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和个体成长发展规律,因时、因事、因势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理论和实践的融合、生长。
(二)以社会现实为基础,实现多元与一元的统一
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已成为社会主导价值观念和人们共同的价值追求,然而,受到社会环境和多元价值观的影响,榜样教育还存在社会主导价值观与个人主体价值观契合度不够的问题,因此,一方面,在当前多元化背景下,我们要认识、承认人们价值目标的多元性,并要尊重这一现实,尊重多元目标、尊重合理诉求,求同存异,凝心聚力,推动榜样教育的社会主导价值和青少年个人的主体价值有机结合;另一方面,我们要在承认利益主体多元化与个性化的基础上,寻求并形成“共有-可接受”的价值共识。积极引导人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的价值观指导下,实现价值观念的多元与一元的统一。
(三)以时代要求为抓手,实现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榜样教育的内在目标不仅要造就青少年性格上的某种发展,个性发展的某种完成,而且要跟国家目的相一致。榜样教育过程中,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选择具有时代精神的真实典型,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对典型事迹和榜样精神进行阐释,建构更加多元、有效的榜样形象,促进榜样教育目标的实现。
榜样教育不仅属于他所在的民族,更属于他所处的时代。当下,新媒体已成为青少年日常生活、学习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榜样教育的载体、方式方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互动性、开放性、渗透性增强,我们要充分运用新媒介、新载体、新方法、新技术开展榜样教育,让榜样教育更贴近青少年实际生活,更加直观,可视化程度更高,内容更丰富,在多层次、多类型的榜样教育中促进国家、社会、个人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祖超,邵敏.青少年榜样教育困境与策略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1(1):80-83.
[2]李蕊.中国共产党榜样教育的历史考察与现实思考[J].河南社会科学,2017(7):43.
[3]王甲旬,李祖超.运用新媒体实现青少年榜样教育路径新探索[J].教学与管理,2015(12):69-7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