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曙东
摘要 对小麦斑枯病的病原、侵染循环、流行规律进行了阐述,并对类似小麦叶枯病的症状进行了总结,最后提出了针对性农业及化学防治措施。
关键词 小麦斑枯病;病原;危害症状;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05(2018)02-017-02
DOI: 10.19383/j.cnki.nyzhyj.2018.02.008
小麦斑枯病(Wheat septoria leaf spot),又名小麦壳针孢叶枯病,该病分布广泛,在我国整个麦区均有分布。文中对小麦斑枯病的病原、侵染循环、流行规律进行了阐述,并对类似小麦叶枯病的症状进行了总结,最后提出了针对性农业及化学防治措施,旨在为该病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
1 病原
病原为小麦壳针孢(Septoria tritici Rob.et Desm.),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态为Mycosphaerella graminicola (Fuckd) Sand.,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1.1 形态
1.1.1 分生孢子器 分生孢子器生于寄主表皮下,黑褐色,球形至扁球形,大小为(60.0~100.0) μm×(150.0~200.0) μm,表面光滑,顶端孔口略有突起。
1.1.2 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无色,有大小2种类型。大型分生孢子数量较多,细长,微弯曲,基部钝圆,顶端略尖,大小为(35.0~98.0) μm×(1.0~3.0) μm,有3~5个隔膜;小型分生孢子为单胞,细短,微弯,大小为(5.0~9.0) μm×(0.3~1.0) μm,产生量很少。2种分生孢子均能侵染小麦。
1.1.3 子囊及子囊孢子 有性世代的子囊壳埋生于寄主表皮内,球形,黑褐色,直径68.0~114.0 μm。子囊大小为(30.0~40.0) μm×(11.0~40.0) μm,椭圆形,成束生在子囊腔内,拟侧丝早期消解。每个子囊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为双细胞,透明,椭圆形,大小为(2.5~4.0) μm×(9.0~16.0) μm。
1.2 特征
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0~25℃,最低2~3℃,最高33~37℃。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0~24℃。在该温度范围内,潜育期一般为15~21 d。孢子的萌发和侵入需要较长时间的湿润条件。
2 侵染循环
在春麦区,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及菌丝体在小麦病残体上越夏、越冬,翌年春天,当环境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器吸水后即释放出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引起初侵染。
在冬麦区,病菌在小麦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夏,秋季侵入麦苗,以菌丝体在病株上越冬。病株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可借风、雨传播,进行再次侵染。
据国外报道,禾本科雜草寄主可能是病菌的重要越夏场所。在新西兰、澳大利亚和英国等国家,子囊孢子可借风、雨传播,侵染早期麦苗,成为重要的初染源,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的芽管可直接或通过气孔侵入小麦。
3 流行规律
3.1 菌源
小麦病残体和种子带菌是病害重要的初次浸染来源,病残体和种子上菌源的有无和多少是影响病害流行程度的主要因素。
3.2 气候
病菌喜低温、高湿气候。病害在低温、多雨的条件下易发生。温、湿度条件既影响病菌孢子的萌发、侵入和病害的潜育期,也影响病害的传播。如在夜间温度低于7℃,气候干燥等条件下,病害的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速度均较慢。相反,当夜间温度上升到8~10℃以上和有降雨时,传播较快。
3.3 栽培措施
①病田连作、田间病株残体残留较多和施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病害初染源增多,病害发生重;②土壤结构差、土质瘠薄的麦田,植株生长衰弱,抗病力差,病害发生重;③氮肥施用过多,引起植株倒伏和小麦群体密度过大,使叶片重叠,通风透光不良,均会加重病害的发生;④冬麦早播,成熟期提前,病害发生加重;增施磷、钾肥可提高植株抗病力而减轻发病。
3.4 品种
不同小麦品种对斑枯病的抗病力有明显差异。一般高秆、晚熟品种较矮秆、早熟品种抗病,春性小麦品种较冬性小麦品种发病重。
4 危害症状
小麦斑枯病主要危害叶片(图1)、叶鞘,也危害茎部和穗部。叶片发病由下向上扩展,感病叶片初期在叶脉间出现淡绿至黄色纺锤形病斑,后扩展连片形成褐白色大斑,上生黑色小粒点(分生孢子器);有时病斑为黄色条纹状,叶脉色泽黄绿色,形似黄矮病,但其条纹边缘为波浪形,并贯通全叶,严重时黄色部分变为枯白色,上生黑色小粒点(分生孢子器);有时病叶仅叶尖发病干枯,有时病叶很快变黄,下垂。病斑有时从叶鞘向茎秆扩展,并侵染穗部颖壳,使之变得干枯。
小麦叶枯病是引起小麦叶斑和叶枯类病害的总称,雪霉叶枯病、根腐叶枯病、链格孢叶枯病(叶疫病)和壳针孢类叶枯病等在各产麦区较常见,危害较大。这几种叶枯病都以危害小麦叶片为主,在叶片上产生各种类型的病斑,严重时造成叶片干枯死亡。各个病害的主要区别如表1所示。
5 防治方法
防治小麦斑枯病应在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性的基础上,采用消灭菌源和生长期喷药保护为重点的综合防治措施,而化学药剂防治是关键措施。
5.1 种子处理
用种子量0.15%的三唑酮或噻菌灵,或种子量0.03%的三唑醇(有效成分),或种子量的0.2%的40%多·福合剂拌种。
5.2 农业防治
(1)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
(2)冬麦适时晚播,施足底肥,控制灌水量或次数,以增强植株抗病力。
(3)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增施磷、钾肥,保证植株营养。
(4)加强栽培管理,收获后清除病残体,深耕灭茬,。
(5)重病田应实行3年以上轮作。
(6)消灭田间自生麦苗,以减少越冬、越夏菌源。
5.3 化学防治
重病区,在小麦分蘖前期和扬花期喷施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25%苯菌灵乳油8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隔10~15 d喷施1次,共喷2~3次。
参考文献
[1] 王荫玲.小麦斑枯病的防治方法[J].农业新技术,1981(2):12-14.
[2] 向平.小麦斑枯病的抗性遗传[J].作物育种信息,2005(3):10-11.
[3] 张琳.小麦叶枯病流行成因及防治[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5):112-113.
[4] 马奇祥,张忠山.小麦叶枯病的发生与防治[J].河南农业科学,1991(3):14-15.
责任编辑:刘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