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09-10 11:57杜鹏举胡奕涛
农业灾害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南阳市农业现代化

杜鹏举 胡奕涛

摘要 介绍了南阳市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现状,并分析了南阳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更好更快地发展现代化农业。

关键词 南阳市;农业现代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05(2018)02-066-02

DOI: 10.19383/j.cnki.nyzhyj.2018.02.028

南阳市是农业大市,是河南省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地,素有“中州粮仓”之美誉。“十二五”以来南阳市始终坚持“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核心,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当前形势下发展全市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关键。

1 南阳市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现状

“十二五”以来,南阳市各级政府、各级部门始终把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致富的“三农”问题作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工作的重点,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支持力度,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农村现代化的经济思路和产业思路,力推南阳市农业现代化进程。2014年南阳市(2个行政区、4个开发区、10个县、1个县级市)共有农民自愿组建形成规模的农业合作社9 198家,其中13家达到国家示范级农民合作社标准;家庭农场有2 585家。到2017年南阳市农民合作社增加到10 576家,家庭农场3 331家,种粮大户达到4 415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227家。农业现代化经营主体规模在不断的状大,同时也面临了一些问题。

2 南阳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2.1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当务之急

南阳市长期以来作为河南省粮食的核心产地,农业主要以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的生产为主,在产量上占有绝对优势。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消费者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发生了质的变化,不再是一味地追求数量的原始需求,消费者对农产品有了许多新型的需求,不仅要求农产品品种多样化、质量优质安全化,还要求个性休闲化,即农产品要有品相,要有质量,要吃的安全、吃的健康、吃的环保、吃的休闲、吃的养生。这样农产品过去单纯的数量上的追求不再能满足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

2.2 农业经营主体的组织化、经营化程度不高

南阳市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规模上不断扩大、数量上不断增加,整体上取得了一些好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南阳市农产品大部分还是以初级的农产品销售为主,在产品的储藏和深加工上还存在很大的不足;没有形成供、产、储、销一体化。第二,经营主体组织运行方式不成熟,主要表现在农民加入合作社的随意性大,农业合作社机构设置不完善,管理人员分工不明确,合作社组织经营管理者还是靠经验化管理,合作社没有一套有效的激励措施;合作社经营者与农民的利益没有结合好,农产品产业链不长,市场辐射面不够大。第三,农业经营主体的服务意识和能力薄弱,推广能力不强。一部分合作社以销售农产品种子和农资用具为主。另外由于组织者的技术能力和经营能力有限,现代化信息科技手段掌握的不熟练,与市场信息脱节、不对称,不能全面地了解农产品的市场销售情况,导致农产品出现市场过剩现象,抵御市场的风险能力弱。

2.3 新型职业农民的素质提高是关键

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典型家庭小生产作坊为主要特点的乡村经济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存在了相当长一段时间,造成了农村的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教育、科技、文化等资源和城市拉开相当大的差距,致使农村教育资源相对落后,农业劳动者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接受农业新思想、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技能。同时以家庭为主传统农业模式自身存在生产周期长、生产效益低等缺陷。大部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和经商或者做其他工作,不愿意进行农业劳动,出现了“有地不愿种”和“有地无人种”的局面。

3 促进南阳市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对策

3.1 因地制宜地创新农业结构优势

结合南阳市(平原区和丘陵区)地势优势和资源优势打造新型的经营模式。第一,依托城区的交通优势、资金优势、高校教育平台的优势,打造一批以南阳市区为中心的近郊都市观光生态农业园、农业采摘园、农业生态公园等现代农业产业供人们周末采摘、观光旅游。第二,宛城区、卧龙区、高新区、社旗、方城、唐河、新野、镇平等县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农业基础设施比较好,可以发挥当地农业科技示范园(高新区农业科技示范园、社旗县农业科技示范园)的科技开发、示范、辐射和推广的作用大力推进区域内规模化、集约化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主导的粮食作物,利用现代化科技提高产量。第三,南召、桐柏、内乡、西峡、淅川等县处于丘陵地区,可以把自己区域内(山、水、林、土壤、气候等)独特的资源优势整合来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如桐柏的兰花、茶叶,西峡的香菇、猕猴桃、中药材等,从而来提高农产品的销量和竞争力,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3.2 多途径完善和提高新型经营主体的组织化、经营化

