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云峰 彭茜 沈洁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海绵城市环境建设与人的审美认识心理要素中感知情感、想象情感、理解情感等的关系,归纳出海绵城市建设环境与人的审美认识心理的一致性,并提出基于人审美认识心理的海绵城市环境建设策略。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把雨水的资源化管理与人对美的自主追求结合起来,科学解决雨水控制利用的同时,通过空间环境的塑造等方式把人的情感方式、生活方式,人的所思所想加以呈现,使海绵城市环境的美既是外在的,又是内在的;既是表现性的,又是表意性的;既是在场的,又是超越的;最终反应人的精神需求与生态智慧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从而实现城市作为人的栖居之地其庇护环境和慰藉心灵的作用.
关键词:海绵城市,环境建设,城市美学,人的审美认识,认识心理要素,生态文明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的出台标志着以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规划等生态友好型建设方式将成为今后城市发展中需要关注的一项重要内容,海绵城市建设的推进及其实施途径的落实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发展与建设方面的一项内容[1-3]。目前,已有的海绵城市环境研究主要侧重于智慧化的雨水利用,从技术方法、构建途径及实施策略等层面探索中国特色的LID试点经验模式与案例,探析雨洪治理、弹性城市、生态城市、低碳城市、低影响开发模式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海绵城市的核心理念与科学内涵[4]。“海绵城市”有别于传统的工程依赖治水思路和“灰色”基础设施,作为一种生态途径,其构建核心在于建立跨尺度的水生态基础设施,以综合解决中国城乡突出的水问题[5]。而对于海绵城市建设与美学营造的相关探索,有学者对雨水景观的美学内涵及海绵城市营建中雨水景观的营造方式进行分析[6]。也有学者认为中国风景园林专业可以从不同角色定位和策略人手更好地参与海绵城市建设,促进中国早日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研究[7]等。综上分析发现从环境营造的美学层面,对城市建设中雨水的资源化处理与人的审美需求相结合的研究相对较少,这正是本文的选题依据。城市建设中承载着人们对理想化生活的美好向往,我们正在建设的海绵城市环境本身就存在一定意义的美学价值,比如其在体现水循环更加和谐的低影响开发理念中,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其中“和谐”作为城市美学的重要议题之一,千百年来均是城市审美价值的核心内容。自然的和谐之美是海绵城市环境审美价值观的基石,也是城市设计审美价值观的最高表现形式,体现了城市建设中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休戚与共的依存关系,这正是本文选题的创新意义及应用价值。
目前我们面临世界范围内的环境生态恶化问题,人们从各个角度进行新的思考、寻找出路,美学的探究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如1969年美国颁布的《国家环境政策法案》就对审美问题如何与其他活动相结合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法案的目标之一是“确保所有美国人享有一个安全、健康、多产、有审美和文化愉悦的环境”[8]。因此,在海绵城市的环境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并结合美学因素。
1 海绵城市中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与人审美认识的关系
1.1 审美与城市环境建设的关联
1.1.1 城市美学观念
美学,是指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审美意识、美感经验和审美范畴的学科[9]。我们对城市最直接、快速的感觉通常是一种审美感知,伴随着审美愉快。这种审美愉快实际上是审美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复杂的、综合的心理效應,是人们在欣赏美的自然物、艺术品及其他人类文明成果时所产生的一种愉快的经验[10-11]。城市美学观念意味着强调与注重城市系统在相互作用和协调中所体现的整体的美学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环境建设追求的不仅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和谐之美,而且也包括其整体人文生态系统之间的内在关联构成和谐美的基本条件。
