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实现事件的词汇化模式及认知动因

2018-09-10 13:17贾红霞李福印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18年2期

贾红霞 李福印

[关键词]“抓”类动词;实现事件;卫星框架语言;均衡框架语言;动词框架语言;概念化

[摘 要] 文章采用实证方法,选取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人民日报》中 “抓”类动词,探讨其表达“实现”意义的词汇化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词汇化模式多样化的认知动因。结果表明:1)“抓”类动词表达 “实现”的词汇化模式呈多样性,可由卫星语素、并列或连动结构或动词词根编码路径信息[实现]。2)“抓”类动词14种词汇化模式呈现S-语言、E-语言与V-语言特征,总体趋势为S-语言>E-语言>V-语言。3)“抓”类动词呈现多样化的词汇化模式与概念化有关。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174(2018)02-0074-10

1. 引言

词汇化模式是Talmy的重要理论贡献之一。根据路径由动词还是卫星语素来编码,Talmy(2000:222)把语言分为动词框架语言(简称V-语言)与卫星框架语言(简称S-语言)。基于Talmy的两分法,“现代汉语的类型归属问题,成为学界关注的一个焦点”(李福印,2013:25)。Slobin(2004:25;2006:64)认为现代汉语属于均衡框架语言(简称E-语言)。国内学界的观点包括:V-语言(吴建伟,2009),S-语言(沈家煊,2003;张亚锋,2007;李福印,2015),并列式结构语言(罗杏焕,2008),兼有S-语言、V-语言以及E-语言的特征(阚哲华,2010),并行词化模式(李雪,2010),互补性语言(Li,2013;邓宇、李福印,2015;邓宇等,2015)或并列框架语言(钟书能、黄瑞芳,2016)。汉语到底归属哪种类型尚无定论(李福印,2013:29)。Talmy探讨S-语言及V-语言的两分法类型时基于句法结构而非词法层面,即根据“概念结构与表层形态句法结构的对应”(史文磊,2011:14)来判断语言类型归属。按照Talmy 的观点,如果以运动事件为例,S-语言中的路径应对应卫星语素,而V-语言中的路径则对应动词本身。Slobin认为除了S-语言和V-语言外,还存在均衡框架语言即E-语言,其判断时采用了句法属性和语用属性双重标准 (史文磊,2012:55)。研究所选语料以及判断标准不一,导致汉语类型判断各异。对词汇化模式争论的焦点在于核心图式所处的位置,就汉语而言,因其复杂性而很难判断。

Talmy的S-语言和V-语言的两分法基于宏事件之一运动事件展开,之后扩展到变化事件、体相事件、行为关联事件及实现事件等其他4类宏事件。其中,运动事件是宏事件的原型,其它4类事件是运动事件的类比(Talmy,2000),但目前研究大多集中在运动事件(李福印,2013:29),仅有个别研究涉及静态事件(李福印,2015),状态变化事件(任龙波等,2015;杜静、李福印,2016;杜军,2016)和实现事件(严辰松,2005)及状态变化事件与实现事件的关系(贾红霞、李福印,2015)。现有研究大多停留在描述和分析词汇化模式层面,较少探讨其背后的动因。基于此,本文采用实证方法,选取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人民日报》中 表“捕捉”义的核心动词“抓”“捕”“逮”“擒”“捉”,探讨其表达“抓住”这一“实现”意义的词汇化模式,结合先贤研究探讨汉语的类型归属及其认知动因。

2. 理论背景及研究现状

2.1 词汇化及词汇化模式

词汇化(lexicalization)包括共时和历时层面的研究(董秀芳,2011:1-2)。共时指词汇形式对概念范畴进行编码和表达;历时指原来的句法组合后成为词汇单位,或者不再具有句法能产性 (Brinton & Traugott, 2005: 19-22;董秀芳,2011:1-2;史文磊,2014:7)。蒋绍愚(2007:401)把共时称为词化,指概念要素进入词的词义结构中;而历时称为词汇化,指大于词的语言单位凝固成词的过程。汉语学界的研究多集中在第二种,即凝固成词的现象(董秀芳,2011;史文磊,2014:7)。本文从共时层面探讨语义范畴“实现”如何在词汇中编码和表达。本文使用Talmy(2000)的词汇化模式这一术语。

