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倪
摘 要:何景明是明代“前七子”中的重要人物,他与李梦阳并称当时的文坛领袖。他所生活的弘治时代,是一个动荡的时代,是明朝由盛入衰的转折点。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何景明写了大量的诗作来反映现实生活。由于“前七子”的主张是“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所以本文依据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诗歌理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从“情、言”两个方面去品读何景明的诗歌。
关键词:何景明;情;言;声;义
一、莫先乎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何景明的诗作内容丰富,数量较多,其中主要表达了这几种感情:怀才不遇之情、离别相思之情、悲凉凄苦之情… …
(1)怀才不遇之情
何景明自幼聪慧,八岁能文,二十岁就中了进士,授书中舍人,属从七品。当权,于是上书首辅要求制裁刘瑾,却无功而返,最后被迫还乡。怀才不遇之情便在这段时间滋生。例如《明妃引》,《明妃引》是古人常用的诗题,比如说北宋的王安石也曾用过,这个诗题往往是借王昭君远嫁匈奴的故事,来抒写文士怀才不遇的境况。
此诗大概意思是:明妃的容貌绝佳,后宫无人可以媲美,可是皇上懒得临幸后宫,就让画工给妃子们画在纸上,供他挑选。明妃自认为自己的美色无人能敌,就不与画师通贿,却不知道美丑都是画师说了算。到后来远嫁匈奴,玉容消陨,葬身沙漠,在那苍茫凄寒的地方只有她的孤零的坟茔。最后两句 “古来抱节本难遇,况复蛾眉人所妒。君不见,长门宫,不用黄金买词赋,纵有朱颜君不顾。”点出他心中所思,借明妃的故事,隐喻贤能之士无法容身的朝政。“长门宫”是汉武帝失宠的陈皇后所居宫殿,后来专门用来借指失宠女子居住的寂寞凄清的宫殿。陈皇后失宠后,用黄金百斤请司马相如作《长门赋》,以此感动了皇帝,陈皇后再一次得宠。作者在此借用陈皇后的故事,隐喻买官卖官的政治现实。此诗作于弘治末正德初,当时朝政由宦官刘瑾把握,使得贤能之士无容身之处,全诗颇有讽刺意味。
(2)离别相思之情
多情自古伤离别,在何景明的所写的诗歌中,抒发离愁别绪的有很多。例如《峡中》,该诗是诗人在弘治十八年五月奉哀诏使滇的返程中路过巫峡所作的,自古以来,写巫峡的诗不少,大多都是赞叹它的绮丽俊秀,感叹自然的鬼斧神工。诗人在这里独辟蹊径,借写巫峡的景色与猿猴凄婉动人的啼叫,抒发出自己的思乡情绪。
(3)悲苦凄凉之情
言为心声,何景明将他的心路历程熔铸于笔下的文字中,让人读了为之心戚戚然也。例如《雨后次孟望之二首》其二:
万里看无际,高秋接素氛。沙村昏片雨,石壁断孤云。鸿雁常求侣,凫鸥不离群。寒山有落木,风起暮缤纷。
这首诗出自《家集》,作于正德二年后何景明归居期间,此次归居的缘由是因为在弘治十八年时,是大宦官刘瑾当权,何景明不满,便上书首辅要求制裁刘瑾,但没有用,何景明便请求还乡。在此期间何景明的大哥、父母相继去世,只剩他一人孤孤单单,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诗。这首诗还有其一,其一抒写的是诗人居处荒野,想慕逍遥放歌,高隐出世的情怀。这里所讲的其二,写的则是抒写诗人独居落寞,不耐凄清寒凉、孤单失偶的心境。“素氛”是白色的云气,写出了秋天的一览无遗。“片雨”、“孤云”写出它们的形单影只,后面的“鸿雁”与“凫鸥”经常是成群结队出现,更是突出了“片雨”与“孤云”的孤单。“寒山有落木,风起暮缤纷。”则给我们呈现出这样一幅画面:“秋山寒瑟,林木凋落,日暮风起,落叶乱舞。”让人瞬间感到意象寒寂,情境萧然。由此与作者心中的悲苦凄凉之情产生共鸣。
二、莫始乎言
(1)清秀俊逸的艺术风格与善于用典
纵观何景明的诗作,可以发现他的诗歌风格总体上以清秀俊逸为特色。沈德潜对于李梦阳和何景明的诗作是这样评价的:“李獻吉雄浑悲壮,鼓荡飞扬,何仲默秀郎俊逸,回翔驰骤。”以《秋江词》为例,陈子龙评曰:“清秀之词,不伤古质,所以为大雅。” 沈德潜以“美人娟娟隔秋水”比拟其含蓄蕴藉之风度。
(2)借古讽今
借古讽今是借评论古代的人和事来评论现实,何景明在他的诗作中大量地运用了这一手法。
例如《梁实吟》:全诗围绕着梁甫山来写,以之为焦点,将相关的历史人物与事件串联起来,甚至本来不相干的事件也被转折系连,如“田疆”原本是春秋晚期齐国勇士田开疆之省称,在这里以田开疆一人代指齐国三勇士,指出他们勇而无礼,将危害国家。“东绝梁甫观蓬莱”一句化用东汉梁鸿故事。梁鸿经过京都洛阳,看到民众极其劳苦,哀伤而作《五噫歌》,汉章帝看见其诗,不满而追捕之,梁鸿乃改姓名,携妻避居齐鲁之间。讽刺了当时的朝政当权者。“瀛洲、方丈列仙占,文成、五利何能验。”该句讽说少翁、栾大之流,玩弄鬼神方术,以为神仙可致,然终无效验。“徐生入岛竟不回,博士儒生尽坑堑。”徐生即徐福,曾奉皇令,到东海寻找三神仙,却一去而不复返,“坑堑”是指秦始皇焚书坑儒,本来这两件事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诗人却将这两件事勾连在一起,意谓:徐福的一去不复返引起皇帝的暴怒从而坑埋博士儒生。
(3)对比手法
对比手法的运用是何景明诗作中又一大重要的诗歌技巧。如《岁宴行》中:统治者的强征暴敛与“贫家卖男富卖田”形成鲜明对比,写出了官府征求繁多且急,而民生困苦无以卒岁。“往时人家有储粟,今岁人家饭不足。”用“旧”和“今”的时间对比,写出人民的饥馑困顿。“明朝亦是新年到,北舍东邻闻哭声。”这句以新年与现状作对比,新年本应该是高高兴兴的一年,可诗人却只能听见周遭的为饥寒而嚎哭的声音,完全没有了新年的喜庆气氛。
又如《官仓行》中:“富家得粟堆如邱,大车槛槛服两牛。乡间饿夫立墙下,稍欲近前遭吏骂。”采用对比的手法,揭示了当时社会严重的贫富悬殊和阶级对立,再现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狗”的现象。
何景明与李梦阳一起倡导了“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文学复古运动。后来与李梦阳反目,有了自己的思想,认为真正的文学应该是反映现实生活的诗歌,是真情的流露。综观他的诗作,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写出了他真实的声音,也都与社会现实离不开,这与白居易的诗歌理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是非常符合的,同时,他的诗作也给后世诗坛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吕艳萍:《何景明诗文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2016年。
[2] 周丽、叶翠:《明清桐城麻溪姚氏女性诗人诗歌研究》,《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
[3] 金荣权:《何景明及其诗文创作简论》,《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1年第3期。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