1.1.2 美学的发展与城市环境建设潜隐相伴
美学的发展虽不见得与城市始终同步,但也往往潜隐相伴。反映在建筑领域,现代主义建筑抛弃了学院派的美学传统,旗帜鲜明的向古典主义发出挑战,同时,城市规划当中以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为代表的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也建立了起来。城市生活中一切能够提高生活质量的物质存在,一切能够培育心灵世界的精神产品,均具备了审美产生的前提。
1.2 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与人审美认识的一致性
海绵城市中绿色基础设施是在尽量不改变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利用白然规律的基础设施。在海绵城市中把白然或人工集雨面流出的雨水进行收集、集中和储存,作为水循环中获取水为人类所用的一种方式[10]。城市中的美以这些方式被人们所感受,意味着城市环境对于人审美心理的认识深化,并以建设、设计的方式加以体现,同时也意味着城市美学观念本身在知、情、意上的拓展。
1.2.1 绿色基础设施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基本内涵与人感知情感的一致性
作为城市环境审美的初始阶段,人的审美感知主要发生在现实中的城市空间里,并与感觉、知觉作用下的城市功能要素发生直接的联系,这是城市美感产生的预备阶段[12-13]。真正的审美活动是从审美感知开始的,是主体对客体的审美感知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是主体对外界刺激的情感上的接受过程对主体存在着[10].也就是说外界物对主体的作用,主要是激发情感,从而形成感知情感。
绿色基础设施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基本内涵本质上是改变传统城市建设理念,实现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其目标是让城市弹性适应环境变化与自然灾害,转变排水防涝思路,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手段,实现开发前后水文特征保持不变[12]。城市环境审美观念强调对人的感觉、知觉情感的真实体现,意味着在城市建设和设计中充分尊重并善于表达,紧密贴合人的真情实感,即人返璞归真的愿望,实现人一城市一自然的生态演进模式。这同海绵城市环境中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所遵循的顺应自然,开发前后水文状况保持不变,人与自然、土地利用、水环境和谐共处模式的基本内涵相一致。
1.2.2 环境建设的载体与人想象情感的一致性
想象情感在审美经验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说感知的作用是为进入审美世界打开了大门,那么想象就是为进入这个世界插上了翅膀[13]。城市美感由感性直觉上升到理解、判断,需要以想象为中介,在城市环境的审美心理发展过程中,想象是一个内在的关键性、枢纽性的审美心理形式。想象情感是由当前事物连带想起其他事物的心理过程。产生想象情感的客观基础是事物之间的相关性及其连带关系,因为客观刺激物之间彼此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反映到心理现象中就成为各个心理现象的联系,并且可以相互引起。
海绵城市环境建设中可持续雨洪管理的重要载体之一绿色基础设施,能够通过绿地、湿地和各种类型的水体等收集、过滤、净化和储存更多雨水,减少地表径流,实现雨水的资源化利用[14]。绿色基础设施除了具有水质净化、气候调节、空气过滤以及提升人类健康水平、减少能源消耗等功能性,它潜在的社会服务功能包括视觉、文化、游憩价值,精神、宗教、美学、激发灵感以及对于提高城市生活质量的突出贡献不易被我们察觉[15]。我们都曾有过类似的审美经验:当我们某一时刻的心境与所处的城市空间景观、生活场景合拍时,我们无法把眼前实存的场景与昔日生活中的某一片段或气氛区分开来,当我们不由自主地进入审美的状态时,现实中的“所见”与脑海中的“所想”呈现出共时性的并存状态,这时想象活动就被激发出来了。
1.2.3 绿色基础设施在海绵城市环境建设中的景观艺术追求与人理解情感的一致性
审美心理学认为,审美者通过对城市环境中构成要素的直觉感知,把感官获得的信息传送到大脑,大脑通过想象等方式作用于这些信息,并最终做出综合性的判断,从而产生最终的理解性情感[16]。海绵城市环境建设对于景观艺术的追求是绿色基础设施的功能、形式与文化和审美相得益彰的价值取向表现。景观化的绿色基础设施是指雨水基础设施构件本身的造型要富有美感,能够体现城市或区域的文化特色,包括从色彩、造型、图案甚至安放位置上达到与建筑和环境的协调[17]。它是审美者全部审美情感、意趣直至潜意识的审美心态与一切园林景观完全的、无时无处不在的浑融凑泊。当我们感觉风景穿过我们的身体时,步履和身体也会融入这个世界[18]。
