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现状的几点思考

2018-09-10 07:22刘新英莫俊淼周瑞云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8年4期
关键词:建设现状建议对策

刘新英 莫俊淼 周瑞云

【摘 要】《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定》中提出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建设新型产业技术研发机构,积极打造高水平创新研发平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创新平台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广西从2005年开始启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工作,至2017年已批准建设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9家,成为广西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文章主要通过对2005—2017年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服务产业领域、地域分布情况、组建依托单位等进行研究与分析,并以第十批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验收相关数据为例,分析其运行情况,以此研究提出加强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创新驱动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现状;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8)04-0003-06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国家科技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依托行业、领域科技实力雄厚的科研机构、科技型企业或高校,建设具有较为完备的工程技术综合配套试验条件,培养国内一流的工程技术研究开发、设计和试验的专业人才队伍,为行业、企业提供多种综合性服务,同时具有自我良性循环发展机制的科研开发实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由我国的科技部门主导组建,由组建单位提出组建申请,经审核批准后确认,一般经过2~3年的建设期限,完成组建任务,经验收合格后认定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按照主导和批准组建单位划分,可分为国家级、省(直辖市、自治区)级、设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经过2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数达到346个(包含分中心在内共359个),分布在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服务涵盖了农业、电子与信息通信、制造业、材料、节能与新能源、现代交通、生物与医药、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海洋、社会事业等领域。

1 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

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始建于2005年,首批批准了20家,其目的是通过批准组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一批具有特色优势的工程化试验条件,培养工程技术领域领军人才,研发先进的工程化成果,实现人才、技术和经济运行的良性循环新型科技研发实体。截至2017年年底,全区共批准建设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9家。

从图1中的数据不难看出,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每年以10~20家的速度递增,到2013年达到顶峰,为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展的鼎盛时期。纵观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过程,呈现出以下特点及问题。

1.1 服务覆盖传统产业领域,但部分产业创新发展名片服务能力不足

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所服务的产业领域(如图2所示)来看,已批准组建的242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服务领域,按照传统的产业领域划分,服务24个行业领域。电子信息领域、农业种养领域分别为22个和21个,分别占总数的9%。食品、汽车制造、机械制造3个领域都是19个,分别占总数的8%。建材与建筑(15个)、新材料(15个)、医药制药(15个)、有色金属(14个)、节能环保(14个)等领域,分别占总数的6%。石化领域为12个,占总数的5%。医疗卫生领域为9个,占总数的4%。电力、林产工业、生物领域均为8个,分别占总数的3%。冶金(5个)、纺织服装与皮革(3个),海洋领域(3个)、修造船(2个)、文化产业(2个)、公共安全(2个)、遥感技术(2个)、新能源(4个)、水利(1个),分别占比很低。从中也可以看到,广西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部分服务于传统产业。

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产业创新发展名片(如图3所示)来划分,242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服务的产业创新发展名片的情况如下:服务传统优势产业有78个,占总数的32%。先进制造业有43个,占总数的18%。优势特色农业(27个)、生态环保产业(26个)、大健康产业(26个),分别占总数的11%。新一代信息技术有21个,占总数的9%。高性能新材料有17个,占总数的7%。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保护(3个)、互联网经济(1个),占比很小。从中可以看到,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服务基本覆盖了产业创新发展9张名片,但个别产业名片的服务能力较弱。

1.2 建设布局高度集中,区域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矛盾突出

从建设的地域分布(如图4所示)来看,广西14个设区市中,南宁市拥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4个,占全区总数的43%,其次桂林市为43个,占全区总数的18%,柳州市为36个,占全区总数的15%,其他11个市共59个,占全区总数的24%。从图4中可以明显看出,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布局高度集中,其中南宁、桂林、柳州3个城市的数量占总数的3/4,其他11个城市只占不到1/4,区域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矛盾突出,这与广西各地经济科技发展水平和基础有直接关系。

1.3 建设依托单位以企业组建为主,组建方式以单独组建为主,功能发挥不充分

从组建单位的性质类型和组建方式来看,24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依托建设单位以第一依托单位的性质类型(如图5所示)进行划分统计,企业为第一依托单位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169家,占70%;以科研院所为第一依托单位的工程中心有49家,占20%,以高等院校為第一依托单位的工程中心有16家,占7%;其他类型的单位有8家,占3%。

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组建方式(如图6所示)来划分,24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采取一个单位单独组建的有198个,占总数的82%,采取多个单位联合组建的有44个,占总数的18%。