Talmy(2000:21-23)的词汇化模式探讨形式与意义的匹配,研究路向分两种:1)以语义成分为恒量,观察这种语义成分由哪些表层成分表达;2)以表层成分为恒量,观察这些表层成分表达了哪些语义。表层成分与语义成分并非总呈现一一对应关系。一个语义成分可由多个表层成分表达,语义成分组合也可由单个表层成分表达。“语言包括形式与意义两个方面。语言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弄清楚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朱德熙,1985:80)。本文采用第一种研究路向,以语义成分[实现]为恒量,考察其在语言表层的编码,在此基础上探讨汉语类型归属及其认知动因。

2.2 实现、实现事件及其核心元素

“实现”(Realization)是Talmy探讨宏事件之一实现事件时使用的术语,实际上指的是施事者意图是否得到实现。“实现”表达的是有终点的语义。我们认为实现与完结(telic)紧密相关。Vendler(1957、1967)把动词分为状态、活动、成就及完成四类,认为成就和完成都是有完结性的,不同在于成就动词是瞬间完成并有终点的事件,而完成动词则有过程。汉语的情况非常复杂,仅就汉语是否存在完成动词就有很多不同看法,但不管是否存在完成动词,“实现”这一语义要素在语言中是普遍存在的。我们仅关注“实现”这一语义如何在汉语中表征。

实现事件是五种宏事件框架事件(framing event)之一,是运动事件的隐喻扩展(Talmy 2000:137)。根据施事者意图实现的程度,实现事件分为完成(fulfillment)和确认(confirmation)两种(Talmy,2000:261)。基于动词语义递增,Talmy認为英语有以下四类表达实现语义的动词:1)自身/固有完成义动词(如kick);2)完全完成义动词(如drown、kill);3)未然完成义动词(如hunt);4)蕴涵完成义动词(如wash、call)(Talmy,2000:261-268)。其中,自身/固有完成义动词和完全完成义动词属于完成类型,前者表示动作,后者表示动作 + 目标 + 目标的实现,相同点在于两类动词的意图范围与完成范围相匹配,差异仅在于两者颗粒度的识解不同。未然完成义动词和蕴涵完成义动词属于确认类型,两类动词的意图范围超出了完成范围,不同在于两者完成的蕴涵义不同,称为意动动词。相应地,实现事件中有完成和确认两类卫星语素(Talmy,2000:268)。作为运动事件的隐喻扩展,实现事件的 [实现] 相当于运动事件的 [路径]。下面以确认实现事件中的未然完成义动词hunt为例说明实现事件的核心元素。

(1)The police hunted the fugitive down.

警察 抓/追捕 到 逃犯。

(Talmy,2000:214)

同运动事件一样,实现事件的核心元素包括 [焦点实体],[背景实体],[激活过程] 及 [系联功能](Talmy,2000:214)。例(1)中,逃犯是[焦点实体],警察追捕逃犯的整个过程为[背景实体],追捕意图的实现为[激活过程],抓捕到逃犯为 [系联功能]。[系联功能]或[系联功能] + [背景实体]为框架事件的核心,即核心图式,相当于运动事件中的路径信息。实现事件中为[实现]或[实现] + [背景]。例(1)中核心图式在卫星语素down上,因此英语属于S-语言。Hunt(抓/追捕)是未然完成义动词,警察抓捕逃犯的意图就是把逃犯抓住,这一意图最终通过卫星语素down(该例中相当于汉语的“到”)得以实现。卫星语素down编码了该语境下的[实现]意义。汉语中的 “抓”类动词通常可以表达类似于hunt down 的语义。

2.3“抓”类动词研究现状

“抓”类动词语义非常丰富,本文仅限定在“抓”的第三条语义“捉拿、捕捉”(林杏光等,1994:1091),后文统称为“抓”类动词。萧红(2007:130)认为该义的核心动词包括“抓”“捕”“逮”“擒”“捉”,其 “意义内涵小、外延大,分布地域廣,使用频率高,动作起因涉及‘动物‘动作‘狱讼三个义类”。 在词典释义上,这些词相互释义,如:“逮”的解释为“捉,捕”(孟琮等,1999:82);“捉”的释义为:“使人或动物落入自己的手中”(孟琮等,1999:478),并和“捕、逮、抓、擒”互为同义词(王喜,1991:1593)。

