潺潺
那天,为了窗明几净地迎接元旦,我趁老公陪儿子去上钢琴课的时候收拾屋子。
无意中,我从一个旧皮箱里翻出了一堆发黄的信封,打开一看,竟是一张张贺卡:有的是折叠立体的,有的印着我上中学时最流行的“还珠格格”,有的打开后是用弹簧粘着的生肖……这些贺卡上的圆珠笔或钢笔字迹都有些黯淡了,祝福中却都洋溢着年少的热烈、憧憬与祝愿。一瞬间,我仿佛回到了花季年华,透过那一张张贺卡,想起了记忆深处那一个个稚嫩的脸庞。也许,过年寄贺卡是只有如我这般出生于80年代的人,才记得和懂得的简单小幸福。
中学毕业后的几年中,我和昔日同窗,又用寄信的方式寄新年贺卡。随着贺卡寄出的,往往还有一封写在花花绿绿、带着香味的信纸上的信,我们在信里回忆着那些共同的记忆,也用最质朴的方式传达着彼此的心意。
我上大学的时候,开始通过电话和初中、高中时的同学拜年,无论是同在一个城市,还是身处其他省市,当听到彼此熟悉的声音都是那么开心、兴奋和激动,拜年的祝福話说完之后,我们还会相约来年再聚,而这聚会,有的很快实现,有的却遥遥无期。
工作之后,我们习惯了用手机短信来拜年,往往还没等过年,短信便一条一条地来了,到了春节联欢晚会开始零点倒计时的时候,短信的声音更是此起彼伏,有内容搞笑的拜年段子,或是富有内涵的“藏头诗”写成的祝福,有成语连成的与生肖有关的吉祥话……后来又有了彩信,动态的彩色图片为新年增加了时尚的气息,赋予了短信拜年新的内涵和时代特色。
手机信息拜年持续了多年之后,随着科技的发展,微信这种更经济、迅捷的拜年方式走进了千家万户。对于那些身在异乡,甚至异国的亲朋好友,我们不止限于想听到对方的声音,还会使用微信视频聊天的方式,看到对方亲切的面庞和笑容。
等儿子这代人长大之后,我不知道社会上会流行哪种拜年方式,但我敢肯定的是,无论是贺卡、电话、手机信息,还是微信信息、语音、视频,每逢佳节倍思亲,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永远不会断,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永远不会淡,人与人之间的祝福永远不会变!
无论身处哪个时代,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我们都会通过拜年保持那份期冀,铭记往日情谊,珍藏刹那芳华……
(责编 马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