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文化建设背景下科普能力的提升与科普人才的培养

2018-09-10 20:03倪杰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18年3期

倪杰

摘 要 在推进人类科学普及的共同事业中,科学知识生产者和科学知识传播者在合作基础上的分工已成必然,而科普能力的提升与科普人才的培养则是这种合作的有效抓手。文化创新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四大品牌”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笔者建议,在科学界采取相应举措积极协助职业科学传播者共同推进当代科普事业的发展;提高科研经费中科普费用的比例,以保证相关科学研究的针对性科普活动顺利开展;在研究生阶段设置同专业的科学传播方向,以强化科普工作的专业性;建立跨领域科学家之间的“互相科普”机制,以帮助科学家了解各领域的发展情况,寻求跨界合作的机会。

关键词 创新文化 科普能力 科普人才

0 引言

2018年4月26日,上海发布了《关于全力打响上海“四大品牌”率先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1]。其后,新任市科委主任张全在2018年上海科技节筹备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指出:科创是打好“四个品牌”的基础,服务、制造、购物、文化这些品牌本身就需要科技的力量。科技的创新和品牌的推进,是对“四大品牌”的有力支撑。因此,科创中心建设与“四个品牌”建设都离不开文化创新。

1 科学普及是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的一部分

文化资源是一个有机整体,主要由城市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共同构成,是指“人类劳动创造的物质成果及其转化”[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推动文化品牌化发展,以文化品牌带动文化传播。

文化品牌建设离不开创新文化建设。创新文化是与科技创新活动相关的文化形态,集中反映在关于创新的一般观念和相关的制度设置这两个层面上。价值观念是创新文化的核心,制度建设是创新文化的保证。科学普及则是以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促进公众理解科学,实现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为目的的全民终身科学教育。创新文化是科学普及的重要内容和多层次目标,科学普及是传播创新文化的重要渠道。二者均要求科技界、政府和全社会的广泛参与,是需要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性事业。

任何文化产品都包含认知、审美和娱乐三种功能。当一种文化产品被定义为“科普作品”时,认知就成为主要目的,其他两种功能降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因此,并不是所有有“科技”含量的文化产品都可以被称为科普文化产品。比如,要创作一篇介绍生物学的科普文章,文字必须优美,甚至可以引用诗句,但这些都是为更好地传达知识而进行的修饰。反之要创作一部科幻小说,不论作者引用多少科技知识,都是为突出主题、塑造人物、构架情节这些艺术创作来服务。

科技创新、文化建设不仅依赖于社会的物质保障,还有赖于能够激发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和广大公众具备较高的科学素质。而且,创新文化和科学普及对于先进文化的形成,对于人与自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关乎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百年大计。

2 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齐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己任,把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3]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阐释了科技创新、科学普及与实现创新发展的辩证关系。公民科学素养提高了,创新土壤会更加扎实,创新驱动社会发展会更有力;在更多高精尖领域让科技创新取得突破,社会对创新价值的认知和理解就会更充分,人们对科技知识的向往就会更强烈。

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如同鸟之双翼、车之双轮。历史上所有伟大的科技创新,都曾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方面作出巨大贡献。顶级科技创新或许只是少数科学家的劳动成果,但绝不是智慧的“私藏品”。科技工作者应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让高科技也能接地气,把更多的论文成果通俗易懂地传播给公众,让更多人理解并欣赏科技创新的乐趣,共享科技创新给生活带来的可喜变化。

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要齐头并进,不可偏废其一。“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科学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和真理,也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科技资源既要“顶天”,又要“立地”,如此才能形成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引力波、暗物质、纳米技术、机器人、石墨烯、物联网……虽然科学家们的研究课题可能若干年后才会大规模应用,多数人短时间内尚不能“吃透”,但公众的学习、了解和关注本身就是推动科研前进的动力。

科技创新要靶向发力、矢志不渝;科学普及要放下身段,善于利用新媒体手段传播知识。二者都需从现实出发,着眼未来,只有两翼齐飞,才能广播创新的种子,放大创新的力量,引领中国向着世界科技强国不断前进。

2010年推出的《中国科协科普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以规划的形式对科普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作出的宏观安排和部署。由此可见,加快科普人才的培养、促进科普能力的提升,是我们必须面对与亟待解决的问题。

3 科学家应关注科学传播工作

2015年,在第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开幕式致辞时,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多次提及《星际穿越》中我国科学家的科普缺位。另有某知名媒体人在某著名高校与权威学者关于“转基因”问题的激辩,也显示出中国科学家在科普方面的软弱无力。

现实中,有不少像褚君浩院士这样热心科普的顶级科学家,但也有些科学家在心态上对科普存在“别扭”情绪,带有长久以来的偏见与误解。总体而言,致力于科普工作的科学家相对较少。在部分科研人员眼里从事科普是不務正业,没有创新性,科研搞不下去了才去搞科普。还有一些科学家不擅长与公众沟通,在交流传授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使用枯燥的专业术语与公式,做不到把复杂深奥的科学问题通俗化、简单化,无法吸引公众,更别说让公众理解掌握了。