“抓”类动词研究较为零散,尚缺乏系统性。萧红(2007) 探讨了核心动词“捕捉”义的历时演变和共时分布。余宁(2012)分析了“抓”的句法框架。除此,“抓”类动词散见于袁毓林(2010)对“抓”的配价研究,王眉(2009:34)“获取”类动词的研究及冯丽(2013)“拿”类动词同义词的研究。

本文基于Talmy的词汇化模式分析“抓”类动词的核心动词 “抓”“捕”“逮”“擒”“捉”如何表达“实现”意义,从而从更细致的层面探讨“抓”类动词表达实现事件的类型归属及其认知动因。

3. 研究方法与语料收集

本文采用实证方法,按照Talmy(2000:27)“口语化、使用频率高、普遍性强”的标准选取语料。 鉴于“抓”类动词在表达“捕捉”义的 “实现”时,书面语与口语区别不大,并且该义在报刊中普遍高频使用,故本文语料来源于北京大学现代汉语料库(CCL)《人民日报》。我们运用高级搜索功能限定搜索路径为《人民日报》,分别输入“抓”“捉”“逮”“捕”“擒”,进行穷尽性搜索。人工筛选后共得到 “抓”1122 例、“捕”888 例、“逮”551 例、“擒”190 例、“捉”76 例,共计 2827例。排除重复项共计550例,最后分析2277例。

如前所述,在研究词汇化模式分布时,不同研究者对待语料的方法不同。本文处理语料时,采用Talmy的观点,即把语料中出现的“抓获”“捕到”“逮住”“擒住”“捉住”等识别为句法结构,在此基础上来分析其词汇化模式。如果把这些语料识别为词,则会得到不同的研究结果。

4. 主要结果及讨论

4.1 词汇化模式分布及对应的语言类型

表1是 “抓”类动词表“实现”的14种词汇化模式分布,与此相对应的三种语言类型见表2。

结合表1和表2,总结如下:

1)呈现S-语言特征的词汇化模式分布在5种型式中,分别为:V [方式] + R [实现];被 + V [方式] + R [实现];V1[方式] + V2[方式] + R[实现];被 + 施事 + V[方式] + R[实现];将 + 受事 + V[方式] + R[实现]。这5种型式分别对应动结式、动结式被字句、动结式将字句,其共同点为V表示方式,补语表达实现意义,该类比例占 53.27%。

2)呈现E语言特征的词汇化模式分布在6种型式中,分别为:V1 [方式 + 实现] + V2 [实现];

V1[方式] + V2[方式];被 + V1 [方式 + 实现] + V2 [实现];被 + V1 [方式] + V2 [方式];被 + 施事 + V1[方式] + V2[方式];将 + 受事 + V1[方式] + V2[方式],占35.09%。E-语言偏好由均衡的语法形式表达路径和方式(Slobin 2006:64),这6种型式就是由并列词组和连动结构表达路径和方式的。

3)呈现V语言的词汇化模式分布在三种型式中,分别为:被 + V [方式 + 实现];副词[方式] + V[方式 + 实现];被 + Adv[方式] + V[方式 + 实现]。这三种型式共同点为动词词根表达路径信息 [实现],并且动词也是方式动词。仅占11.64%。

4)核心图式路径信息 [实现] 出现在卫星语素、动词词根、并列或连动结构中,即 [实现] 卫星语素;[实现]= 动词词根;[实现] = 并列或连动结构。

卡方检验结果显示“抓”类动词词汇化模式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X2 = 595.194,p<0.05),具有S-语言特征的多于E-语言和V-语言(即S-语言> E-语言> V-语言)。

4.2“抓”类动词词汇化模式探析

根据数据统计,“抓”类动词表“实现”意义的使用频率为 “抓”> “捕”>“逮”>“擒”>“捉”。下面结合表1和表2详细分析这几个核心词的词汇化模式。

4.2.1 体现S-语言特征的词汇化模式

根据表2的统计,本语料中53.27%的词汇化模式呈现S-语言特征。Talmy(2000)认为S-语言特征的词汇化模式中,核心图式表征在卫星语素上。实现事件中的核心语素为 [实现],在“抓”类动词中,表征为动词后面的补语成分。这与严辰松(2005)的结果一致,即,实现事件的词汇化模式为动补结构。5个“抓”类动词的词汇化模式表现为动结式。具体表征方式为:(被)动词 + 补语。补语包括“获”“住”和“到”。示例如下:

