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资源绿色效率TFP变化趋势预测

2018-09-10 01:40孙才志马奇飞李素娟
人民黄河 2018年2期
关键词:方差分解VAR模型

孙才志 马奇飞 李素娟

摘要:在SBM-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构建VAR模型,对群组前沿下中国东、中、西部水资源绿色效率TFP及其分解指数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旨在对中国水资源绿色效率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为各地区有针对性地提高水资源绿色效率提供依据。研究表明:中国水资源绿色效率TFP及其分解指数在1%的显著水平下呈一阶单整序列,并具有长期且稳定的均衡性,东、中、西部VAR模型均通过了平稳性检验,满足后续分析的运行条件;通过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可知,未来中国水资源绿色效率TFP受其自身影响明显,但有下降趋势;东部地区TFP的增长有赖于技术进步的提高(其贡献度高达20%),中部地区主要依赖于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生产规模的扩大,而西部地区得益于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协同发展。模型较好地模拟了TFP本身及其分解指数对水资源绿色效率TFP的影响,证明了VAR模型在水资源绿色效率研究中应用的合理性。

关键词:水资源绿色效率;SBM模型;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

中图分类号:TV211.1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i.issn.1000-1379.2018.02.010

当前,我国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着3个明显的问题:①水资源短缺与利用效率低下共存;②水环境恶化与水生态失衡共存;③制度建设无法满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要求。针对这些问题,国务院于2012年发布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同时划定了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并将提高用水效率放在突出位置。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产方式,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水资源是国家永续发展的重要资源,水资源绿色效率研究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对解决中国水资源短缺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早期的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主要集中在工业、农业、城市生活用水效率的测度等方面,其侧重点大多仅考虑经济效益,即把GDP作为唯一产出,这显然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生产过程。孙才志等、马海良等对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驱动因素和影响机理进行了探索,并尝试将污染物作为非期望产出纳入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体系中,得到了广大学者的认同。上述研究丰富了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体系,为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但依然存在以下不足:①把我国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对象,认为全国各地具有相同的生产前沿,然而我国是一个区域资源禀赋差异极大的国家,各地区在资本禀赋、劳动力禀赋、水资源禀赋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而不同地区可能面对着不同的生产前沿,如果不将地区差异考虑进去,继续采用总体样本对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评价,就势必对各地区真实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测度造成误差;②仅对我国当前的用水效率进行测度,而没有对未来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因此其结果具有一定的时限性,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③仅考虑了水资源利用所带来的经济和环境效益,未考虑社会效益,而“以人为本”的绿色发展理念要求我们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同发展,因此把社会发展指数纳入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体系中显得尤为重要。

鉴于此,笔者运用SBM-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TFP)指数模型,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水资源绿色效率TFP及其分解指数进行测度,并通过构建VAR模型,对各地区水资源绿色效率TFP及其分解指数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以及对中国水资源绿色效率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期为各地区有针对性地提高水资源绿色效率提供依据。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SBM-DEA模型

传统的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在测度用水效率时仅考虑经济效益,而不考虑非期望产出所帶来的影响,这与实际的生产过程不相符,忽视了投入与产出的松弛性问题。Tone提出的非径向、非角度基于松弛变量的SBM模型,将各投入产出的松弛变量直接纳入到目标函数中,解决了松弛变量对测度值的影响。模型表达式为式中:SEC、PEC分别为规模效率变化指数、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

TFP>1表示全要素生产率提高,TFP<1表示全要素生产率下降,TFP=1表示全要素生产率没有变化(即保持稳定),EC、TC、SEC、PEC与TFP判定标准相同。

1.3 VAR模型

向量自回归(VAR)是基于数据的统计性质建立模型,把系统中每一个内生变量作为所有内生变量的滞后值来构造模型,从而将单变量自回归模型推广到多元时间序列变量组成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应用VAR模型进行运算的步骤:①变量平稳性检验;②滞后阶数的确定;③协整性检验(鉴于本文有4个变量,因此选择Johansen检验方法进行协整性检验);④脉冲响应分析;⑤方差分解分析。

1.4 指标选取及数据处理

本文使用的所有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1-2015)、《中国水资源公报》(2000-2014)、《中国环境年鉴》(2001-2015)和《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限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的研究范围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具体指标说明如下。

