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里坤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分析

2018-09-10 00:21魏晓敏王睿
农业灾害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雪灾寒潮气象灾害

魏晓敏 王睿

摘要 利用1961—2010年巴里坤县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极端气温、大风、寒潮、雪灾、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的发生情况及演变趋势。结果显示,各类气象灾害频繁发生,大大影响了巴里坤县农业的发展,要重视对气象灾害的研究,采取有效的减灾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业和人类造成的危害和经济损失。

关键词 大风;寒潮;雪灾;沙尘暴;气象灾害

中图分类号:S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05(2018)02-027-02

DOI: 10.19383/j.cnki.nyzhyj.2018.02.012

巴里坤县位于新疆东北部,东邻伊吾县,南接伊州区,西毗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北与蒙古国接壤,属温带大陆性冷凉干旱气候,总面积3.84万km2,县境东西长276.4 km。巴里坤县是重要的农业、畜牧业基地,常年种植小麦、蔬菜、饲草料、马铃薯等多种农作物,研究分析该县主要气象灾害对保障农业生产意义重大。

1 资料与方法

采用1961—2010年巴里坤县气象局观测站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极端气温、大风、寒潮、雪灾、沙尘暴等主要气象灾害的发生情况及演变趋势。

2 结果与分析

2.1 极端气温

从表1可以看出,巴里坤县年平均气温呈逐年升高趋势,20世纪60—70年代呈现明显的负距平,为相对偏冷期,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00年代呈现明显的正距平,为相对偏暖期。21世纪00年代与20世纪60年代相比,年平均气温距平值升高了0.3℃,年平均气温也升高了0.3℃。

据50年资料统计分析,巴里坤县极端最高气温呈现波动上升趋势,极端最高气温极值34.8℃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极端最低气温也呈现上升趋势,极端最低气温极值-43.4℃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20世纪90年代后极端最低气温值上升了6.9℃。

2.2 大风

瞬时风速≥17 m/s(或目测估计风力达到或超过8级)的风为大风,是一种在春夏季节对农业生产危害较大的灾害性天气。从图1可以看出,近50年来巴里坤县区域平均大风日数10 d/年,平均大风日数呈现减少的趋势,减弱速率为0.7 d/10年,20世纪60—70年代大风日数最多,20世纪80—90年代中期大风日数明显减少。

2.3 寒潮

寒潮指大规模强冷空气自高纬度南下给所经地区带来的强烈降温和大风等天气,在水汽条件适宜时,会伴随雨、雪、冻雨等天气。寒潮的标准:按照中央气象台2006年制定的国家标准,即某一地区冷空气过境后,日最低气温24 h内下降≥8℃,且日最低气温下降到≤4℃;或48 h内日最低气温下降≥10℃,且日最低气温下降到≤4℃;或72 h内日最低气温下降≥12℃,且日最低气温下降到≤4℃;并伴有6级(或瞬时风速达17.0 m/s)大风或降水。

寒潮是巴里坤县的主要灾害性和转折性天气之一,危害性很大。春、秋、冬3个季节均可发生寒潮。而春、秋两季是巴里坤县农牧业生产的重要季节,春季出现的寒潮会给喜温作物和蔬菜幼苗造成危害;秋季出现的寒潮又往往引发初霜冻较早来临,使晚秋作物产量降低,品质下降。

据1961—2010年资料统计(表2、图2),巴里坤县50年出现寒潮天气过程69次,平均每年1.4次,其中春季出现最多37次,秋季18次,冬季最少14次。巴里坤县在50年内出现445次强降温天气过程,但是达到寒潮标准的次数并不是与之完全对应,寒潮天气过程占强降温天气过程的15.5%。

2.4 雪灾

雪灾是因长时间大量降雪造成大范围积雪成灾的自然现象。一般而言,大雪以上的降雪过程比较容易造成雪灾。大雪:24 h降水量5.0~9.9 mm的降雪天气过程;暴雪:24 h降水量≥10.0 mm的降雪天气过程;大暴雪:24 h降水量20.0~29.9 mm的降雪天气过程;特大暴雪:24 h降水量≥30.0 mm的降雪天氣过程。

据统计,1961—2010年巴里坤县共出现10次大雪天气过程,分别出现在1987年4月17日、1987年11月25日、1988年2月1日、1988年6月1日、1990年2月19日、2008年3月11日、2008年4月8日、2008年10月20日、2009年9月3日和2009年12月23日。

据巴里坤县30年资料统计,积雪深度≥5 cm的年份有29次,积雪深度≥10 cm的年份有19次,积雪深度≥20 cm的年份有5次,分别出现在1983年2月(出现3 d,积雪深度20 cm)、1987年2月26日(积雪深度21 cm)、1988年10月10日(积雪深度24 cm)、1997年4月30日(积雪深度38 cm)和2009年1月(出现2 d,积雪深度27 cm)。

冬季积雪覆盖除少数年份达20 cm以上,绝大多数年份积雪覆盖薄。

2.5 沙尘暴

沙尘暴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物质吹起并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1 000 m的严重风沙天气现象。

据资料统计,1961—2010年巴里坤县共出现沙尘暴天气过程26次,主要集中在春季,占全年沙尘暴天气的58%,尤其4月份占46%,出现时间主要是从午后到傍晚,大多沙尘暴持续时间不足1 h。

3 结论与讨论

极端气温、大风、寒潮、雪灾、沙尘暴等气象灾害是制约巴里坤县农业发展的主要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较为严重,建立气象灾害防御长效机制是农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气象部门应当建立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在防灾、抗灾、救灾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要重视对气象灾害的研究,正确地认识气象灾害问题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和原因,采取有效的减灾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对农业和人类造成的危害和经济损失。

在农业发展中还要发展水利灌溉、改良土壤等农田基本建设,提高抗灾能力。根据因时、因地制宜的原则,推行防灾抗灾的农业技术措施,以减轻或避免灾害损失。

参考文献

[1] 张家宝.新疆短期预报指导手册[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184-215.

[2] 姚学祥.天气预报技术与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1:219-254.

[3] 唐红忠.独山县寒潮天气气候分析[J].贵州气象,2006(S1):8-9.

[4] 道然·加帕依,阿依夏木.哈密地区风沙天气特征分析[J]. 气象, 2004,30(12):61-64.

责任编辑:郑丹丹

猜你喜欢
雪灾寒潮气象灾害
简述寒潮
超级秀场 寒潮来袭
盼 归
新巴尔虎左旗大(暴)雪天气特征分析
雪灾对林木资源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案例研究
西藏雪灾的地域分异及雪灾危害浅析
喀什地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广东省气象灾害对冬种辣椒生产的影响
2016年寒潮来袭,湿冻模式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