(2)广东省公安机关最近已抓获香港“周大福劫案”首犯叶育生。

(3)一次我和其他同志一起在院内南湖中捕到一条十多公斤的大胖头鱼。

(4)在闻讯赶来的其他退伍战士和警察的配合下,逮住了3名歹徒。

(5)一队队公安干警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擒住了一个个穷凶极恶的罪犯。

(6)干警们直扑王英汉的家中,又捉住住在他家的几名干将。

例(2)—例(6)中,动词“抓”“捕”“逮”“擒”“捉”都是方式动词,路径信息[实现]编码在补语动词(卫星语素)“获”“到”及“住”上。萧红(2007)认为 “获”用在“捕”“擒”等之后,意义逐渐虚化,强调‘抓住受事结果,使意义的表达在形式上更为明确。“到”是已经虚化的补语动词(施春宏,2008: 107),在这里作为卫星语素帮助动词“捕”,表示“捕”的意图实现。例(5)中的“逮”和例(6)中的“擒”则由“住”和“了”一起表达意图的实现。实际上,这是“获”“住”和“到”语法化的结果。“抓”的该类编码比例高达93.23%,呈现出非常明显的S-语言特征,其他依次减弱:“擒”占58.42%,“捉”占22.37%,“捕”占4.28%,“逮”仅占0.91%,S-语言特征极弱。

4.2.2 体现E-语言特征的词汇化模式

除了S-語言特征的词汇化模式外,语料还显示出E-语言特征的词汇化模式。E-语言特征是Slobin基于Talmy 两分法对语言类型进行的补充。按照Slobin(2006:64)的观点,E-语言偏好由均衡的语法形式表达路径和方式。路径信息[实现]编码在并列或连动式结构上。表2数据显示,总体来看,35.09%体现E-语言特征,示例如下:

(7)终将案犯抓获归案。

(8)同时又将另一参与贩卖者范玉霞逮捕归案。

(9)巴解安全部门因此逮捕了几十名与此有关的人员。

(10)凶犯被擒拿归案。

(11)李高令将其生擒活捉。

(12) 一并捉拿归案。

例(7)(8)(10)和(12)中,“抓获”“捉拿”中的“抓”和“捉”和“拿”都是方式动词,“归案”表示意图的 [实现],两者组合构成连动式结构。例(9)中,“逮”和“捕”分别表示 [方式]。“捕”的词典释义为“逮”,是意义实在的动作动词,意义实在的动作动词不能充当补语(沈家煊,2003:20)。这里位于“逮”之后,形成并列词组,而不作补语。“逮”和“捕”均为方式动词,地位均衡,共同表达“实现”义,“了”则进一步强化了“实现”义。“逮”和“捕”占75.68%,呈现出较强的E-语言特征。例(11)中,“生擒”和“活捉”均为副词 + 方式动词,组成并列短语,地位均衡,共同表达“实现”意义,该类占39.47%,“擒”占15.26%,“抓”仅占6.16%。

Talmy(2000)鉴定V-语言和S-语言时的标准主要是概念结构与表层形态句法结构的对应,在形态句法层面区分了核心与非核心(Matsumoto,2003; 沈家煊,2003)。具体来说,V-语言中的路径和主要动词 (或词根) 对应,而S-语言中的路径和卫星语素相对应。该标准可以称为句法属性标准。汉语属于形态不发达的语言,有时很难判断哪个为核心,哪个为非核心。如“逮捕归案”“生擒活捉”中,很难判断“逮捕”和“归案”,“生擒”和“活捉”哪个是核心,哪个是非核心。按照Talmy(2009)的观点,Slobin 的E-语言主要依据是句法地位相等(史文磊,2012)。例子中的连动结构以和并列短语结构均符合Slobin所指的E-语言特征,即具有相等的句法地位,并且也符合Talmy(2009) 所提出的两个词单用时的语义功能要相同的标准,因此我们把上述这类结构纳入E-语言框架。

4.2.3 体现V-语言特征的词汇化模式

根据表2,共有 11.64%的语料体现V-语言特征的词汇化模式。核心图式 [实现] 编码在动词上。示例如下:

