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技术转移大背景下广西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思考

2018-09-10 07:22丁永奎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8年5期
关键词:科技创新广西

丁永奎

【摘 要】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广西又迎来了一次新的发展机遇,广西与东盟国家间的技术转移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在科技与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处理好广西科技与经济发展问题,显得十分紧迫。通过对目前广西科研与经济发展的状况及存在主要问题的分析,结合广西的实际情况,借鉴区内外的一些成熟的做法和经验,加大财政科研经费的投入、加大科研人才培养及引进力度、加大企业自主创新扶持力度、加大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科研政策制定与执行力度,最终可以达到促进广西经济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广西;科技与经济;科技创新;科研人才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8)05-0001-03

0 引言

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会址落户广西南宁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以及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机构在南宁设立,广西将迎来非常好的发展机遇。近年来,广西技术转移工作取得了比较大的成效,特别是与东盟国家的技术转移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已与8个东盟国家建立了双边技术转移中心。

在科技与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处理好广西科技与经济发展问题,显得十分紧迫。

1 广西科研与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广西科研经费投入少,经济发展滞后

(1)广西科研经费投入少。2016年,广西全区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为117.7亿元,在全国排名第24名,R&D经费投入强度为0.65%,具体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2010—2016年,全国R&D经费增长了2.22倍,R&D经费投入强度增长约1.20倍,而广西区R&D经费才增长1.87倍,远低于全国增长水平,广西区R&D经费投入强度基本没有大的增长,2012—2013年只有一点增长,远远低于全国水平,投入力度不足。

(2)广西经济发展滞后。从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2010—2016年,广西区GDP总值增长了1.85倍,但在全国31个省市区排名一直徘徊在17~20名,处于全国中下游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1.2 广西科研政策滞后,群众参与度低

(1)科研政策出台不及时。目前,广西出台了一系列科研政策。例如, 《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广西创新体系的实施意见》《广西壯族自治区院士工作站管理办法(试行)》等配套政策文件。但是政策制定不够及时,有些政策是广西区人民政府早就通过,但在具体操作和细化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出台相对滞后。例如,《广西院士工作站管理办法(试行)》于2013年2月才颁布实施。

(2)政策宣传力度不够,群众参与度低。目前,广西科技政策制定主体在制定政策时,很少邀请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参与政策制定,基本上是组织政府相关部门人员集体讨论制定,即使邀请征求意见,也是走走形式。此外,政策制定出台后只是在官网上公布,很少组织专家解读和开展专题宣传报道,老百姓对政策根本就不了解,直接影响政策的执行效果。

(3)共性技术研发政策比较零散。广西的共性技术研发政策比较分散,缺乏统一的规划与管理,共性技术研发的效果和效应很难发挥应有作用。

1.3 广西科研人才严重不足,科研基础很薄弱

(1)广西科研人才不足。目前,广西大专高职以上的院校共有79所,其中普通本科院校为27所,质量相对偏低,广西现在仅有广西大学唯一一所“211”高校,这就决定了高层次科研人员少,科研创新主体层次偏低。此外,广西本土的院士非常少,全区仅有3名“两院”院士,其他基本上是外聘院士,与发达省市相比较,科研人才存在明显不足。

(2)广西科研基础薄弱。全国拥有近350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只有3家,480多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广西也只有3家。与广东、上海、江苏、浙江等发达省市相比较,广西科研基础明显很薄弱。

1.4 广西科技创新不强,缺乏激励机制

(1)广西科技创新不强。2011—2015年,广西财政科技拨款从28.2亿元增到49.6亿元,R&D经费从81亿元增到105.9亿元,R&D投入强度却由0.69%下降到0.63%,而2015年全国R&D投入强度为2.07%。此外,根据2015年中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在全国31个省市中,广西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排名第25位,科技创新投入比较薄弱。

(2)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当前,广西企业缺乏创新能力,在一些核心设备与关键技术方面,自给率很低,引进消化吸收能力不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2013—2015年,广西已连续3年没有获得国家科技奖励,直至2016年,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是当年广西唯一一项获得国家科技奖励的项目。

(3)缺乏激励机制。目前,广西尚未建立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有效评估的体系,对科技政策最后执行效果的好坏,没有相应的奖惩机制,今后务必要加强激励机制的建设。

2 关于广西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思考

针对目前广西科研与经济发展的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广西的实际情况,借鉴区内外的一些成熟的做法和经验,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加大财政科研经费的投入,促进经济发展

(1)加大政府科研经费投入。根据国际研究经验,当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地区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时,该地区的创新能力就会开始显现出来,若R&D经费投入强度低于2%,则不具有创新能力。按照这个标准,2013年全国的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08%,已开始具备基本的创新能力。但广西区R&D经费投入强度最好时仅为0.75%,距离2%的目标还非常远,广西务必要加大科研经费投入。