在科学知识的生产早已专业化、职业化的时代,科学知识的普及、传播也在不断走向专业化和职业化。科学家不再是当今科普工作的职业主体,但这并不意味着科学家可以回避其社会责任。作为科学知识生产者,科学家在科学传播链中仍然扮演着“第一发球员”的角色,是人类认识科学的源泉所在,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科学家积极关注科学普及、参与科普活动仍是当代社会以及现代科技发展的时代要求。这作为一个倡导、一种呼吁,应该说是合情合理的。

4 科普人才的规范化培养迫在眉睫

国内一些高校正在尝试开设科学传播专业,但就生源情况来说,理工背景的学生所占比例并不大,而其中调剂生较多;从课程设置来看,相对重传播、轻科技。改革开放至今,国内的科普研究以译介欧美发达国家的理论、实践为主,而结合我国国情进行理论转化与实践应用则甚少,缺乏自我认识、属地化适应研究,而这些恰恰是实现科普创新、弯道超越所必需的。

另一方面,青少年是科普工作的主要对象。目前,教育部已联合相关部委建立主题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利用社会资源共同推动中小学开展社会实践。同时,以博物馆、科技馆和科研院所为代表的科普教育基地也将场馆资源与学校教育结合,作为开发各类教育活动、教育课程的抓手,以提升自身的社会效益。

在2017年召开的“科技馆进校园”项目中期评估会上,笔者发现在参会的48家科技馆中,各馆的课程类馆校合作活动均超过了150种,而厦门科技馆甚至包揽了附近几所私立小学的所有科学课程。此外,在一些大城市里有一批科研人员组成的校外辅导员讲师团,承担着相应的科技讲座、活动指导等任务。

按照我国的教师从业标准,获得教师资格是站上“三尺讲台”的必备途径,并且不同层次、学科的教师资格也有所不同。然而,大部分科普场馆的展教人员并无教师从业资格。虽然,各馆每年花费大量人力物力用于开展大量培训,但针对教育学、心理学的业务培训还非常少见。因此,科普工作者的教师资格认定刻不容缓。

今天的上海已经进入了人才国家化的时代,然而科普人才的国际化还相当薄弱,要由“人才高地”向“人才圣地”转变,还得从体制上激发创新主体的积极性,提高对国际创新型科普人才的吸引力。

5 对科普能力提升与科普人才培养的建议

(1)科学普及应建立在充分保证国家安全、保障发明者权益的前提下进行。

(2)在现阶段增加科普受众研究、先进的科普理论属地化适应转化、实践论证研究的经费,鼓励科普工作者在上述领域大胆尝试、大胆创新。

(3)对较广、较深涉及公共领域的科研项目和研究机构,尝试提高科研经费中科普费用的比例,以保证相关科学研究的针对性科普活动顺利开展。

(4)在科研机构内可以考虑设置相应的专门职位,鼓励一些在科普创作方面有专长、有兴趣的科研人员兼职科普工作,同时培养和引进科普专业人才,针对大众媒体以及社会公众建立科研发言人制度。

(5)对科学家团队(如整个研究机构、课题项目组)的科普责任进行明确的量化规定和评估,以促使其建立良好的工作机制和环境氛围。

(6)建立跨领域科学家之间的“互相科普”机制,以帮助科学家了解各领域的发展情况,寻求跨界合作的机会。

(7)鼓励科学家与艺术家合作,通过微电影、新媒体等多种手段,将最新的科研成果以大众知晓的语言传播。

(8)建立科研机构、媒体、科普工作者的交流平台。如,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适时安排科技记者、科普工作者前往实验室,或邀请科学家到媒体、科普场馆体验生活,一起查资料、写报道、办活动,参与科研、科普工作的全过程。

(9)要加强专业科普人才的培养。在科学界建立相应的机制,积极协助职业科学传播者共同推进当代科普事业的发展。同时,为理工科学生专门开设“科学交流课程”以及“科学写作课程”,并在研究生阶段设置同专业的科学传播方向,以强化科普工作的专业性。通过模拟记者招待会等“实战”活动来掌握交流的基本技巧,从而培养学生与传媒以及直接与公众沟通的能力,为他们将来在可能的情况下从事科普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10)借鉴学校教师培训的经验,对科普场馆的展教人员及校外讲师团的辅导教师集中开展相关业务培训、考核。

(11)对取得教师资格证的博物馆、科技馆、科研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双方及单位同意的情况下,可在中小学兼任科学、生物、物理、化学等课程,以缓解师资断层的问题。

(12)建立正确导向的激励和评价机制,为科普工作者自由探索、潜心研究、勇于实践和合作交流提供必要的条件,弘扬思想自由、兼容并蓄的创新文化,吸纳和留住国内外顶尖科普创新人才。

6 结语

“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是现代城市的胸怀,也是科创中心、“四大品牌”的建设精神。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要砥砺奋进,勇攀高峰,大力发展符合中国国情的科普文化事业,将科技创新之路、科普创新之路坚持走下去,打造科创中心的“科普人才高地”“科创人才高地”,塑造“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的人才培育环境,创新服务品牌、创新制造品牌、创新购物品牌、创新文化品牌,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科普创新中心,引领未来城市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力打响上海“四大品牌”率先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N].解放日报,2018-04-26(02).

[2]吕庆华.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M].北京:经濟日报出版社,2006:50.

[3]习近平.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6-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