(13) 张周生生擒闯入居民客厅的毒蛇,使居民无一伤亡。

(14)一些地方的村民已活捉好几只大鳄鱼。

例(13)和(14)中的 “生”和“活”为副词,“擒”和“捉”为方式动词,也是路径信息 [实现],即核心图式所在,体现V-语言特征的词汇化模式。例子虽然不多,但也说明词汇化模式和语言类型的不一致。即使是S-语言,也可能出现V-语言特征的表达形式。表1显示:“逮”未表现出体现V-语言特征的词汇化模式,“捉”的比例较高占38.16%,“擒”占26.32%,“捕”占20.05%,“抓”仅占0.71%。该类词汇化模式层级为“捉” > “擒”> “捕”>“抓”。

卡方检验结果发现,“捉”词汇化模式分布均匀(X2 = 4.132,p > .05),“抓”(X2 = 1815.979,p < .05)、“捕”(X2 = 749.541,p < .05)、“逮”(X2 = 531.181,p < .05)、“擒”(X2 = 57.295,p < .05)的动词频次存在显著性差异,词汇化模式分布不均匀。从语言类型看,“抓”和“擒”以S-语言为主,兼有E-语言和V-语言的特征,“抓”类型倾向为S-语言 > E-语言 > V-语言;“擒”为S-语言 > V-语言 > E-语言;“捕”为 E-语言 > V-语言 > S-语言;“逮”为E-语言 > S-语言,未发现V-语言特征的词汇化模式,而“捉”三种类型分布均匀(S-语言 = E-语言 = V-语言)。

5. 认知动因

根据语料分析,“抓”类动词 [实现] 路径信息核心图式一般有以下三种表征方式:[实现] = 卫星语素,这里的卫星语素,在汉语中通常体现在动结式中表示结果的动词补语上;[实现] = 并列或连动结构;[实现] = 动词词根。既可用卫星语素(动补结构中的动词补语)来编码路径信息 [实现];同时也可以用动词或并列短语或连动结构来表达。由此可见,汉语“抓”类动词表达实现事件时呈现出多样化的词汇化模式。为什么汉语呈现多样化的词汇化模式呢?

Huang(2015)认为汉语缺乏表达实现概念的动词来表达事件的完成,一般借助动补结构及表达结果义的短语或者借助致使结构等复杂形式表达,这是汉语的句法特点使然。这里的“完成”与Talmy的“实现”概念类似。我们认为,汉语出现多样化的词汇化模式是汉语本身的特点和概念化方式不同的结果。“概念化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过程,语法作为象征性结构,使得概念化具有不可见的结构和形式”(李福印,2008:346)。“概念化是人们的心理活动,是大脑对外界产生反应后,出于语言表达需要加工的过程”(李福印,2008:348)。戴浩一(2002:11)认为“句法对应的是概念化结构,而每一个语言有不同的概念化,不同语言的不同句式也在某种程度反映了概念化结构”。概念化方式的不同最终会导致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抓”“逮”“捕”及“捉”在现代汉语中表捕捉义的“实现”时,由于汉语双音化的原因,并且由于“汉藏语系的语言,注重语序,屈折形态欠发达,易于采用句法形式表达完结范畴;又以SVO语序为多,句法形式中采用动词后完结表达的形式多,所以动结式形式较多”(玄玥,2017:31)。这里,“抓获”“捉到”就是例证。在建构“实现”这一概念时,“抓获”“捕到”等动补结构体现了汉语组合的灵活性。动词语法化后的虚化义帮助动词一起完成“实现”的概念。汉语的动补结构违反了顺序性原则(严辰松,2005:29),呈现不同的概念化结构和概念化方式。除此之外,并列结构如“逮捕”,或者连动结构“抓获归案”“抓捕归案”。连动结构的语序符合时序相似性(李亚非,2014),是汉语广泛使用的结构,也可以共同概念化“实现”这一语义核心。

汉语形态特征不明显(沈家煊,2003),并且注重动作-结果(戴浩一,2002),在概念化方式上的灵活性更大,呈现的语言类型更为复杂。汉语多用词汇手段进行概念建构,而英语则更多、更持续稳定地依赖语法资源(袁野,2010)。概念化和词化不相同是导致不同语言词汇系统不同的原因之一(蒋绍愚,2007:387)。由此可见,“词汇化模式与语言类型及概念化密切相关,语言类型及概念化的异同对词汇化模式具有制约作用,体现出一致性和非一致性的相互关系”(罗思明等,2007:417)。

