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雪微
摘 要:“一带一路”的国家倡议提出后,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建了六条经济走廊,其中“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是陆上丝绸之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正面临着结构和规模的一系列转型。本文将重点研究这条走廊上与我国贸易往来最密切的国家哈萨克斯坦,通过计算出口相似度指数、贸易结合度指数分析中哈两国贸易合作现状,并通过商品结构相关数据研究中哈双边贸易重点领域。本文旨在分析中哈双边贸易的结构和趋势,并对两国未来的深层次贸易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中哈 贸易竞争性 贸易互补性 贸易结构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10(a)-066-03
近年来,我国与中西亚各国贸易发展势头良好,经济互补性不断增强,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新形势下,贸易合作空间日益广阔。我国长期秉持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开展与世界各国的国际贸易活动;多种因素促进了中哈双边贸易的发展。过去两国之间的进出口贸易主要集中在初级产品领域,对能源产品较为依赖,现在则不断向着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基建、投资、金融和信息通信服务等新型贸易产业转型。
1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经贸合作基础
1.1 中哈经贸合作现状分析
中哈两国经贸合作历史悠久、基础扎实,两国的双边贸易额在不同年份出现小幅波动,贸易结构也随着进出口总额而发生改变。目前,我国已成为哈萨克斯坦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两国的经贸合作整体向好的发展。
20世纪80、90年代至21世纪初,由于自然资源的优势,我国从哈萨克斯坦大量进口初级能源产品,如石油、天然气等;而我国出口到哈萨克斯坦的产品大部分是技术含量较低的生活用品,只需要在境外进行浅加工即可,对劳工数量的需求较大,但对劳动力水平的要求很低,因此主要拉动了两国国内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然而近10年来,由于全球绿色环保意识的增强与各类新能源的开发,我国对初级能源产品的依赖性下降,双边进出口产品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转变,显著表现在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也间接带动了哈萨克斯坦国内餐饮行业、保洁行业与小商品零售行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1]。在宽松的政策扶持和公平公开的法律环境中,中哈两国的经贸合作基础良好、前景可观,并有望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实现互惠共赢,再上一个新台阶。
1.2 中哈贸易的竞争性及互补性
(1)中哈贸易产品出口相似度指数分析[2]。出口相似度指数(COS)主要用来衡量两国之间的经济结构特点或商品竞争关系。COS的取值范围在0~1之间,取值越接近0,则说明两国进出口结构相似性越小;相反,则说明两国进出口相似性越大。当COS等于1时,说明贸易双方进出口具有完全的相似性。一般来说取值不为0,两国一定发生贸易行为,具有贸易潜力。其公式为: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出口产品相似性增长趋势明显,处于0.44~0.91之间,尤其是近年来出口相似度指数保持较高水平。进出口结构相似性较高,这说明两國不仅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同时充分反应了近年来两国双边贸易快速发展、合作不断深入的趋势,竞争力增强,中哈贸易潜力巨大。
(2)贸易结合度(TCD)分析。贸易结合度指数是指一国对某一个贸易伙伴国的出口占该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与该贸易伙伴国进口总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之比,该比值反映了两国贸易相互依存的程度。贸易结合度以1为平均值,数值越大,两国在贸易方面的联系越紧密;数值越小,则贸易联系越松散。
由图1不难看出,2008—2016年中哈两国间的贸易结合度远大于1,两国的贸易联系十分紧密;与此同时,中对哈的贸易结合度更高,也说明了我国对哈萨克斯坦的出口量更大。
2 中哈双边贸易结构及重点领域分析
2.1 商品结构
国际贸易活动涉及各个不同种类的商品,根据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 cation,SITC),贸易产品可分为十大类。根据UN Comtrade数据库的相关数据,中哈两国的分类贸易数据,如表2、表3所示。
由表2、表3数据可知,中哈双边贸易的商品结构主要呈现三个特点:一是哈对中大量出口燃料、原材料等初级产品;二是中对哈出口的商品涉及领域较为广泛,主要集中在工业制成品和机械设备等领域;三是近年来,中哈两国的贸易总量逐渐增长,与此同时,哈萨克斯坦向我国出口制成品的比例提高。
2.2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双边贸易重点领域分析
(1)大宗商品贸易。在我国与中亚国家进行贸易的过程中,原油、煤炭和金属矿产等供需量大的能源类产品为主要的进口项目。长期以来,哈萨克斯坦对我国出口的产品以矿产品、贱金属这类资源型产品和初级制成品为主,种类单一[3]。而向哈萨克斯坦出口的产品当中我国在钢铁、水泥及建材等所占比例较低,也没有与自身的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由于中哈两国在进出口货物方面有很强的互补性,因此在未来实现贸易结构调整后,发展前景仍然十分广阔。