2 案例研究
1)水循环系统——德国波茨坦广场(Potsda-mer Platz)。德国波茨坦广场在水体的利用和营造中制定了如下策略:雨水作为如厕冲水和绿色空间的灌溉用水,采用地下水箱收集雨水;主体水面经过沉淀后,水质自然分层,也因此获取了下部浑浊层之上的清水资源:水体以复杂多变的形式流向广场的最低点,自主体部分向流动阶梯滑行,在此处具有韵律感的波形结构被创造出来,穿过线形水阶,清晰地与建筑体形态呼应。
在波茨坦广场建设中,水资源在合理利用与收集的同时,人们在此停留驻足,感受着乍雨过、风淡淡、水茫茫的空间环境,烘托出心与境的契合无间的审美境界。这种由心物交感所引起的心理过程,即对外界刺激的“接受”过程,主要是情感上的非理智的,因此,作为这种“接受”的心理反应,是一种感性的愉快[19]。
2)绿色基础设施——扎哈伦广场( ZollhallenPlaza,Freiburg)。弗莱堡市扎哈伦广场是一个很好的水敏性绿色基础设施设计的案例:在种植池内设计了渗透点,内置过滤基质的地下砂石沟渠减轻了污水处理系统的水压负载,雨水没有汇入地下污水处理系统,而是补给地下水位:建造于曾经的铁路院落场地之内,富有年代感、多功能的座椅,硬质景观材料均来自旧的铁路院落场地回收利用的优质材料,而旧的铁路轨道则被镶嵌于地面铺装之中,渗透式种植池之中育有多年生植物和观赏草类,形成鮮艳、柔美的花草景观。
弗莱堡市扎哈伦广场这一新型、清洁的现代化广场设计利用人们对于铁路轨道枕木的记忆,即人们的集体潜意识——原型,表达了人们曾经共同拥有的经验、经历和记忆,体现着人们哪怕是极细微的想象活动,激发人们的想象空间,以及人与城市景观无间的审美境界。所以,在海绵城市环境建设中,绿色基础设施作为具有美学价值的景观,在满足公众教育精神需求的同时,也是作为人与自然、人居环境与整体人文生态系统辩证关系的沟通桥梁。
3)水处理景观——圣路易城市花园(St,LouisCily Garden)。美国弗吉尼亚州圣路易城市花园是一个公共雕塑花园,同时也是一个富有审美艺术感的雨水花园。设计理念来源于圣路易及其郊区的文化和自然历史:设计融合了雨洪管理技术.2/3的雨水排除系统是位于花园范围内的,几乎一半的地表是可以渗水的。花园在规划时分为3段,在城市花园审美体验当中,北区把高地改造成了一系列城市梯田,户外空间提供了放置独特雕塑有的平台,也为人们提供了休憩、用餐、远眺高层水池和俯瞰雕塑花园的场所。南段代表了河流两侧的种植梯田,成条带状的一系列宿根花卉和灌木的种植床被一个长而蜿蜒的坐凳墙所围合,让人想起河流沿岸凹凸相间的农业种植图案。
这其中既是人们对城市环境的本质、特征、功能、相互联系以及城市美感的规律与特征的把握与揭示,同时也是客观美感基础上的主观情感性超越。它既是一个认识、接受的过程,同时也是沉淀感知、想象等情感因素的能动创造过程,并在景观艺术追求与人的理解性情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诠释出城市美的内在展现与主客统一。
3 结论
3.1 基于人感知情感的建设策略
在海绵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中,以城市空间感知为理论切入点,结合感知、认知活动的城市美学观念与理论,以及海绵城市中“渗、滞、蓄、净、用、排”雨水处理思路的6字方针,通过城市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及空间布局,建立一种理性的并能反应人的审美感知情感的城市空间结构,经过一定空间次序的组织与形象设计实现其相应的功能。
3.2 基于人想象情感的建设策略
在海绵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中,基于人想象情感的绿色基础设施营造,其风格、思潮其实都是理念外部形态上的反应,是较表面化的,应寻找在复杂形式背后的深层结构,通过设计参照物与其他的相关性,唤起景观与人们的心灵和情感上的共鸣。这里我们可以运用基于原型的设计方法,寻求事物内在本质和发展中不变的因素,引导人们对原型的感受、认知,从而激发人们的想象情感。景观原型发生于自然、历史、地域和艺术中,自然原型、历史原型、地域原型和艺术原型是灵感的子集。根据传统意境创构的方法,从物、情、意3个层次把原型的信息转泽到景观空间,建构与原型相应的物质空间、情感空间和精神空间[20-21]。
3.3 基于人理解情感的建设策略
在海绵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中,注重基于人理解情感的景观艺术追求,如借助艺术手段的雨水花园。这样的雨水基础设施是城市的一道风景,更是城市微观景观意识形态的体现者,它无处不在地传递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设计的品质。