6. 结语

陆俭明、郭锐(1998:3)指出汉语语法研究理论上的两个挑战:对种种语法现象做出理论解释及从认知角度探索人类的语言机制。本语料调查发现,“抓”类动词的词汇化模式各异,可由卫星语素、动词词根或者并列或连动结构编码表征“实现”语义核心。词汇化模式分布不均,呈现S-、V-与E-语言特征,但总体上呈现S-语言特征的词汇化模式多于E-和V-语言,尤其以“抓”最为明显。从范畴化的角度来说,S-语言特征的词汇化模式是核心成员,而其他两种为边缘成员。总的倾向为S-语言> E-语言> V-语言。因为汉语的复杂性,不能简单地将现代汉语类型归为S-语言或V-语言或E-语言。本语料分析结果不支持汉语是典型的S-语言(Talmy,2000:272),也不支持Slobin(2004:25; 2006:64)E-语言的结论,支持汉语兼有S-语言、V-语言以及E-语言的特征(阚哲华,2010),并且某种类型的语言可同时兼有另一类语言的特征,两分法或三分法均有局限(Beavers等,2010)。判断汉语类型归属应综合考虑其他因素(钟书能、黄瑞芳,2016),现有研究结果证实不同的事件语域会得出不同的类型归属判断(李福印,2017:1),况且,词汇化模式具有概率性和兼容性,即使語言类型一致,也会因为概念化而不同(罗思明等,2007:418)。判断语言类型归属的前提是合理的标准,采用不同的标准必然得出不同的结果。鉴于汉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需要更多研究来验证。本文语料仅选取5个“抓”类动词且局限于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中的《人民日报》,后续研究应考虑更大范围内的语料搜索,并进行更细致的语义分析;另外本文只探讨了概念化动因,其他更多动因有待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戴浩一 2002 概念结构与非自主性语法:汉语语法概念系统初探[J]. 当代语言学 (1). // Tai, James H. -Y. 2002 Conceptual structures and non-autonomous syntax: Some conceptualization principles in Chinese Grammar[J]. Contemporary Linguistics (1).

邓 宇,李福印 2015 现代汉语运动事件切分的语义类型实证研究[J]. 现代外语 (2). // Deng Yu & Li Fuyin 2015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semantic typology of motion event segmentation in Mandarin Chinese [J]. Modern Foreign Languages (2).

邓 宇,李福印,陈文芳 2015 汉语隐喻运动事件的词汇化类型探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 (3). // Deng Yu,Li Fuyin & Chen Wenfang 2015 The lexicalization patterns of metaphorical motion events in Mandarin Chinese[J].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s (3).

董秀芳 2011 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修订本)[M]. 北京:商务印书馆. // Dong Xiufang 2011 Lexicalization: The Deri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Bisyllable Words (Revised Version)[M].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杜 静,李福印 2016 存在性状态变化事件的词汇化模式[J]. 外语教学(1). // Du Jing & Li Fuyin 2016 On lexicalization patterns of sate of existence change event[J].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1).

杜 军 2016 状态变化事件认知机制探究[J]. 外国语文 (3). // Du Jun 2016 Cognitive mechanism of state change event[J]. Foreig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3).

冯 丽 2013 以“拿”为认知基元的现代汉语同义词群建构研究[D]. 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 Feng Li 2013 A Study on Synset Construction Taking Verb “ná” as Cognitive Primitive in Modern Chinese [D]. Ph. D. Thesis of Wuhan University.

贾红霞,李福印 2015 状态变化事件与实现事件的概念界定[J]. 外语教学 (1). // Jia Hongxia & Li Fuyin 2015 On events of state change and events of realization[J].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1).

蒋绍愚 2007 打击义动词的词义分析[J]. 中国语文(5). // Jiang Shaoyu 2007 Semantic analyses of verbs of STRIKING[J]. Studies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5).

阚哲华 2010 汉语位移事件词汇化的语言类型探究 [J]. 当代语言学 (2). // Kan Zhehua 2010 Motion event typology in Mandarin Chinese revisited [J]. Contemporary Linguistics (2).

李福印 2008 认知语言学概论[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 Li Fuyin 2008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13 宏事件研究中的两大系统性误区[J]. 中国外语 (2). // Li Fuyin 2013 Two systematic errors in macro-event research[J]. Foreign Languages in China (2).