(1)水足迹:具体说明见文献。

(2)劳动力:生产过程中实际投入的劳动量,用三大产业从业人员来表示。

(3)资本存量:运用永续盘存法来计算,并参照单豪杰的算法。

(4) GDP:以1990年为基期的国内生产总值作为期望产出。

(5)社会发展指数(SDI):参照文献,建立指标体系(见表1),计算方法见文献。

(6)灰水足迹:取灰水足迹总量作为非期望产出,具体算法见文献。

2 结果分析

2.1 平稳性检验

运用Eviews 8.0中的LLC检验(针对共同单位根)、IPS检验(针对单个体单位根)和ADF-Fisher检验3种方法分别对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水资源绿色效率TFP及其分解指数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其一阶差分序列均通过显著性水平为1%的检验,因此各地区水资源绿色效率TFP及其分解指数均为一阶单整序列。

2.2 滞后阶数的确定

运用Eviews 8.0对VAR模型的最大滞后阶数进行判定,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VAR模型的4个评价统计指标(最终预测误差FPE、赤池信息量准则AIC、施瓦茨信息准则SC、汉南-奎因信息准则HQ)对三大地区选择的滞后阶数均为1,因此将VAR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确定为1阶。以此建立VAR模型,并确定协整检验的最优滞后阶数为0。

2.3 协整性检验及模型稳定性检验

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来检验中国三大地区水资源绿色效率TFP与其自身及其分解指数之间是否存在长期且稳定的均衡关系,结果见表4。

从迹统计量结果来看,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迹统计量均大于显著性水平为0.05的临界值,表明在5%显著性水平下,各地区水资源绿色效率TFP与其自身及其分解指数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2.4 脉冲响应分析

基于水资源绿色效率TFP对其自身及其分解指数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的脉冲响应效果差异进行分析。

2.4.1 东部地区脉冲响应分析

从图1(a)可以看出,东部地区水资源绿色效率TFP对其自身一个标准差单位冲击的响应仅在第1年显著为正,从第2年开始逐渐下降至最低点,在第3年之后有所回升,并在第5年由负变正,表明东部地区水资源绿色效率TFP受自身影响波动较大;从图1(b)可以看出,水资源绿色效率TFP对技术进步(TC)的冲击在第1年没有响应,第2年开始有了明显的正向作用并达到最大值,之后逐渐由正变负,虽然在第4年有所回升,但结果始终为负,表明在第2年技术进步对东部水资源绿色效率TFP的提高有积极作用;图1(c)显示,水资源绿色效率TFP对纯技术效率(PEC)冲击的响应与对技术进步冲击的响应表现为相同的变化趋势,但其效果明显劣于技术进步;图1(d)显示,TFP对规模效率(SEC)冲击的响应始终为负,但响应程度不高。综上所述,未来东部地区水资源绿色效率TFP的提高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和纯技术效率的提升,而规模的扩大将阻碍水资源绿色效率TFP的提高。

2.4.2 中部地区脉冲响应分析

从图2(a)可知,中部地区水资源绿色效率TFP对其自身的冲击响应轨迹与东部地区的相似,仅在第1年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后在波动中趋于稳定状态,表明中部地区水资源绿色效率TFP受自身内部影响明显;从图2(b)可以看出,水资源绿色效率TFP对技术进步(TC)冲击的响应轨迹与0轴几乎重合,表明技术进步对水资源绿色效率TFP的提高没有影响;图2(c)显示口FP对纯技术效率(PEC)的冲击在第1年没有响应,在第2年表现为显著的负向作用,而后逐渐由负变正并趋于稳定状态,说明纯技术效率在未来2a对TFP的提升起阻滞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部地区的经营水平和管理手段会逐渐提高,并对TFP的提升发挥正向作用;图2(d)显示,TFP对规模效率(SEC)冲击的响应始终为正,表明中部地区扩大生产规模将有利于水资源绿色效率TFP的提升。综上所述,中部地区未来水资源绿色效率TFP的提升主要依靠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提高,技术进步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因此中部地区在提高管理水平和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需要注意对新兴技术引进与利用,并加大对新技术的研发投入力度,从而使技术进步成为水资源绿色效率TFP新的增长动力。