(2)交通运输合作。铁路运输是现有技术下中哈两国开展国际道路运输合作最便捷、最经济的运输合作方式。从铁路合作的实际开展方面来看,除了第二亚欧大陆桥以外,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铁路合作范围不断扩大,线路逐年增加,进出口能力因此得到提高。铁路的作用不仅在于缩短了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以及其他中亚国家之间的运输距离,同时对于提高整个中亚的运输能力,形成于世界接轨的铁路运输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公路运输合作是中国与中亚运输合作中起步最早,也是成效较为显著的合作领域之一。经过中哈不断深入经贸合作,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公路运输带已基本成形。目前正在推进中的霍尔果斯口岸是中国西部最大的公路交通口岸,也是中国与中亚国家最大的公路运输合作口岸[4]。通过中哈边境口岸合作中心,中哈两国以及第三国的货物、人员可以自由流动,这大大提高了贸易的便利性、直接性。
当前,管道运输正成为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桥梁。哈萨克斯坦一直是中国在中亚国家中贸易关系最为密切,油气合作最为广泛的国家。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开展管道运输,可以使中亚国家丰富的油气资源优势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同时也有利于缓解当前中国的能源紧张形势。
2.3 通讯合作
随着全球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货物贸易已经不能满足国际贸易活动的全部需求,以通讯行业为代表的服务业已逐步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目前哈萨克斯坦的通信业整体发展水平一般,而我国通信业技术水平较高且发展速度快,因此,可以将通信业作为中哈双边贸易发展的新型切入点,中国通信企业境外投资和国际信息服务外包方式开展合作[5]。
3 中哈双边贸易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中哈两国的经贸合作基础、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贸易结构以及贸易重点领域等进行初步的分析后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中哈两国双边贸易合作规模较大,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后,经贸联系更加紧密,但两国的双边贸易潜力尚未得到充分开发。
(2)从竞争性分析中也可以看出中哈两国在出口产品方面存在一定的竞争因素,也即部分产品互补性也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3)貿易结构不尽合理。双方贸易商品以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占比相对较低,贸易结构急需改善,服务贸易发展势头不足。
4 促进中哈贸易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基于上述分析和提出的问题,为进一步提升两国经贸合作发展水平,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与对策。
第一,扩大双方贸易规模,继续强化经贸联系。哈萨克斯坦丰富的自然资源禀赋尤其是油气和矿产资源,恰好顺应我国国内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这是双方进行能源贸易合作的稳定保障,也有利于促进双边贸易规模扩大。第二,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竞争性与互补性发展。中哈双方都属于发展中国家,双方具有各自的比较优势,这时不仅要依赖于贸易互补性,更要正面对待双方的贸易竞争性,发掘贸易潜力。我国应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增强产品差异性,从而提高出口水平。同时注意加强双方贸易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铁路、口岸及机场等的建设,逐步形成发达的交通物流网络,有效降低运输成本和人力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双方利益空间。第三,改善贸易结构,开拓服务贸易新领域[6]。中哈贸易产品单一,这就需要双方积极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改变过去以资源密集、劳动密集产品为主的出口模式,努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拓宽双方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合作。第四,加强两国政府在贸易合作方面的沟通交流。中哈两国应以“一带一路”倡议和哈萨克斯坦提出的“光明大道”新经济战略为发展契机,在这样的开放性大框架上,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优势,共同促进区域经济贸易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于洋,胡国良.“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哈萨克斯坦进出口贸易现状分析[J].克拉玛依学刊,2016,6(4).
[2] 阿依努尔.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贸易互补性和竞争性分析[J].时代经贸,2016(10).
[3] Yelena Kalyuzhnova,Julian Lee.China and Kazakhstans Oil and Gas Partnership at the Start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J].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2014,50(5).
[4] 王海燕.中国与周边国家区域经济合作的机制创新探析——以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为例[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4).
[5] 杨欢.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服务贸易合作研究[D].新疆大学, 2016.
[6] 程云洁,赵亚琼.中哈两国贸易结构优化对策——基于哈萨克斯坦对外贸易结构和外贸竞争力的分析[J].新疆财经, 2016(5).
①基金项目:本文系天津市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双边贸易发展研究》(市级项目,201710065081)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