2015 静态事件的词汇化模式[J]. 外语学刊 (1). // Li Fuyin 2015 Stationary event: An exploration on lexicalization and typology[J]. 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 (1).

2017 典型位移运动事件表征中的路径要素[J]. 外语教学 (1). // Li Fuyin 2017 Path component in typical translocational motion events[J].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1).

李 雪 2010 英汉移动动词词汇化的对比研究[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 // Li Xue 2010 A comparative study on lexicalization of motion verbs in English and Chinese[J]. Journal of Xi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2).

李亚非 2014 形式句法、象似性理论与汉语研究[J]. 中国语文 (6). // Li Yafei 2014 Formal syntax, iconicity and studies of Chinese[J]. Studies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6).

林杏光,王玲玲,孙德金 1994 (人机通用) 现代汉语动词大词典[Z]. 北京: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 Lin Xingguang,Wang Lingling & Sun Dejin 1994 Dictionary of Modern Chinese Verbs[Z]. Beijing: Beijing Language College Press.

陸俭明,郭 锐 1998 汉语语法研究所面临的挑战[J]. 世界汉语教学 (4). // Lu Jianming & Guo Rui 1998 Challenges faced by Chinese grammatical studies [J]. Chinese Teaching in the World (4).

罗思明,徐 海,王文斌 2007 当代词汇化研究综合考察[J]. 现代外语 (4). // Luo Siming, Xu Hai & Wang Wenbin 2007 A survey of contemporary lexicalization study[J]. Modern Foreign Languages (4).

罗杏焕 2008 英汉运动事件词汇化模式的类型学研究[J]. 外语教学 (5). // Luo Xinghuan 2008 The typological study on the lexicalization patterns of motion event in English and Chinese[J].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5).

孟 琮,郑怀德(等) 1999 汉语动词用法词典[Z]. 北京: 商务印书局. // Meng Cong & Zheng Huaili et al. 1999 Dictionary of the Usage of Chinese Verbs[Z].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任龙波,李福印,邓 宇 2015 现代汉语双及物动结式的状态变化事件探究[J]. 外语教学 (5). // Ren Longbo, Li Fuyin & Deng Yu 2015 An exploration of Chinese verb-resultative ditransitive state change

event [J].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5).

沈家煊 2003 現代汉语“动补结构”的类型学考察[J]. 世界汉语教学(3). // Shen Jiaxuan 2003 The resultative construction in Chinese: A typological perspective[J]. Chinese Teaching in the World (3).

施春宏 2008 汉语动结式的句法和语义研究[M]. 北京: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 Shi Chunhong 2008 Syntax and Semantics of Verb- resultative Constructions in Chinese[M]. 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 Press.

史文磊 2011 国外学界对词化类型学的讨论述论[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 // Shi Wenlei 2011 A review of overseas discussion on lexicalization typology[J]. Journal of PLA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2).

2012 汉语运动事件词化类型研究纵观[J]. 当代语言学(1). // Shi Wenlei 2012 Lexicalization typology of motion events in Chinese: A critical survey [J]. Contemporary Linguistics (1).

2014 汉语运动事件词化类型的历时考察[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 Shi Wenlei 2014 The Diachronic Investigation to the Lexicalization Patterns of Chinese Motion Events[M].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吴建伟 2009 英汉运动事件路径语义的句法研究[J]. 山东外语教学 (5). // Wu Jianwei 2009 Syntactic examination of the path elements of motion events in English and Chinese[J]. Shando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Journal (5).

萧 红 2007 汉语捕捉义动词的历史演变和共时分布[J]. 长江学术(3). //Xiao Hong 2007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synchronic distribution of Chinese hunting verbs[J]. Yangtze River Academic (3).

王 眉 2009 英汉“获取”类动词的语义句法对比研究[D]. 宁波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Wang Mei 2009 The Comparative Semantic and Syntactic Studies on “Obtain” Verb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D]. M.A. Thesis of Ningbo University.

王 喜(编著) 1991 同义反义词典[Z]. 北京: 海洋出版社. // Wang Xi (eds.) 1991 Dictionary of Synonyms and Antonyms[Z]. Beijing: The Ocean Press.

玄 玥 2017 动词“完结”范畴考察与类型学分析[J]. 世界汉语教学(1). // Xuan Yue 2017 A typ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telic category of verbs[J]. Chinese Teaching in the World (1).

