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月光奏鸣曲》中音乐术语的戏剧性导向分析

2018-09-10 04:00刘黎
大东方 2018年5期
关键词:钢琴演奏戏剧

刘黎

摘 要:音乐术语是音乐表演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是演奏者处理乐曲时最重要的参考依据。但很多演奏者却仅是简单地根据术语的字面意思对作品的乐句进行区别划分,没有深入地研究作曲家在此处使用该术语提示的原因。本文在研究音乐术语背后深层含义的过程中,通过对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片段的分析,将戏剧表演教学的某些概念引入对钢琴作品的处理中,对更好地处理钢琴作品的艺术情感和提升审美高度有所启。

关键词:术语分析;钢琴演奏;戏剧

音乐术语在音乐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仅有的方寸之地无声地指引了演奏者理解乐曲的起承转合与情感走向,最直接地启发我们理解和表现音乐作品。然而大部分演奏者只是基于简单翻译,深入研究它内部隐藏含义的研究却少之甚少。本文在研究音乐术语深层含义的基础上,结合贝多芬钢琴作品分析,使我们能够更深入地探讨隐含的意义,从而使演奏者更自然、更生动的表达这些术语的意义。

一、音乐术语

(一)音乐术语的理论基础

音乐术语本是音乐领域里的专门用语,是指音乐领域中的事物、现象、关系和过程等,一般仅为从事音乐或相关工作的人们所知所用,仅在音乐专业范围内通行使用。大致分为速度术语、力度术语、表情术语以及技法四大类。

(二)音乐术语的重要性

学习音乐的过程中,理解掌握音乐术语是不可缺少的专业技能,也是音乐创作的必要条件之一,通过音乐术语的学习,可以提高演奏者对音乐作品的分析能力、理解和想象力,从而提高演奏者音乐素养。

二、贝多芬《月光奏鸣曲》作品分析

(一)贝多芬背景简介

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是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和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贝多芬的一生经历了这几个重要阶段:约瑟夫二世的开明专制(贝多芬的青少年时期)、法国大革命(贝多芬19岁)、1804—1814年的拿破仑战争、1815年维也纳会议及欧洲的封建复辟。他的世界观、艺术观的形成及音乐创作,同当时整个社会的动荡与变革有着密切的联系。他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因而被尊称为“乐圣”。

(二)《月光奏鸣曲》分析

《月光奏鸣曲》创作于1801年,在1800年春,贝多芬结识了朱丽叶·琪察尔迪(Giulietta Guicciardi),便暗生爱意。但1802年初,朱丽叶移情别恋,此事的发生对贝多芬造成了相当大的打击,1802年,《月光奏鸣曲》出版,虽然发生了这件事,贝多芬还是将这首作品献给了他心中所爱的这位女孩。

《月光奏鸣曲》共分为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用慢板代替了奏鸣曲式的快板,乐曲一开始的四小节自由舒缓起势,表现出即兴自由的特性,均匀的三连音的运用,并且标注了很轻(pp),使我们联想到宁静的夜晚,银色月光笼罩大地,乐曲中音乐术语由弱-很弱-最弱(P-PP-PPP)表现出此时万物寂静,贝多芬孤独的站在河边。三连音分解和弦始终贯穿曲子,欲言又止的哀伤均匀缓慢的节奏,仿佛正在喃喃诉说着心灵深处隐隐的悲伤。而在中音区,恬淡地旋律流淌出来,营造出细致、忧伤、沉静的氛围。

第二主题出现在第12小节之后,一串的三连音将乐章带向高音区,形成了一段小小的高潮,带来一种隐隐的不安与焦躁的情绪。在第二部分,出现了轻盈的旋律,乐曲开始为弱起小节,由滑奏与断奏开始,乐曲便由一种压抑的情绪回到那轻俏明媚的情绪中。乐曲从轻缓如歌的第一乐章向俏皮可爱的第二乐章直到风雨如骤的第三乐章过渡。其戏剧性更加强烈,这也意味着短暂的欢乐之后,是更强烈的苦痛。第三乐章:这一乐章是贝多芬所写的钢琴音乐中表现力最高昂最丰富的乐章,该曲进入到了激动不安的高潮阶段。第一主题激越升腾而来,分解和弦狂野爬升的曲调,如暴风雨般倾泻下来,从低音区一直向上,冲进狂怒的高音区。这样一种激动人心的意境,将我们带入到了作者的情绪中,与他一起,从第一乐章那极度隐忍、压抑的痛苦氛围中迸发出不顾一切的呐喊。在这呐喊声中,我们似乎听到了作者的追求与渴望,以及向命运抗争的心声。随之,进入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第二主题,如哀怨的歌唱,将激烈的情绪做了有效的缓冲。短暂的缓冲之后,第二主题进一步展开,更加强烈的情绪倾泻而下。而临近结束时,一连串的八分音符,以一种决绝的节奏,斩钉截铁地表现出内心之中更加炽热的情感与昂扬的意志。至此,全曲进入到了最高潮阶段,沸腾的热情已经达到了巅峰。

三、音乐术语的戏剧导向性分析

以上的作品分析让我们对音乐术语有了一个具体生动的理解。钢琴演奏中的情感因素是复杂多变的,它是作曲家心灵的感悟,作曲家将思想意志、情绪、情感化作音符。但是音乐本身是最无形和虚幻的,它不能直观的看到,触摸到,只能依靠感悟和理解。而音乐术语是我们对作品最直接的向导、它是作曲家的语言提示和补充,使得音乐的戏剧场景得到了真实的呈现。

赋予术语合理的戏剧导向是为了更为通俗地理解作品的隐性含义,该方法可以为演奏者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引入戏剧的概念是为了使术语从抽象变得具象,在赋予术语戏剧导向时可以将乐曲处理和戏剧表演的思路进行类比。首先,戏剧表演的核心要素:做什么,为什么做,如何做。以此类推,我们可以对术语提出:执行哪个术语,为何执行此术语,如何执行。其次,在戏剧表演中,演员情感的表达是依托于台词的,台词缓急轻重处理的不同,对应的情景画面也不同,而台词的处理不是拘泥于某词,弱读某字,音乐表演同样如此。

音乐用音符来构建画面,术语便是作曲家在自我构建画面时的提示和补充,演奏者必须学会根据旋律走向和术语的提示来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演奏者应对音乐术语的提示多加以思考,以戏剧情节的走向作为线,这样的处理才会使音乐变得丰满。

参考文献

[1]王政.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戏剧性特征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12):15-33.

[2]王涛.贝多芬不同时期钢琴奏鸣曲音乐风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31):35-44.

[3]周宪.审美回归之路[J].文艺研究,2016(1):5-18.

[4]王宝龙.试论我国交响音乐创作的戏剧性[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9(3):18-21.

作者简介:

劉黎,研究方向:音乐教育钢琴方向,作者单位:黄石艺术学校,单位所在地:湖北省黄石市。

(作者单位:湖北黄石艺术学校)

猜你喜欢
钢琴演奏戏剧
有趣的戏剧课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钢琴演奏者的心理因素与心理调控
基于戏剧表演中的“隔离”与“开放”研究
清代新疆查禁戏剧演出考
布赫宾德的贝多芬阐释对钢琴演奏的启示
戏剧类
浅谈如何提高初学者的钢琴演奏能力
钢琴演奏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