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传芳 葛庆焕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拔河作为我国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推崇和喜爱。本文通过查阅论述拔河运动的背景起源和发展现状,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例,调查研究高校开展拔河运动存在的普遍问题和突出难题,结合高校实际,分析研判高校推广拔河运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拔河运动在高校得以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新时代;普通高校;拔河运动;可行性分析
一、拔河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拔河始于距今二千四百年前春秋时期的楚国。楚国地处大江南北,水道纵横,除陆军外,还有一支强大的水军舟师,并曾发明一种称之为“钩拒”的兵器,专门用于水上作战。当敌人败退时,军士以钩拒将敌船钩住,使劲往后拉,使之逃脱不了。后来钩拒从军中流传至民间,演变为拔河比赛。到了唐代,拔河活动已广泛展开。“大麻全长四五十丈,两头分系小索数百条”,可见古代参加拔河的人数比现在的多得多。《唐语林》载:“拔河古用蔑缆,今民则以大麻桓,长四、五十丈”。大绳正中插一根大旗,旗的两边划两条竖线,称为河界线。比赛时,以河界线为胜负标志,所以改称“钩拒之戏”为“拔河”。一声令下,河界两边选手紧挽绳索,“使相牵引”,围观者“震鼓叫噪,为之鼓劲”。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湖南第一届省运会把拔河列为竞赛项目。
拔河作为一项简单易行的团体运动,拔河在1912年至1920年曾贵为奥运项目。而后由于缺乏更好的比赛条件,加之比赛用鞋、队员体重等多方面规则存在各种争议,拔河比赛就此退出奥运舞台。2002年,国际拔河联盟(TWIF)正式加入国际奥委会,这些年来一直以拔河回归奥运作为努力的目标。2014年,日本与韩国的拔河联盟就在争取拔河重返奥运大家庭的宣传。他们在申请书中指出,拔河可以让更多民间非职业选手登上奥运舞台,而考虑到规则相对简单,又是众多选手参加的团队运动,加上决出胜负时间并不长以及利于电视转播等因素,拔河值得回归奥运赛场。2015年12月,韩国、越南、柬埔寨、菲律宾一起申请的拔河(Tugging rituals and games)成功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拔河运动的现状和问题
随着拔河运动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国际拔河联合会成立后,拔河运动作为正式的体育运动项目正越来越焕发出其固有的魅力和活力。拔河运动的洲际组织、国家组织、地区性组织以及各种形式的俱乐部不断建立;世界锦标赛、各大洲的锦标赛、各个国家内部的锦标赛以及俱乐部之间的拔河竞赛体系不断完善,使拔河运动正以其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2005年9月,国家民政部正式批复同意成立中国拔河协会。拔河运动自1997年被国家体育总局正式立项以来,先后举办了8届全国拔河锦标赛,并于2003年正式出版了竞赛规则和裁判法,培养了一批拔河裁判员和教练员,为拔河运动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积极开展对外交流,选拔拔河队伍和技术人员赴国外参加比赛和培训,锻炼队伍,学习国际上先进经验和技术,为发展我国的拔河运动注入新活力。
拔河运动简单、易学、易行,参与度广,作为普通高校中最能体现大学生团结拼搏的精神风貌和团队协作能力、意识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非常适合在高校中普及和推广。2017年,作者通过问卷调查、个体访谈等形式,面向山东农业大学的600名师生开展了《拔河运动在高校开展的可行性》的调研,调研结果显示,高校推广和开展拔河运动存在着普遍问题和突出难题。
三、高校推广拔河运动的可行性分析
(一)新时代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
拔河运动作为竞技全民化和全民竞技化的典型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应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中发挥其功能价值和现实作用。
在国家层面,体育强则精气足,精气足则文化盛。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中强调:“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参与体育活动能够使人民在强身健体中成为体育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践行者,在全社会营造健康向上的活力氛围,彰显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
在社会层面,增强竞技意识,大力培养人才。在追求“以人为本”,谋求“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科学的发展竞技体育已成为新时代的追求。一是确立体育竞技意识,以创新的思想引导和支撑。二是上下联动构建网络,搭建全民运动、健康交流的互动平台,开展内容广泛的体育交流活动。三是社会联合,充分利用、盘活高校资源积极推动学校体育产业建设,响应青少年群体的运动需求。
在群众层面,发展健康产业,促进全民健身。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体育运动是主动促进健康的方式,能够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是基于心理认同之上进行愉悦性的活动,具有放松自我和调节心情的作用,全民健身和体育运动的地位日益显要。
(二)普通高校体育资源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力补充
“十三五”时期,我国体育发展将进入更加严峻的改革攻坚期。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体育需求与体育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一些长期制约体育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依然严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体育由“传统教育型”扩宽为“社会生活性”,而高校的不断发展壮大,更多的是注重校舍的开发和建设,往往忽视了用于体育教学、训练、竞赛和开展群众体育活动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高校体育教育与德育、智育和美育共同促进青年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是深入推进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我国体育创新、协调、绿色、开展、共享发展的重要环节。
拔河运动以其外部条件局限性小、健身效果良好等特点可有效的缓解高校体育资源和基础设施建设匮乏的难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中国拔河协会发布的竞赛规则中,专业竞技拔河道的场地分为室内与室外两类,室外拔河道应是平整的草地,地面标记一条中线;室内拔河道应经过组委会认可,其表面由对普通的室内拔河鞋具有足够摩擦力的材料制成,建议拔河道表面长度为36米,宽度1-1.2米之间,在拔河道表面做一条中线,两侧4米处各做一条边线,即可形成标准的拔河比赛场地。高校利用体育场、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等宽敞平整的场地均可开展团队训练和技能培训。高校推广拔河运动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其运动功能,也能够使高校的体育资源和基础设施得以有效利用。
(三)高校大学生提高身心素质和综合發展的重要载体
《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指出加快青少年体育发展,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即广泛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普遍增强青少年体质为目标任务,以活动、场地、组织建设为重点,统筹校内外资源,建立和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和联动机制,探索青少年体育辅导员队伍的培育工作,推进青少年体育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完善青少年体育评价机制,加强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市场等协同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报告中指出,我国学生体质健康问题仍然突出,如肺功能指标维持低水平、超重和肥胖现象严重、近视发生率继续增加、速度、力量素质增长趋于停滞、耐力素质低谷徘徊、柔韧素质成绩向好等。
拔河运动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相对抗及竞争性强的特点。在高校中开展拔河运动和比赛可以促进大学生学生身心健康,拔河运动蕴涵着丰富的心理素质因素,如勇敢、坚强、吃苦耐劳、开拓竟争、沉着果断、团结协助和自我控制调节的水平;高校举办拔河比赛可作为对传统体育竞技项目的重要补充,如在上海举办的上海高校巨绳拔河大对决,倡导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凝聚正能量和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因此,高校推广拔河运动可激发大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砥砺意志,凝聚和焕发青春力量。
四、结语
随着国家将全民健身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越来越多的人把体育健身作为现代时尚的生活方式,体育产业正在中华大地蓬勃发展。拔河运动作为我国传统体育竞技项目的重要补充,如何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普及和推广对新时代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
[2]《拔河竞赛规则》中国拔河协会.
[3]周伟昂.拔河研究[J].科技论坛,2014.10.
[4]百度百科.
(作者单位:山东农业大学体育与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