严辰松 2005 英汉语表达“实现”意义的词汇化模式[J]. 外国语 (1). // Yan Chensong 2005 Lexicalization patterns of “realization” in English and Chinese[J]. 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 (1).

袁 野 2010 概念化中语法及词汇系统的作用:兼论语法的共性和个性[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6). // Yuan Ye 2010 Grammatical and lexical system in conceptualization: Universality and Idiosyncrasy[J]. Journal of 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6).

袁毓林 2010 漢语配价语法研究[M]. 北京:商务印书馆. //Yuan Yulin 2010 The Study of Chinese Valency Grammar[M].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余 宁 2012 “抓”类动词的语义角色分析[D].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Yu Ning 2012 Analysis about Semantic Roles of the Verb “zhua” [D]. M.A. Thesis of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张亚锋 2007 汉语是卫星框架化语言吗[J]. 孝感学院学报 (6). // Zhang Yafeng 2007 Is Chinese satellite-framed Language[J]. The Journal of Xiaogan College (6).

钟书能,黄瑞芳 2016 汉语动补结构类型学的认知研究[J]. 外国语(3). // Zhong Shuneng & Huang Ruifang 2016 Research on Chinese verb-complement structure typolo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J]. 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 (3).

朱德熙 1985 语法答问[M]. 北京:商务印书馆. // Zhu Dexi 1985 Questions and Answers on Grammar[M].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Beavers, J, B. Levin & S. W. Tham 2010 The typology of motion expressions revisited [J]. Journal of Linguistics (46).

Brinton,L. & E. C. Traugott 2005 Lexicalization and Language Chang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uang, C. -T. James 2015 On syntactic analyticity and parametric theory[A]. In A. Li,A. Simpson & W. D. Tsai (eds.), Chinese Syntax in a Cross-linguistic Perspective[C].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48.

Matsumoto,Y. 2003 Typologies of lexicalization patterns and event integration: Clarifications and reformulations[A]. In S. Chiba et al.,(eds.), Empirical and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s into Language: A Festschrift for Masaru Kajita[C]. Tokyo: Kaitakusha: 403-418.

Li, Thomas Fuyin 2013 An empirical study of stationary motion events in Mandarin Chinese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2).

Slobin, Dan. I. 2004 The many ways to search for a frog: Linguistic typology and the expression of motion events[A]. In S. Str ?mqvist & L. Verhoeven (eds.),Relating Events in Narrative: Typological and Contextual Perspectives[C]. Mahwah: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ions: 219-257.

2006 What makes manner of motion salient? Exploration in linguistic typology, discourse, and cognition[A]. In M. Hickmann & S. Robert (eds.), Space in Languages: Linguistic Systems and Cognitive Categories[C]. Amsterdam/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59-81.

Talmy, L. 2000 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 (Volume II): Typology and Process in Concept Structuring[M]. Cambridge: MIT Press.

2009 Main verb properties and equipollent framing. In J. Guo, E. Lieven, S. Ervin-Tripp, N. Budwig, S. ?z?ali?kan, K. Nakamura (eds.), Crosslinguistic Approaches to the Psychology of Language: Research in the Tradition of Dan Isaac Slobin[M]. Mahwah: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389-401.

Vendler, Z. 1957 Verbs and times[J]. Philosophical Review (66).

1967 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M].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Key words:“zhua”(抓) verbs; events of realization; satellite-framed language; equipollent-framed language; verb-framed language; conceptualization

Abstract: Aiming to explore the typological status and cognitive motivation of Mandarin Chinese in expressing “events of realization”, the present study discusses and analyzes the lexicalization patterns of “zhua”(抓) verbs which express the meaning of “realization” and their underlying motivation by selecting exhaustively the data of “zhua” verbs from Peoples Daily in CCL corpus. It is concluded: 1) Different “zhua” verbs exhibit different lexicalization patterns. The semantic elements of “events of realization”, that is, the path information “realization”, can be expressed either by satellite,verb, or in combination of two verbs. 2) 14 distinct types of lexicalization patterns are found to show Satellite-framed, Equipollent-framed and Verb-framed patterns,showing the hierarchy of Satellite-framed language > Equipollent-framed language > Verb-framed language. 3) Distinct types of lexicalization might result from the unique conceptualization of Mandarin Chinese.

【責任编辑 刘文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