1.4 多平台交叉重复建设,各研发平台载体建设功能边界模糊

广西近几年陆续主导开展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院、千亿元产业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等一系列研发平台载体建设工作,这些研发平台载体也都是从现有的行业龙头企业、专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中选择建设,同一个单位多个研发平台共存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各平台建设的功能边界模糊,从研发平台的类别和数量上看,建设得不少,但实际上有许多是建设在同一个单位里,往往是用同一套设备、同一套人马来应对各类研发平台载体的验收检查。从广西242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组建单位所拥有的研发平台建设情况来看,拥有2个研发平台的建设单位,即既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又是广西工程院的有22家,占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数的9.1%;既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又是自治区千亿元产业研发中心的有23家,占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数的9.5%。拥有3个研发平台的,即既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又是广西工程院还是自治区千亿元产业研发中心的有8家,占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数的3.3%。

1.5 建设数量和质量有待提高,难以满足创新驱动发展的要求

从建设数量(见表1)上来看,广西到2017年年底,拥有242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但与其他省(市、区),特别是发达省(市、区)相比,数量仍然偏少。例如:江苏省到2017年拥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 263家,是广西的13.5倍;浙江省到2016年拥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 536家,是广西的10.5倍;广东省仅2017年就批准认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 564家,是广西的6.5倍;福建省到2017年拥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14家,是广西的2.1倍。从拥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数量来看,广西只有3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全国30个省(市、区)排位中处于第25位,数量不到全国总数的1%。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量和质量无法满足广西创新驱动发展的要求。

1.6 组建方式、类型不同,运行成效不同

我们以第十批(23家)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运行3年到期验收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证明了以上结论。

1.6.1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企业、院所类投入较大,高校类投入不多

从被统计的23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基础设施投入总额中(如图7所示)可以看到,在场地建设(面积)上,科研院所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投入最多,占52%,企业类次之,占40%,高校类最少,占8%;在科研设备投入方面,科研院所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投入最多,占40%,企业类次之,占34%,高校类最少,占26%;其中:单件为10万元以上的大型科研设备投入方面,企业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投入最多,占47%,科研院所类次之,占29%,高校类最少,占24%。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科研院所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利用原有的场地、设备基础,投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投入较大,实力较强;企业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根据生产、科研需要,在场地、设备投入次之,但大型科研设备(单件为10万元以上)投入较多;高校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主要依托各专业系(学院)的原有教学场地、教学设备基础上进行建设,基础建设投入方面最少。

1.6.2 在人员配备方面,企业、院所类人员配备较多,高校类人员配备较少

从被统计的23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配备的工程技术研究人员的数量(如图8所示)来看,企业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配备工程技术人员最多,达55%,科研院所类次之,占36%,高校类最少,仅占9%;从配备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数量来看,科研院所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占比例最高,占43%,企业类次之,占39%,高校类最少,占18%;从配备博士学历的人才来看,高校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占比最高,达到50%,科研院所类次之,占29%,企业类最少,占21%。可见,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高层次人才多集中在院所、高校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6.3 在承担科研项目方面,高校类最多,科研院所类最少,企业类自主研发项目较多

从被统计的23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所承担自治区级科研项目的数量(如图9所示)来看,高校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自治区级科研项目较多,占44%,企业类次之,占30%,科研院所类最少,占26%;从承担市级科研项目数量来看,高校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较多,占38%,企业类次之,占36%,科研院所类最少,占26%;从承担自主立项科研项目的数量来看,企业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占比最高,达91%,科研院所类次之,占6%,高校类最少,仅占3%。从参与合作项目的数量来看,企业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占比最高,达50%,科研院所类次之,占39%,高校类最少,占11%。

从自治区级科研项目的结题验收率(如图10所示)来看,企业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占比最高,达49%,高校类次之,占28%,科研院所类最少,占23%;从市级科研项目的结题验收率来看,企业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占比最高,达56%,高校类次之,占27%,科研院所类最少,占17%;从参与合作项目的结题验收率来看,科研院所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占比最高,达42%,企业类次之,占39%,高校类最少,占19%。

可见,高校类和科研院所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工作的重心集中在承担自治区级、市级等科研项目,而且大多采取单独研发为主。企业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研发活动主要是根据企业实际需求,自主设立科研项目,并大多采取联合研发,科研项目的结题验收率较高,完成研究任务较好。

1.6.4 在科研成果产出和转化方面,企业类研发成果种类及数量较多,高校、院所类较少

在科研成果产出方面,从被统计的23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科技成果登记数量来看,企业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成果登记数量最多,占39%,科研院所类次之,占37%,高校类最少,仅占24%;从已获受理的发明专利申请数量来看,企业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占比最高,达54%,高校类次之,占36%,科研院所类最少,占10%;从获得发明专利授权数量来看,企业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占比最高,达47%,高校类次之,分别占41%,科研院所类最少,占12%;从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数量来看,企业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占比最高,达64%,科研院所类次之,占29%,高校类最少,占7%;从获得软件著作权数量来看,仅有科研院所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得(如图11所示)。