(2)鼓励金融机构加大贷款支持力度。目前,企业的科研经费来源主要从政府资金、金融机构贷款、企业自有资金等3个方面筹措,我们除了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外,还要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科研经费的贷款支持。

2.2 加大科研人才培养及引进力度,加快经济发展

(1)加强科研人才培养。2010年,广西民族大学成立了东盟学院,加强东盟方面的高端人才培养;2014年,广西大学成立海洋学院,加大海洋環境、海洋生态及海洋工程等方向的高级人才培养。但这还远远满足不了广西科技快速发展的要求,务必加大科研人才特别是科技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等高级人才的培养力度。

(2)加大科研人才引进的力度。近几年,广西引进了一批院士顾问、特聘专家、八桂学者等高端人才,但与区外发达地区相比较,现在广西的高端人才总量比较低,还远远满足不了广西科技快速发展的要求,务必加大科研人才引进的力度。

2.3 加大企业自主创新扶持力度,推动经济发展

(1)加大科技创新型企业支持。通过开展科技立项、财政补贴、奖励等措施,引导高新技术企业、自治区创新型企业等企业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加快科技创新型企业成长。

(2)加大“产、学、研”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大力支持发展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成立研发机构及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积极开展“产、学、研”活动。通过资源配置,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3)加大共性技术研发工作支持。采用财政科研后补助、技术基金投入等间接投入方式,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加大科研投入,加强开展行业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核心设备等科研攻关。

2.4 加大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1)加快完善科研基础条件。2016年,在广西14个地级市中,已建成的大型仪器协作共用网区域服务中心仅有5个,仅有1/3的地级市加入协作共享。此外,广西科技文献平台文献总量、总访问量、用户下载量不大,广西科技文献平台文献总量达1.4亿多篇,总访问量才有1 600多万人次,用户下载文献约28万篇,务必加快完善科研基础条件。

(2)加强创新平台载体建设。目前,广西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国际合作基地、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及培育基地、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自治区级创新平台。但这些创新平台不够强大,创新能力不强,我们务必要加强创新平台载体的建设,特别是加强与区外发达地区或者国外科研院所联合建设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合作。

(3)加快新型产业技术研究机构建设。目前,我们要整合广西区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力量解决技术产业转化的瓶颈问题。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联合创办,并按照市场化运作且具有企业法人资质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快新型产业技术研究机构建设。

2.5 加强科研政策制定与执行力度,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1)加强政策制定前的调研工作。在政策制定前,我们要深入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进行调研,提高群众参与程度,吸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与建议;要加强政策制定主体之间的相互协调,避免管理部门之间出现不必要的扯皮现象,提高科技政策的成效。

(2)加强开展政策评估反馈工作。由于缺乏系统的评估理论指导,长期对政策评估工作没有充分认识,对政策实施效果没有深入的调查评估,所以影响了科技政策的执行效果,今后务必要加强开展科技政策评估反馈工作。

(3)加强政策执行力度。近年来,广西出台了《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定》《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等文件,也就是广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1+8”政策文件体系。但是在政策执行力方面,尚未落实执行到位,政策尚未充分发挥效能。

(4)加强政策监督检查执行体系建设。目前,广西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监督检查执行机制,这很难满足广西科技快速发展的要求。今后,我们务必加强完善科技政策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建立和完善一系列科技政策执行监督工作制度。

参 考 文 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6—2016)[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

[2]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广西统计年鉴(2006—2016)[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

[3]国家统计局科技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6—2016)[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

[4]魏国建.广西科技投入现状简评[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

[5]任红.广西科技能力评价研究[J].装备制造技术,2014(8).

[6]罗文彬.广西科技创新基础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及建议[J].2017(4).

[7]白晓玉.广西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研究[J].区域经济,2016(11).

[8]唐宵.广西科技政策执行力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3.

[9]丁慧珍.广西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桂林:桂林理工大学,2009.

[10]冯飞鹏.区域科技投入比较研究(1995—2004)——以广东、广西为例[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8.

[11]唐澍,何瑛,黄婕.我国科技投入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1(16).

[12]张协奎.构建服务地方经济的科技创新体系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广西大学在区域创新能力建设中的实践探索[C].第一届“高校科技创新高层论坛”文集,2007.

[13]赵东喜.广西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分析[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0.

[责任编辑:邓进利]

猜你喜欢
科技创新广西
广西贵港
和我一起去广西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三)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一)
2018广西版画邀请展作品选登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论以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烟草行业可持续发展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要素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率分析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