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果壳”的人:评《自然科学博物馆科普讲解理论与实践——科学诠释者的N项修炼》

2018-09-10 03:47王小明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18年2期
关键词:果壳讲解员科技馆

王小明

科学需要传播,更需要诠释。科学诠释是源自欧洲的一种科普理念,核心是将科学大众化,从而实现大众科学化。曾有人将科学诠释比作“剥果壳”,科学道理就像藏在坚果里的果仁,对大众来说,需要有人把坚硬的果壳剥开,才能品尝到科学的美味。科学诠释者就是这样一位“剥果壳”的人,而《自然科学博物馆科普讲解理论与实践——科学诠释者的N项修炼》一书讨论的就是关于“剥果壳”的技能与技巧。

我国自然科学博物馆行业活跃着一支年轻而充满激情与活力的科普讲解员队伍,近年来随着形势发展逐渐向科学诠释者转型,科学诠释的形式也不断推陈出新。然而长期以来,科普讲解员和科学诠释者的培养一直依靠以老带新的言传身教方式,没有系统的理论指导,缺乏专门的培训教材。為此,由万红同志牵头,组织上海科技馆、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一批在展示教育、博物馆研究、工程建设等方面有着丰富经验的科普专家和资深讲解员,总结两馆多年来在科普讲解、科学传播与教育活动中积累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形成系统的理论著述,与全国的科普同行交流分享。本书的出版还得到了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的资助和科学普及出版社(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的支持。

本书共分三个篇章。第一篇“基础篇”以科普讲解为中心,分别介绍了自然科学博物馆的发展历程及科普讲解的基本概况、相关理论以及工作发展,有助于提升讲解员的综合能力。第二篇“技能篇”结合丰富的实际案例,图文并茂地娓娓道来,从讲解词编写到语言表达、讲解技巧、礼仪规范,以及科学演示、科普剧、科学秀等科学诠释活动的策划设计等。第三篇“实践篇”收集了部分优秀的获奖作品,包括展览讲解词、科学表演剧本,力求通过更多生动的例子来为广大科学诠释者拓宽思路。

本书来源于实践,凝练精华,又将回归指导实践,不断螺旋上升,对我国科普工作的具体展开大有裨益。该书具有以下特点:(1)重视基础理论研究。作者从当代国际科学教育和公众科学学习的视角出发,研究了大量文献资料,整理并归纳了科普讲解中蕴含的传播学、教育学等理论,探讨了在非正式环境下观众的学习特点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科普场馆中的应用,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突出实践参考价值。由于大部分作者来自科普工作一线,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结合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针对不同受众、不同场合的不同诠释技巧进行了探究,并分享了关于科普剧、科学秀的创作与表演心得,为读者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案例参考。

科学诠释不仅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值得欣慰的是,本书在理论的指导下,同时又丰富完善了科普讲解理论,推动了理论的发展。这些努力在上海科技馆的科普展教实践中经受了检验,获得了一线展教人员和专家、同行的一致好评。衷心希望本书能被广大读者所喜爱,培养和造就一支规模宏大、高素质、专业化的科普人才队伍,为推动科普事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书 名:《自然科学博物馆科普讲解理论与实践——科学诠释者的N项修炼》

作 者:万 红 徐 湮 郑 巍 等

出 版 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5月

猜你喜欢
果壳讲解员科技馆
博物馆当讲解员
找出口
离 巢
我在四川科技馆
中国农业博物馆讲解员培养模式探索(英文)
空果壳
空果壳
黄果树瀑布现“天价”特级讲解员
科技馆惊魂之旅
科技馆惊魂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