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成
摘要:近几年来,在农村养猪生产中,母猪妊娠后期(一般分娩前几天或十几天)或仔猪哺乳后期(一般仔猪出生30~40 d之间)低温症时有发生,笔者在近几年的临床诊疗过程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此病,大多数母子平安,母猪未有并发症并且全部治愈,现将治疗方法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關键词:中西医结合;母猪;低温症;治疗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8.04.153
1 发病原因
母猪低温症多发生于晚秋和冬春季节[1],母猪妊娠后期或仔猪哺乳后期。
2 症状
妊娠母猪精神不振,不愿站立,不吃食或吃食很少,呕吐,体温38℃以下,结膜苍白,肌肉颤抖,粪球干小,外表带有黏液,排粪排尿减少,四肢末梢发凉,呼吸基本正常,有的母猪病愈后,耳尖,尾梢脱落[2,3]。
3 治疗
3.1 西药
辅酶A100IU×5支、三磷酸腺苷2 ml(20mg)×5支、肌苷2 ml(0.1g)×10支、2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混合1次静脉注射。每天1次,连用2~3 d。
3.2 中药
温中祛寒,补气健脾。附子理中汤:附子30 g、党参30 g、干姜(炮)30 g、白术30 g、甘草30 g。水煎去渣候温灌服。每日1次,连用3 d。
4 体会
笔者认为母猪低温症,是代谢障碍性疾病,主要是因为营养不良所引起,造成妊娠母猪贫血,加上体内胎儿逐渐发育,需要营养越来越多,引起代谢障碍进而体温降低。
静脉注射能量合剂在增加机体能量的同时,也提高了三磷酸腺苷酶的活性,而使体温得到了回升。
方用附子理中汤,温中祛寒,补气健脾。干姜温中祛寒为主药。辅以党参补气益脾,使脾胃健运。白术健脾燥湿为佐药。甘草和中健脾,调和诸药。附子可增强温中祛寒之力。上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此病,使母猪机体代谢趋于正常,几年来本人用此法治疗35例,治愈率达100%,疗程一般在3~7 d。
参考文献
[1] 翁广东,杨家民,刘朝玉,等.母猪低温症的发生原因及治疗措施[J].养殖与饲料,2008(2):37-38.
[2] 孟玉学,杨为敏.母猪低温症的诊断和治疗[J].中兽医学杂志, 2014(12):9-10.
[3] 孙丽霞.母猪低温症发生的原因及对策[J].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7(3):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