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管理要素研究

2018-09-10 22:18:48肖小平
河南科技 2018年25期
关键词: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

肖小平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飞速进步,电力工程项目已经成为我国的基础性行业。而电力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及合理化与电力工程项目是息息相关的。但目前,我国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仍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此,本文依据现阶段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环节管理要素,对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提出几点优化措施。

关键词: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管理要素

中图分类号:F426.61;F2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68(2018)25-0058-02

某新建变电站,主变压器本期规模为3×50MVA,最终规模为4×50MVA,电气主接线110kV为内桥接线,且35kV和10kV为单母线片段。该输变电工程项目与101国道相邻,交通较便利,但项目建设区域内地质环境较恶劣,且水文环境变化幅度较大。本文对该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情况进行简单分析。

1 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管理问题

1.1 施工方案与环境方面

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决定了整体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工作的效率。在大多数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环节,在施工方案制定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全部施工因素,从而导致整体施工方案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制约了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而项目建设区域的地质、水文天气、温湿度等外界环境因素,也对整体施工质量造成了极大影响。

1.2 施工设备与材料方面

输变电工程施工设备及材料是工程设备正常进行的基础,若在实际工程实施过程中施工设备或材料出现质量问题,则会对整体输变电工程效率及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在现阶段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输变电工程管理人员并没有建立定期设备检查维护机制。再加上在材料使用环节缺乏一定的质量控制措施,使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1.3 施工人力资源方面

施工人力资源对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主要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电气工程基础施工人员专业技术能力不足,对电力资源造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在人力资源协调管理方面,没有制定系统详细的调配方案,从而导致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不高,且工作风险故障责任不明确。

2 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管理要素

2.1 完善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环境安全调控机制

在现阶段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管理过程中,安全管理是一切施工工序开展的前提。一方面,在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环节,应将安全管理机制作为首要工作,通过对实际工程施工环境的勘测,制定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安全管理标准[1]。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工程项目关键施工技术,逐步完善内部施工方案,然后进行安全施工技术交底工作,促使基础施工人员可以明确自身工作重点。为了进一步提高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效率,相关建设管理人员可就施工安全管理条例与施工机构签订施工管理合同。在相应合同制定过程中,可明确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标准,从施工周期、施工范围、施工质量和施工风险等方面,制定并完善相关管理规范,为相关施工方案的优化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在接收施工任务之后,相关施工管理人员可对项目设计、施工、材料和设备配置等进行统一分析,然后依据工程工期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在具体工程实施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可根据整体施工进度,对各个工序关键影响因素与预先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分析。若发现突出风险因素,即实际施工标准与设计规划不符,可预先提出施工风险因素控制措施,保证施工效率。在施工方案制定完毕后,可对施工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动态跟踪监测,保证实际施工效果与预期要求相符。

2.2 加大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材料管理力度

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材料管理是各项管理工作进行的基础。以往,工程项目管理普遍采用粗放式的管理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因此,加强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管理,建立经济、和谐的电力工业体系是保障输变电工程可靠运行的有效手段。一方面在设备及材料入场前,应依据预期设计方案及工程实施标准对其质量进行严格审查,保证工程设备及材料的质量与施工标准相符。同时,依据相应施工工序的开展需求,严格控制设备及材料数量,避免设备与材料供应不足对输变电施工造成不利影响[2]。而在材料储存运输环节,应保证环境的温湿度,避免储存运输环境对材料造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材料设备管理主要是在基础质量控制管理的基础上,采用更加先进的管理理念,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各个工序的材料及设备信息进行统一输入控制,为项目设备与材料质量控制提供有效的依据。为了保证项目建设管理人员有效应对施工工序的变化,项目建设管理人员可通过统一的计算机网络平台,将材料、设备管理等机构与项目建设环节进行有效整合,实现项目材料及设备信息的高效共享。通过对项目材料数据信息的统一管理,可以将项目实施工序相关材料基础信息呈现到项目材料及设备使用者面前。同时,在项目建设材料或设备出现质量问题时,也可以利用计算机信息化系统对问题的根源进行统一分析,从而便于为项目材料风险进行有效调控。

2.3 优化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人力资源管理

首先,在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环节,相关管理人员可依据送电线路、变电站工程规模及项目开展区域特点,选择相应的项目组织结构。输变电人力资源控制具有全面性、综合性的特点。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人员可依照岗位工作特点,明确相应岗位的工作职责。同时,通过统一建设管理规范,将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下的所有人力资源进行组织协调,达到调控人力资源的目的。在输变电工程项目经理为主导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项目经理需要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负责,即项目经理通过对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质量、人员安全、工程效率等相关模块的细化调控,保证项目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其次,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可以依照工程实施组织模式,对整体项目人力资源进行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有跟踪的闭环管理。在相关项目工序实施过程中,由于输变电工程项目涉及基础施工、组塔、架线等专业技术,因此,在前期工程准备环节,工程管理人员应在材料设备准备完毕的同时,及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分析,保证整体工程质量。最后,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与整体工程质量息息相关。因此,在实际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人员应对基础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依照相关工序的施工特点,从工程项目建设技术培训、工程项目技术实践考核等几个环节全方位地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在保证工序施工效率的同时,也可以为整体项目建设各方面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依据。同时,在项目建设开展前期,相关工程管理人员也可以依据施工方案的相关内容,从质量、技术、安全等方面对基础施工人员进行全方位培训,为后续施工環节的顺利进行提供依据。

3 结语

我国市场化速度的加快推动了电力行业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在实际输变电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就要摒弃以往电力项目建设管理的形式,将自身项目管理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从人力资源、设备材料、环境等方面逐步完善电力项目管理体系,保证输变电项目建设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为电力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侯学良,王媛.输变电工程施工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41-46.

[2]甘磊.输变电工程建设施工质量管理的思考[J].通讯世界,2017(24):180-181.

猜你喜欢
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
输变电工程设计节能新技术及措施分析
输变电工程安全管控体系建设与探索
项目建设期内控制度体系顶层设计
电网输变电工程接地装置的质量控制研究
项目质量管理在输变电工程施工监理中的应用研究
电网工程项目管理有效性模型构建与研究
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体系及实施路径研究
亚太教育(2016年31期)2016-12-12 07:36:52
发电工程项目建设前期造价控制问题
价值工程(2016年31期)2016-12-03 23:08:59
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经营 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输变电工程质量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