实现农业的现代化首先要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以适应当前农业的发展新趋势。其次,要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政府的引导、支持与保护作用,使全社会对培育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工作进行关注和支持。在思想和意识上重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然后结合现代化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出台具体的相关政策。其一,政府牵头搭建平台多途径创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各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合作的机会,扩大招商引资力度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注入资金,逐年追加财政支农资金,建立完善的农业保险制度,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提供多方位支持和服务。其二,各级政府要建立一个长效的农业经营主体激励机制。在涉农项目上给予倾斜,国家涉农的财政项目优先农业经营主体,在农机具补贴上给予倾斜,在服务岗位设定上给予傾斜。对作出贡献的农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给予奖励。其三,以政府为主导,涉农龙头企业为主体,充分地发挥当地农业科技示范园和高校优势,构建出高效益、高发展潜力的现代化农业模式。其四,把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开展“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鼓励和支持农业经营主体与淘宝、京东、苏宁易购等大型电商企业合作,将农副产品、名优特产品和农村休闲服务等在网上进行销售,并且大力推进和实施淘宝、京东、苏宁易购村村设立服务站,这样农产品的采购源头和网上销售紧密结合,以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收入,拓宽了农业经营主体的销售渠道。

3.3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的内容中提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道路是否曲折,进程速度的快与慢,一方面在于政府的决策,而另一方面就是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劳动力的因素。只有培育一大批敢于打破传统的保守思维和生产方式方法,有眼光、有魄力、有创新思维,不怕困难,不怕失败,具有接受和应用现代农业技术的综合素质,同时又具备现代市场开发和经营管理能力的新时代创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现代化才能顺利地向前推进。因此要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首先,新型职业农民来源主要在农村,所以首先要缩小农村和城市的教育资源(基础设施、教学设施、教师资源等)差距,大力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提高農村适龄儿童的入学率,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职业教育,降低农村学生的辍学率,保障新型职业农民具备基本的文化素质。其次,发挥南阳市农业研究所和南阳职业学院及南阳农业职业学院等高校的优势。高校可以实施学历教育+非学历的教育培训模式,新型职业农民可以到高校去进修和培训农业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科研机构的专家定期到农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进行指导培训工作。再次,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技能培训,要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参与、公共财政支持。依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第四,多渠道、多途径引入培训经费,确保创新型农民企业家、农业合作社带头人、种植大户、农业青年计划培养对象以及务工返乡农民的知识技能培训,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3.4 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

各级政府要加强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等农业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的财政性支持,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改变农业经营模式,拓宽农业销售渠道;建立农业市场和气候的预警系统,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和农业公共服务。加强农业技术创新推广和农业产业经济的紧密结合。

4 小结

“十九大”报告和《南阳市农业局关于印发南阳市“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内容中都不谋而合提到发展现代化农业必须重视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发展,政府要善于综合运用多种政策性工具,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规模经营水平、完善利益分享机制,更好地发挥带动农民进入市场、增加收入、建设现代农业的引领作用,为达到更好更快地发展现代化农业,发展健康的农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杜鹏举.现代农民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宁夏农林科技:农业科技,2013(4):125-126.

[2] 新华社.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J].农村工作通讯,2017(12):5-8.

责任编辑:郑丹丹

猜你喜欢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南阳市农业现代化
“出名”的我
小青蛙卖泥塘
How do you understand the curriculum of English major
巴彦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问题研究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维发展探究
农地三权分置视域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素质要求和培育途径
贯彻新的发展理念 促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及其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内涵与实施策略研究
地税局的官职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