2.4.3 西部地区脉冲响应分析

从图3(a)可以看出,西部地区水资源绿色效率TFP对其自身的冲击响应波动较大,在第1年响应程度最大,第2年下降至0轴以下最低点,第3年有所回升并发挥正向作用,而后又逐渐下降至0轴以下并趋于稳定,表明西部地区水资源绿色效率TFP受自身影响强烈,但有下降的趋势;从图3(b)可以看出,水资源绿色效率TFP对技术进步(TC)冲击的响应在第1年没有响应,在第2年呈现明显的正向影响,在第4年下降至0轴以下最低点并保持稳定,表明在未来3a内,技术进步对水资源绿色效率TFP的提升有积极的正向作用;从图3(c)可以看出,TFP对纯技术效率(PEC)冲击的响应在前3a呈显著的负向作用,在第4年回升到0轴以上发挥正向作用,表明未来3a纯技术效率会阻碍水资源绿色效率TFP的提升,但随着管理水平的提高,从第4年开始纯技术效率将有助于TFP的增长;图3(d)显示,TFP对规模效率(SEC)冲击的响应轨迹与技术进步表现为相似的变化趋势,前3a发挥正向作用,而后下降至。轴以下并趋于稳定。综上所述,西部地区水资源绿色效率TFP的提升在前3a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和生产规模的扩大,之后则主要依靠经营水平和管理手段的改善。因此,西部地区在未来的发展中,一方面需要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则要防止生产规模的盲目扩大,并注重新技术的引进和研发,从而使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齐头并进,共同促进水资源绿色效率TFP的增长。

2.5 方差分解分析

为了进一步定量分析各影响因素对水资源绿色效率TFP贡献的大小,本文在VAR模型基础上,对各地区水资源绿色效率TFP进行方差分解,結果见表5。

从表5可以看出,经过5个预测年之后,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水资源绿色效率TFP变化已基本稳定,TFP波动的主要影响来源于TFP本身,但从其变化趋势可以看出,其影响力逐渐减弱。就各分解指数而言,东部地区技术进步(TC)对水资源绿色效率TFP贡献率最大,超过了20%,其次是纯技术效率(PEC),规模效率(SEC)最小,从长期来看,技术进步对TFP的贡献率有减小的趋势,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对TFP的贡献率有略微增加趋势;中部地区各分解指数对TFP的贡献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纯技术效率(PEC)、规模效率(SEC)和技术进步(TC),其中纯技术效率贡献率超过15%,但从第4年之后有下降的趋势,而规模效率和技术进步贡献率逐年上升,增幅分别为3.24%和0.85%;西部地区对水资源绿色效率TFP贡献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纯技术效率(PEC)、规模效率(SEC)和技术进步(TC),在第2年三者之间差异不大,但从第3年开始,纯技术效率贡献率快速增加,增幅高达8.76%,技术进步也呈小幅增长趋势,而规模效率在经过短暂下降之后也呈现上升趋势,并于第7年趋于稳定状态。综上所述,在未来的发展中,除水资源绿色效率TFP本身以外,东部地区TFP的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和纯技术效率,中部地区主要依靠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西部地区则依靠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协同发展。因此,中部和西部地区在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要注重新技术的研发与引进,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水平,使技术进步成为水资源绿色效率TFP增长的新动力,而东部地区则要防止生产规模盲目扩大,以此来防止效率下降。

3 结论

(1)中国各地区水资源绿色效率TFP及其分解指数的一阶差分序列通过了1%显著水平下的平稳性检验,确定了VAR模型和协整检验的最优滞后阶数分别为1和0,协整检验结果表明中国三大地区水资源绿色效率TFP与其自身及其分解指数之间存在长期且稳定的均衡关系,且三大地区VAR模型均是稳定的,可以进行后续分析,分析结果可靠。

(2)脉冲响应分析表明,我国水资源绿色效率TFP受自身内部影响强烈,但有减弱的趋势。除此之外,东部地区受技术进步和纯技术效率影响显著,技术进步尤为明显;中部地区受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影响较大;西部地区水资源绿色效率TFP的提升,在前3a依赖于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而后则主要依靠纯技术效率的提高。

(3)方差分解结果表明,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水资源绿色效率TFP受本身影响最大,除此之外,东部地区还依赖于技术进步的提高,中部地区主要得益于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提高,而西部地区则依赖于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协同发展。这与脉冲响应分析结果一致,也证明了VAR模型在水资源绿色效率研究中的应用是合理的。

猜你喜欢
方差分解VAR模型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国内价格水平的传递效应
桂林入境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实证检验
内蒙古牛肉价格传导实证研究
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房产税对房价的影响实证研究
我国快递业与经济水平的关系探究
安徽省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
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与转移数量的动态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