在成果转化方面,从被统计的23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投放市场的新产品数量来看,企业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占比最高,达87%,科研院所类次之,占11%,高校类最少,占2%;从实际生产应用的新工艺数量来看,企业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占比最高,达57%,科研院所类次之,占39%,高校类最少,占4%;从已应用于产品中的新材料数量来看,企业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占比最高,达54%,科研院所类、高校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占比均为23%;从已应用于生产过程的新装置数量来看,企业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占比最高,达77%,科研院所類次之,占21%,高校类最少,占2%。可见,企业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由于处于生产、市场需求的第一线,清楚生产、市场的需求,在选择科研项目内容方面具有优势,科研成果产出和成果转化能力较强,科研院所类次之,高校类则较差(如图12所示)。

可见,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科研成果产出主要集中在企业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6.5 在行业人才培养方面,高校类、院所类培养高学历、高层次人才较多,企业类培养实用型人才较多

从被统计的23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人才培训的类型和培养人才的结果(如图13所示)来看,企业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内部培训技术人员的数量占比最高,达59%,科研院所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培训同行业技术人员数量占比最高,达74%,高校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养研究生数量占比例最高,达56%。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身的人才培养(主要以获得专业技术职称晋升的人员数量)方面,科研院所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占比最高,达51%,企业类次之,占42%,高校类最少,仅占7%;可见,企业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人才培养注重于企业内部的实用人才培养,科研院所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注重同行业的人才培养,高校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注重研究生的培养,这与各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单位的原有性质和功能有很大的关系。从这种现象也可以看出,某些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有较多的培训机会,某些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则得不到培训或培训机会较少。

2 加强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综合上述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现状及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强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的对策和建议,主要有以下方面。

2.1 整合三类单位的各自优势,主导组建“产、学、研”联合的新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根据上文分析可知,企业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较大,人员配备较多,研发成果种类及数量较多,成果转化能力较强,但在研科研项目较少,主要是自立项目,高层次人才不足;高校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才素质较高,在研项目较多,培养高学历人才较多,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多,成果产出较少,成果转化能力较弱;科研院所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较大,人员配备较多,培养专业人才较多,但承担科研项目多是作为参与合作单位,成果产出较少,成果转化能力较弱。因此,要充分发挥各类单位的优势,取长补短,聚集优质科技资源,主导创建“产、学、研”联合的新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根据“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与条件保障能力建设专项规划的要求对现有的创新平台载体按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有重要影响力的科学数据中心、生物种质和实验材料资源库(馆)、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重要志书典籍编研进行新的功能定位、合理归并和优化整合,满足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要求。创建方式建议采取股份制模式,独立核算,根据各单位的投入占有股份,享受权益。

2.2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院士工作站融合建设

院士工作站是行业顶尖人才联合开展科研活动的重要载体,人才优势和行业技术信息优势明显。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过程中,要与院士工作站建设相融合,可以充分发挥院士工作站入站院士及其团队的人才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将引进高端人才和行业领先技术结合起来,推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水平。

2.3 开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运行绩效考核评估,完善考核机制促发展

从结题验收结果可以看到,部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建单位只注重申报挂牌,实际投入不足,行业服务能力不足,不能起到行业引领和辐射作用,难以满足广西创新驱动发展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新要求。建议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考核淘汰机制,通过对现有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运行绩效考核,对考评优秀和合格的优先安排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优先推荐申报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优先推荐参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对考评不合格的,按程序审批后进行摘牌淘汰,空出位置,让后来者居上,完善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行业和空间布局,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需要。

参 考 文 献

[1]国家科技部基础研究司.2015年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体运行情况[R].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5年度报告,2016.

[2]江苏省人民政府.2017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jiangsu.gov.cn/art/2018/2/22/art_34151_7492227.html,2018-02-22.

[3]浙江省科技厅.省科技厅2016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EB/OL].http://www.zjkjt.gov.cn/html/node18/detail1714/2017/1714_74803.html,2017-01-17.

[4]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认定2017年度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通知[EB/OL].http://www.gdstc.gov.cn/HTML/zwgk/tzgg/1506311497745-4540559489308847023.html,2017-09-25.

[5]福建省科技厅.2017年全省科技创新其他相关指標[EB/OL].http://www.fjkjt.gov.cn/xxgk/tjxx/tjsj/201712/t20171205_989997.htm,2017-12-05.

[责任编辑:邓进利]

猜你喜欢
建设现状建议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的实践应用探析
经管类优质实践教学资源建设现状与共享探索
当前普通高中体育师资队伍状况研究
三代人的建议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