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 杜文丽 陈中钐 高山
摘要:越冬莴笋地膜覆盖技术可显著提高定苗成活率,实现莴笋增产、促进农民增收。总结福州地区越冬莴笋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育苗、选地整地、定植、田间管理及适时采收等内容。
关键词:莴笋;越冬栽培;地膜覆盖;福州地区
DOI: 1013651/jcnkifjnykj201802007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Overwintering Asparagus Lettuce
By Film Mulching in Fuzhou City
LIN Wen, DU Wenli, CHEN Zhongshan, GAO Shan*
(Fuzhou Institute of Vegetable Sciences, Fuzhou, Fujian 350111)
Abstract: Film mulching techniques of overwintering asparagus lettuce could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of fixed seedlings remarkably and realize the purpose of increasing yield and improving farmers income. This paper summarized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overwintering asparagus lettuce in Fuzhou City by film mulching, including variety selection, raising seedlings, field selection and preparation, transplanting, field management and harvest in time.
Key words: Asparagus lettuce; overwintering cultivation; film mulching; Fuzhou City
萵笋又称莴苣,菊科莴苣属莴苣种能形成肉质嫩茎的变种,一二年生草本植物。莴笋原产于我国华中或华北地区,目前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主要食用肉质嫩茎,嫩叶也可食用,可生食、炒食、凉拌,也有相当一部分用于腌制加工。莴笋含有较多的烟酸,糖尿病人经常吃莴笋可改善糖代谢功能。莴笋中的铁元素很容易被人体吸收,经常食用新鲜莴笋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1];莴笋中的钾离子有利于调节体内盐的平衡,对于高血压、心脏病等患者具有利尿、降压、预防心律紊乱的作用。莴笋的适应性强,喜冷凉、弱光、湿润的气候条件,不耐高温和干旱,较耐霜冻[2]。福州地区有传统种植蔬菜的优势,越冬莴笋为本地区种植的主要蔬菜之一。莴笋采用地膜覆盖栽培能显著提高苗定植成活率,并减少缓苗时间,还能够有效地抑制杂草生长,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同时还可以防止鼠、雀和虫的危害,为莴笋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3],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近年来,福州地区大力推广越冬莴笋地膜覆盖种植,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产值较高,显著增加农民经济效益。现将福州地区越冬莴笋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以供种植户参考。
1品种选择
越冬栽培的莴笋最好选择冬性强、不容易抽薹的品种。福州地区最常使用的品种为永安飞桥红皮莴笋,该品种耐寒性和耐抽薹性俱佳。
2育苗
21苗床准备
苗地应选择土壤比较疏松的地块,播种前先撒腐熟有机肥和少量复合肥,混合后再做畦,尽量把大的土块敲小,以免莴笋种子掉到大土块的缝隙中而影响最终成苗率。筑苗床宽12 m、高02 m,每公顷大田约需苗床300 m2。播种前每公顷苗床施腐熟猪粪30 t、过磷酸钙600 kg。
22适时播种
福州地区一般在9月中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播种,若迟于1月中旬播种则定植后极易抽薹。莴笋种子较小,播种时可以拌少量细沙,以确保播种均匀。播种后施盖种肥,浇足底水,让种子紧贴土壤,提高出苗率。一般情况下,5~6 d 即可出苗,播种量约为300 g·hm-2。