海绵城市中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美学观念本质上是愉悦体验中的精神生活,是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相依共存的密切关系。它可以在人类情感发展的高度对现实生活、城市设计与建设,乃至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我们的身体是所有艺术的源泉,世间所有的美经由我们的知觉、想象、理解等被表现出来,身处人口密集、污染加重的城市居住境况,如何处理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透过审美心理学的视野,借鉴海绵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思想的有关原则,从人类精神生活的高度,设计出回归自然、回归环境、回归人性、回归艺术境界的城市景观环境,使人在超脱的胸襟里体味到城市艺术的深境,也正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设计者的时代使命。
参考文献
[1]金云峰,杜伊,陈光.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区规划建设“生态转型”研究[J].中国城市林业,2015,13(3):1-5.
[2]金云峰,杜伊,陈光.生态工程综述:基于“风景同林工程与技术”二级学科的视角[J].中国同林,2015,31(2):89-93.
[3]金五峰,蒋祎,汗翼飞.基于海绵城市实施途径:多规合一背景下市域层面绿地类型探讨[J].广东园林,2016,38(4):4-8.
[4]吴丹洁,詹圣泽,李友华,等.中国特色海绵城市的新兴趋势与实践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6(1):79-97.
[5]俞孔坚,李迪华,袁弘,等.“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J].城市规划,2015,39(6):26-36
[6]李伯娟.海绵城市营建中雨水景观的美学分析[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6(6):76-77
[7]杨青娟,罗斯·艾伦,梅瑞狄斯·多比.风景同林学在海绵城市构建中的角色研究:以澳大利亚墨尔本为例[J].中国园林,2016,32(4):74-78.
[8]保罗·戈比斯特西方生态美学的进展:从景观感知与评估的视角看学术研究[J].杭迪,译,程相占,校学术研究,2010(4):2-15
[9]蒋培坤审美活动论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10]刘滨谊,张德顺,刘晖,等.城市绿色基礎设施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园林,2013,29(3):6-10
[11]李泽厚.华夏美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12]李添湘,易健论审美感知与审美想象[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5(4):27-32.
[13]金云峰,杜伊.绿色基础设施雨洪管理的景观学途径:以绿道规划与设计为例[J].住宅科技,2015,35(8):4-8
[14] Greening of Cities.lntemational workshop on Green Urban Infra-structure[EB/OL]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Green Urban In-frastructure.(2013-Ol-08).[2018-Ol-05]. http://wwwgreeningofcities.org/wp-login.php.
[15]金云峰,项淑萍原型激活历史:风景园林中历史性空间设计[J].中国园林,2012,28(2):53-57
[16]蒙培元情感与理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7]彭茜,金云峰透过西方艺术作品的风景意涵与体验研究[J].风景同林,2016(11):121-128.
[18]仇保兴海绵城市(LID)的内涵、途径与展望[J].建设科技,2015(1):11-18
[19]袁鼎生.审美生态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
[20]蒙小英,张红卫,孟璠磊.雨水基础设施的景观化与造景系统[J].中国同林,2009,25(11):31-34
[21]高嘉,王云才.从美国西雅图雨水管理系统看我国海绵城市发展[J].中国城市林业,2015,13(6):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