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逃第一人”

2018-09-10 10:24:41宁坚马秀梅
现代世界警察 2018年3期
关键词:黄某乌鲁木齐嫌疑人

宁坚 马秀梅

海伟是乌鲁木齐铁路公安局乌鲁木齐公安处南站派出所四级警长。44岁的她从事追逃查缉工作,已经有十个年头了。十年来,海伟抓获网上逃犯593名,查获海洛因400余克、冰毒200余克;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三八红旗手”,成为当地警界名副其实的“追逃第一人”。

拼命三郎

2017年5月,人称“女神探”的海伟遇到一件棘手的案子。她接到安徽警方的信息,称发现1994年的一个抢劫逃犯,在新疆疑似有了一丝行动轨迹,请乌鲁木齐铁路警方协助抓获。

接到这个任务后,海伟感到压力重重,嫌疑人毕竟逃了20多年,身份肯定早已洗白,安徽警方也仅提供了嫌疑人儿子黄某的信息,怎么入手去查?

通过黄某的通话记录,海伟发现有一个号码与他有着密切联系,但民警却发现,这个电话的主人是黄某的叔叔。进一步调查显示,黄某的叔叔未有乘坐交通工具来疆的记录,并且还在内地有着行动轨迹。这让海伟感到奇怪,黄某为何与一个远在安徽的叔叔来往这么密切呢?

海伟决定直接拨打黄某叔叔的电话,直觉告诉她,这个电话很可能就是嫌疑人的电话。结果竟是嫌疑人妻子接了電话。通过其妻的讲述,她这个老公20年来一直用弟弟的名字在生活,在昌吉三宫镇的一个工地上干活,就在家附近。这条线索对于海伟来说太重要了。

因为嫌疑人妻子叙述不清具体地点,海伟和同事先后在昌吉三工镇排查三天,对周边居民进行走访,终于在嫌疑人打工的工地,找到了目标——嫌疑人黄某仁。

经过进一步的调查工作,黄某仁承认了自己的身份。23年来,为了逃避法律的制裁,他一直用其弟弟的身份生活。但怎么都没想着,逃了23年,居然在新疆落网了。

这样一个英姿飒爽的女警,以前是个篮球运动员。“那时候觉得当警察特别威风!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警察。”十几年的运动生涯,塑造了海伟不服输、勇于坚持的个性。2007年,海伟开始从事追逃工作,那时候的追逃就是站在候车室、售票厅等人员嘈杂的场所比对身份证。看似简单,但真正干起来真是一个“累”活儿。作为首府站,乌鲁木齐南站每日到、发客流高峰期达六万余名,从早上9点接班到22点下班,13个小时的工作,海伟需要做的是一遍遍查询、比对、核实。同样的动作要重复上百次、上千次、上万次。冬天候车室像个冰窖,双手冻得红肿,夏天又像是蒸房,常常累得汗流浃背、嗓音嘶哑。超额的工作量、艰苦的工作环境并没有将她打垮,反而更加激发出海伟对工作的热情。慢慢地,她在工作中通过点滴的积累悟出了一套查缉办法。海伟把它总结为“神疑、行疑、貌疑、伤疑、物疑、言疑必须盘查”的追逃“六疑必查法”,大大提高了追逃工作效率。

“她是自带电动马达,像是有用不完的劲儿。别人好不容易刷出一个,海伟已经刷出三个了,让人不得不佩服!”和海伟一起共事多年的民警顾娟谈起海伟时,脸上写满了敬佩。

查缉标兵

2013年4月中旬,作为全路查缉标兵能手,海伟参加了在郑州召开的铁路公安局站车查缉工作座谈会。她受益匪浅,有了一些新想法。既然全局都在强调“科技强警”,查缉追逃也不能一直停留在刷身份证这样的老办法上,是时候将学习总结来的网上作战工作法运用到工作中去了。但这块儿以前并没有人涉足。作为一名老民警,海伟认为自己应该身先士卒,给青年民警作出表率,但一开始却不被看好,周边总有异样的声音,怀疑的眼光。

海伟告诉自己:不被看好,更要做好。她顶住压力,与另一名同志成立了“网上作战工作室”,利用科技信息开展网聊追逃工作,形成在互联网上筛选、研判逃犯信息进而抓获在逃人员的缉逃新战术。这听来似乎是件简单的事情,但是事实上,工作任务很繁重,她每天要从全国在逃人员信息库成千上万的在逃人员中筛选所需要的信息,经过分析,再从警综信息平台、流动人口查询、互联网信息、朋友网等查询工具中比对有价值的在逃人员,这样一天下来,每天十个小时的工作量,至少需要筛选100名范围圈定的在逃人员,才能从中确定可以实施抓捕的在逃人员,工作量之大常人难以想象。但就是在这样的难度下,三个月的时间里海伟还是用新战术成功抓获网上逃犯20名。

如今,海伟的网上作战追逃法已经成为乌鲁木齐铁路公安处追逃的“标配”战法。

双警家庭

海伟的丈夫马斌在乘警支队工作,夫妻俩总是聚少离多。每次马斌回来,都主动把家务全揽下来了,买菜、做饭,洗衣、拖地,把小家收拾得井井有条。可海伟何尝不知道,丈夫回到家腿都是肿的,可为了让海伟能多休息一会儿,丈夫硬是强打起精神操持家务。对女儿更是亏欠许多,如从小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海伟因为工作从未去给女儿开过一次家长会。小小的她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自己去上学,有一次还坐公交车坐过了站。为了安慰妈妈,女儿向她邀功似的炫耀自己是如何机智地走回来时,强悍的海伟竟也难受得说不出一句话。

丈夫的理解和女儿的懂事是海伟全身心投入工作的最大助力,面对“全国五一劳模”“全路火车头奖”,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这些令人羡慕的荣耀时,她说:“在追求自我人生价值的路上放弃了许多,同时也收获了许多。满墙的荣誉只是我过去认真工作的证明,不代表现在,更不代表未来。我时常勉励自己,只有当付出意识淡化的时候,才是你真正收获的时候!轻装上阵才能越战越勇。”

猜你喜欢
黄某乌鲁木齐嫌疑人
一口唾沫引发互殴:是正当防卫还是故意伤害
新传奇(2021年9期)2021-03-25 13:51:24
女子向纠缠示爱男子扔砖头致人死亡 被诉故意伤害罪
方圆(2018年22期)2018-12-08 02:52:28
光从哪里来
定位嫌疑人
黄某的行为是包养情妇还是通奸?
廉政瞭望(2016年6期)2016-07-06 17:16:29
2008—2014年乌鲁木齐主要污染物变化特征分析
20年了,我还是嫌疑人吗?
公民与法治(2016年2期)2016-05-17 04:08:28
三名嫌疑人
新疆首条ETC车道落户乌鲁木齐
暴力索取明显超出债务数额行为的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