23苗期管理
林文等:福州地区越冬莴笋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2018年第2期2018年第2期林文等:福州地区越冬莴笋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在种子出苗后要进行2次间苗。第1 次间苗要将病弱苗、双株苗间去,以叶片互不靠搭为宜;当真叶达到3 叶1 心期要进行第2 次间苗,保证幼苗的叶片都能够得到阳光的照射,以提高壮苗率,可用莴笋专用矮壮素和03%硼砂叶面肥喷施。每次间苗都要注意除草,防止杂草争夺肥力和阳光,影响幼苗生长发育。在真叶吐露前期一般不浇水,待真叶吐露后,可适量浇水调肥,促进生长。
3选地、整地
选择通风较好,排灌方便,土层深厚,没有较大石块,前茬作物为非菊科作物的地块进行种植。由于福州地区冬季雨水较多,做畦时必须高畦深沟,方便排灌。施用鸭粪375 kg·hm-2或其他有机肥作为基肥,普通复合肥(16-16-16)1125 kg·hm-2作为补充。畦宽10~11 m,沟宽05~06 m,株行距25 cm×20 cm,每公顷定植675万~750万株。
4定植
一般情况下,苗龄25 d左右即可开始定植,苗龄不得超过30 d,即10月上中旬至翌年1月下旬,否则成为老苗,不但长势差,更会严重影响最终产量和商品性。按照株行距25 cm×20 cm进行定植,带土定植的穴盘苗浇足量清水当定根水,不带土的苗则最好定植后浇稀释的人粪尿或薄肥水定根。莴笋定植采用地膜覆盖,注意盖实薄膜,在定植5 d幼苗成活后把薄膜抠破,把幼苗小心引出来。采用地膜覆盖能更加有效地保水保肥保温,调节土壤内循环效率,减少缓苗时间,增加幼苗成活率,确保莴笋增产增收。定植最好选择晴天进行。
5田间管理
51苗期管理
定植后5~10 d苗已基本长齐,此时要对缺苗、死苗、烂苗、病苗情况及时进行排查,及时补苗,以保证全苗。莴笋定植15 d 后要酌情进行浇水,既要保证灌足水分,又要避免水分过多,否则易引起徒长或发生灰霉病。
52科学施肥
由于底肥施用较为充足,一般情況下不用考虑追肥,如果出现比较严重的弱苗现象,也要注意随水一起追施速效肥。只要保证土壤经常湿润,肥水供应充足,阳光照射良好,就可以确保莴笋苗的健康生长。莲座期用普通复合肥225 kg·hm-2兑水追第1次肥,隔15 d后再用普通复合肥(16-16-16)300 kg·hm-2追肥1次。也可在莲座期直接穴施普通复合肥900 kg·hm-2,然后把畦的两头堵住灌水,泡水的同时把水泼到畦上,让复合肥部分溶解,隔15 d后再泡水泼水1次。莴笋需水量比较大,要保证水分充分供应,特别是在莲座期后必须保证沟里不断水。为了防止莴笋拔节过快,肉质茎不够粗,可在莲座期喷施25%戊唑醇1500倍液,每隔7~10 d喷施1次,共喷2~3次;同时,可添加3‰硼砂一起喷施,防止莴笋空心。
53病害防治
莴笋散发的气味为许多昆虫所不喜,且其分泌的白色汁液会让昆虫食用后消化不良;加上冬春季莴笋气温较低,昆虫较少。因此,冬春季莴笋栽培虫害发生较少,主要以病害为主。福州地区莴笋主要病害为霜霉病和菌核病,其他病害较少发生。
531霜霉病田间湿度高时容易造成霜霉病的暴发,因此雨季应注意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发病初期可喷施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恶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875%氟菌霜霉威悬浮液800倍液、30%氧氯化铜悬浮剂500倍液、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300倍液等,隔7~10 d喷施1次,喷施2~3次,注意药剂轮换使用。
532菌核病菌核病多在莴笋生长中后期植株根茎部开始发病,植株染病后外叶退绿变黄,后萎蔫枯死,常造成植株成片坏死倒伏。可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异菌脲悬浮剂800倍液、66%甲硫霉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隔7~10 d喷施1次,喷施2~3次,注意药剂轮换使用。
6适时采收
在收获前15 d左右停止浇水追肥,同时清除下部老、病、黄叶等。当莴笋的心叶和外叶相持平时(俗称“平口期”)为最佳采收期。
参考文献:
[1]王晓芸秋莴笋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6):63-64
[2]李万萍莴笋栽培技术[J]新疆农业科技,2016(4):16-17
[3]崔永惠,刘兆勇,王立平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